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_显微镜和望远镜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设计]
望远镜和显微镜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不需要学生对他们的原理了解很深入,重点在于能够动手制作望远镜和凸透镜,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调查。
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课堂猜想,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如何制作望远镜、显微镜。而且还有多种途径,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
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的有关常识。
2.会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3.对透镜的应用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操作愿望,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1.学生用器材:(每桌一套)凹透镜一只,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透明的塑料架一个,
2.教师演示用:望远镜,显微镜(实物)。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
[课前研究课题]
1.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发展史。
2.调查望远镜、显微镜的应用。
[教学过程 ]
共同探索过程 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 说明

一、投石问路
师问:我们前面学习透镜有那些作用呢?
生答: (1)可以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制成的。(2) 用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3)用凹透镜来矫正人的视力。(为本节课作铺垫。)

师说: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有一样的本领呢?
生答:
!
:我们只需要借用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望远镜!(板书)-----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望远镜(telescope)引出与望远镜相关的物理名称
这是大家平时见到的双筒望远镜(展示实物)。我们注意观察它有几个透镜构成的?什么样的透镜呢?(展示望远镜的框架图)这两个透镜有特定的名称,靠近眼睛的透镜,我们叫它目镜;另一个叫物镜,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

生:有两个,都是凸透镜。
实物给学生一个立体的印象,再用课件展示双筒望远镜的框架图(突出透镜,忽略其他的器件,避免新的难点出现)。
师问:哪位同学用过望远镜的?用过的举手。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介绍以一下你所知道望远镜的知识呢?
大多数同学都举手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介绍自己找到的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用课件的形式展现。

学生探究实践营造探究氛围
师:同学们介绍的都很好!如果我们身边有透镜,自己能不能用透镜来组成望远镜呢?如果能,哪怎么样组合呢?首先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有那些透镜,有几个?大家按照我的要求组合透镜观察物体,注意透镜的变化和每个透镜的位子!
1.先取用一只凸透镜和凹透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缓慢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的最清楚为止。你看到远处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它的作用和什么使一样的呢! 我们可不可以用透镜自己做望远镜呢?怎么做? 我们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可以制造望远镜,那么,把两个透镜调换位子,凹透镜作为物镜,以凸透镜作为目镜可以么?大家试一试!那么两个凸透镜可不可以制作望远镜呢?如果可以怎么组合呢? 我们按照前面的做法来试一试,看看到底是否可行? 可以作成望远镜么?认为可以的,你是如何组合两块不同的凸透镜的呢? 其他同学试一试,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缓慢调节两透镜的距离。看行不行?谁能总结一下,我们有几种方法来自制望远镜?
生: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凸透镜,一个凹透镜。学生动手操作

生:远处的物体变近了!生:望远镜生:可以!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学生操作。生:一片模糊,不可以学生操作生:可以!还有说:不可以!生: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调节两透镜的距离就可以了。

学生按要求操作。生:远处的物体变近了!生:两种1.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2.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两透镜之间移动不能快,使人头晕!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师不断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探索。


(二)显微镜(microscope
在用两凸透镜做望远镜试,看不清的同学你试如何摆放凸透镜的?大家按照这样的方法组合透镜,来看你们头发丝,你会有什么发现?恭喜大家,你们制造出了一个显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小的作为物镜。我们不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但是我们可以看见细小得物体。这就变成了显微镜。现在手边只有一只凸透镜能不能制作凸透镜呢?

生: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小的作为物镜。学生操作

生:头发丝变的很粗。
(用学生的矛盾和疑问引入显微镜。让学生再次获得成功的感觉,激发探索的欲望!设疑、学生思考)

小小发现
大家在这个透明的塑料盒上滴一滴水,在把旁边带有小箭头的纸片放到它的正下方,看箭头有什么变化? 这个水滴的作用和什么是一样的?我们再试着用大凸透镜作为目镜来观看水滴,缓慢调节透镜和水滴的距离,你回看到什么现象?我们把箭头换成头发丝,观察一下?在我们缺少凸透镜的条件下,怎么制作显微镜呢?


小结:

原来自物体的光先通过物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又一次被放大,这样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比实物大很多倍。(展示显微镜实物)这个就是我们生物实验室用的显微镜,哪为同学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显微镜的有关知识。
生:变大了。生:凸透镜。生:箭头变的特别大。生:头发变的很粗。生:可以用小水滴等代替凸透镜。学生介绍。(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件叙述。
学生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生:学会了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

1.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可以作成望远镜。

2.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可以作成望远镜。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小的作为物镜,可以作成显微镜。

4.没有透镜,我们可以找生活中的物体来代替。(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课后巩固。
回家后,利用透镜制做望远镜和显微镜。没有透镜的,我们可以找一些透镜的替代品!

有关知识:
一.望远镜
1、 望远镜的作用:可以将远处的物体变的很近。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见月球上的环行山,还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星星。
2、 发展史:
(1)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无意间通过凹透镜(作为目镜)和凸透镜(作为物镜)看远处的物体,意外的发现远处的物体变近了,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
(2)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如图418所示)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伽利略长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晚年时不幸双目失明.
(3)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用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如图419所示.这种望远镜视野较广,特别适宜于观察行星和月球,通常称开普勒望远镜.
(4)请大家图412,这个外形很像雷达是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经计算机连接可以组成一台超级望远镜.
(5)请看图421,这个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1990 年被送入太空,使我们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二.显微镜。
1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超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率可达1500倍,使人能直接观察到原子。
2982年发明了隧道显微镜,不仅分辨率高,而且可以操纵单个原子或分子,改变物质结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2795.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