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_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教案 2025-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 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 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五、观察字形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13个字,指名读。

  2.观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滑、敲、播等字的笔顺和与其它形近字的区别)

  3.师范写比较难写的字,学生练写,每个字写三个。

  【设计意图】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春雨的歌声吗?你能学一下春雨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板书课题)就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天的小雨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声吧!(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新课开始,通过春雨的声音引入话题,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二、探讨交流 理解感悟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说说春雨美吗?美在哪里?可以边读边想边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读自悟,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书边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二)

  一、 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介绍边塞诗。

  告诉学生“边塞”指“边关” “边界”,而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诗中有的展示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有的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2.解释“从军行”

  “从军行”即 “从军歌”,是乐府诗题。

  3.简介作者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白,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称,被称为“七绝圣手”。

  【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 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 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 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 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诗初步读懂是这一切的前提,此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情感。并注重了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逐步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 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同学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

  (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在想些什么?

  (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 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感受此诗的艺术技巧。

  (1).一、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疆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 .小结: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4.配乐朗诵,背诵

  【设计意图】古诗的用词极其精妙,所以这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s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字。把词语读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翠鸟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黄鹂、画眉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鸟。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翠鸟的外形、活动及对翠鸟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字词,组内自学并交流。

  2、集体汇报。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式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的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课文读得是否流利。)

  (4)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5)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同学之间做简单地评价。

  (三)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1、默读课文。

  2、提出不懂得问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878.html

  • [六年级语文《藏戏》听课记录]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介绍了其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电影《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故事》活动课设计

    一.活动目标1、 认识和技能:(1) 通过活动能更深地了解家乡的变化。(2) 在小组的合作中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3) 能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2、 过程和方法:(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古代诗歌的炼字]古代诗歌的“炼字”

    教学目的:1. 明确“炼字”的大致范围2 了解炼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苏轼、苏小妹和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对联教案]对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2、 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3、 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二、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马的世界综合性活动_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教学设计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四川双流合江初中 高贞富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地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归纳综合的能力;了解有关”马”的文化知识,进而认识到中国历史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0篇_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能力要点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4、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5、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6、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7、...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技巧教案】公开课教案:应试话题作文写作训练

    花富村学校:霍俊杰 教学构思: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而作文分的比例较大,占A卷的50%;近年来各地语文考试流行话题作文,因为它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但有的学生习惯于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话题作文相反难以下手,写不好...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小学一年级语文海浪]小学三年级语文《海浪》优选教案模板三篇

    《海浪》是一首现代诗,表达爸爸、妈妈对大海的喜爱之情,由表及里讲述了大海的深沉与坚强有力,巧妙地传递着海的气魄塑造人的品格,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海浪》优选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海浪》优选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6...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教案_初中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知识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设想]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复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者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 教者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 :游东华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 一、新课...

    发布于:2025-10-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