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有效果_这样的写比较有效果--《孔子游春》读后感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在看《孔子游春》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想:这篇文章我想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孔子游春》这篇文章寓意特别深刻,孔子这位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带着他的弟子去游春,当他看到司空见惯的水却说勒一段以为深长的话,意在教育自己的弟子也能象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文章人文性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课文中的一些片断的写法,课文中有两个片断与众不同: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这两段在写法上很特别,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暗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一样的语言讲大自然的魅力表达出来,而第二段作者先将水的特点写出然后一针见血指出君子的特点,和我们平时的顺序大不一样,可就是这不一样的顺序,才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孔子这番话的真正含义,可是,同样诗两次写,效果却大不一样: 
  在处理第一段的仿写,我安排在第一课时中,处理这段写景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学生充分读,体会这段话所传达的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我问学生:“这段话很特别,谁已经发现了?”学生很会想“这段话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上去琅琅上口”“作者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发眸子絮语都是人的特点”…… 
  七嘴八舌说了不少。将我想告诉他们的都通过他们自己的嘴说说了出来,但是他们还漏了一点,我不动声色的引导:“再读一读,还有什么你们没有发现?”思考了一会儿,有几个机灵的发现了:“这段话还有比喻的修辞?”正中我意,“哪为什么有那多么同学没有发现?比喻你们很熟悉的?”我问道,“这里的比喻没有我们熟悉的词,什么‘象’‘似的’……”学生渐渐说出了最重要的内容,“是的,这里没有我们熟悉的比喻词,用了一个‘是’但是你认真读会发现,它是比喻句,这样的句子就是‘暗喻’”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小结,“其实你细心观察的话,你也能写这样诗一样的语言,谁原意尝试一下,先思考一下”我趁热打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写得很快,而且效果也很好: 
             滚滚春雷是她前进的步伐, 
             曼妙薄雾是她遮脸的轻纱, 
             五彩花朵是她灿烂的笑容 
             …… 
  可是第二次的写却不尽人意,第二次的写是在公开课上,当时可能我自己也有些紧张,而且时间也比较紧凑,幼稚的想法:一节可似乎应该很完整的,于是就有下面的不满意了:第二段的含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可以理解大概,稍微引导也能够明白孔子的良苦用心,在学习省略号时,学生也知道省略的是水和君子的共同特点,“那么你们能不能模仿作者写写水还有什么特点,当然这些特点也是君子的特点”我抛出我的要求,当学生在下面久久没有动笔的时候我意识到:我这个环节安排错了,于是只能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读读,草草收场。第三课时,我只能再走回头路,再次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段话的特点,当然,效果好多了。 
  两次都是写,可是由于前期做的功课不一样,效果截然不同,看来,要象写的好,在课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原话,真正读懂作者的话,这样的写比较有效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559.html

  • 【美丽的第一场雪作文】失败也美丽-—《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这是峻青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能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在朗读当中感悟美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全校教师听课时,我选择了讲授这一课。说实话,我是在听了乳山口一位老师讲这一课后讲授的,听课时感觉那位教师讲得不错,心头一阵窃喜,回来后便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概否定,而将这位老师的教案全盘复制。于...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爱的教育开始经过结果】爱的教育从哪儿开始

    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样? 生:要爱自己。 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今天老师让她做班长|老师,请做我们的班长

    每接到一个新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便让学生写一份自我介绍,从中也可提一些对老师的要求目的是更快的认识每一个学生,也希望借词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 几年来,尖刀的每份自我介绍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烁烁自己以往的学习情况 相隔特点、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困惑等 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笼统的要求,如:“我的阅读能力差,恳...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冬瓜没细毛,茄子没长刺

    第八单元有一篇主体课文是《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为了让孩子们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多看,多想,多说。我打算以实物导入新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上板画菜园、贴字卡外,我还去菜市场购买实物。我找了几天都没找到柄上长剌的茄子,而...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改作文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一个好素材,只有通过具体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是提高“自能作文”的一项有效措施。   但学生多有等待老师认定或修改的依赖心理。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不急于为他们修改,而应将主要错误和不妥之处,通过口头提示或...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孩子_孩子,我该给你一个怎样的课堂

    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詹天佑》中心思想】《詹天佑》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对教学模式的运用,要在“活” 字上下功夫。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第10册讲读课文《詹天佑》时,我以“自读自悟”教学模式为主,辅之以“导读法”教学模式和“漫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部分时,我将“导读法”教学模式和“漫谈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这样才有效果_这样的写比较有效果--《孔子游春》读后感

    在看《孔子游春》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想:这篇文章我想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孔子游春》这篇文章寓意特别深刻,孔子这位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带着他的弟子去游春,当他看到司空见惯的水却说勒一段以为深长的话,意在教育自己的弟子也能象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文章人文性的内容学生很容易...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_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为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心灵独语》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 溯本求源怎么读_溯本求源,读中学写

    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总感觉学生的作文无论语言表达,还是立意,往往显得单一、重复、雷同,缺少变化,缺少新意,让人读来感到平淡、枯燥、乏味。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生缺少丰富的、活化的语言积累;二是学生缺乏灵活多变的观察、思维、表达方法。记得一位语文专家曾说过作文指导不应只在作文训练课上进行,...

    发布于:2025-07-2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