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怀孕后变胖的妈妈_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对一种教育观念的反思  
                              孙树美
  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好,不宜讲给小孩听。”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一,农夫的做法有些不妥,但保护动物的观念却应该提倡,我们至多告诉孩子在遇见冻僵的蛇时,采取适当的保护办法。其二,从寓言所喻指的角度而言,《农夫和蛇》的背景显然离我们这个时代很远了。我倒不是说现代世界已天下太平,人与人之间一国和气,善良的人们不再需要提防坏人的暗算,而是说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更需提倡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其三,我们如果过多地给孩子讲《农夫和蛇》之类的故事,肯定会在他们心里造成浓重的阴影,觉得世人皆不可随便信任,到处都是陷阱和阴谋,连好心好意帮助人也会招致莫名的灾祸。要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整个社会就会高墙四立,压抑的气氛和自私的品格会主宰着每一个人的心胸,最终受害的也是每一个人,这样的教训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 
  蛇不会主动伤害人类,蛇对人的侵害肯定是它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某种危险状态,这己是生物学上的常识:这种常识(同样适用于老虎、狼、豹等所谓的危险动物:何况与人类多年来时它们的伤害相比,它们对人的危害是何等微不足道。我们现在出版的太量少儿读物和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中,依然习惯于把它们作为反面角色来表现,最后的结果也总是遭到了灭亡的下场。譬如流传甚广的少儿动画片《金刚葫芦娃》,就东施效颦般模仿《西游记》,将一个石头里蹦出来的人形怪物“葫芦娃”作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而大自然真正的主人如蛇、蝎子、蛤蟆、乌龟等竟成了可恶可恨的“妖精”。动画片《西游记》,虽较先前的同类节目有所进步,但对某些动物的憎恶情结依然存在。 这当然不只是环保教育层面上的问题。谁乐意在自己作品中把某一类动物作为反面角色,是他自己的自白,动物们也不会像人一样同他打名誉官司。问题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欠缺的不是相互争斗相互算计的技巧,而是欠缺理解、怜悯和扶持,欠缺爱的教育。这一点,我们甚至还不如古人做得好。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吴承恩笔下“妖魔鬼怪”化了的各类动物,并不尽然丑恶恐怖,倒多是些可爱可笑的角色,有时还极富人情味。所以整部小说充满游戏色彩,饶有趣味,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也会对人性固有的弱点会心一笑,并持宽容的态度。而今人依此改编的各类影视剧,却处处充斥着逼仄陈腐的说教气,把神奇壮丽的大自然描绘得险象环生,危机四伏,“斩妖斗魔”,踏平坎坷,成了创作者津津乐道的主题。妙趣横生的故事,对人性充满着善意理解的故事,就这样被篡改了,并不断地播放给不明真相的孩子们看。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邪恶仍然会长期存在,教会孩子扰争邪恶也是我们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种正义的教育与爱的教育并无任何矛盾的地方,而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的。没有正义的爱与没有爱的正义同样不可思议,唐僧一再放过自骨精固然糊涂,但并不值得嘲笑,万一那村姑老妇真是好人呢?他宁可让自己冒生命的危险而三次放走白骨精,这里面就没有让人感动的东西吗?历史上,不是有许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英雄好汉”吗?境界之高下显而易见。我们更不可嘲笑那位把蛇抱进怀里的农夫。苏醒后的蛇对人的危害农夫不可能不知道,他一定是个把爱看作高于生命的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235.html

  • 【作文应如何写】作文中应多用肯定批语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在作文批改中多用肯定型批语,效果很好。 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有的结构较完整,有的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不要嘲笑怀孕后变胖的妈妈_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

    ——对一种教育观念的反思 孙树美   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好,不宜讲给小孩听。”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读写结合训练点_段的读写结合训练

    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我的菜园作文400字|《我的菜园》教学反思

    纳尔逊·曼德拉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个未知数,对于好多老师来说虽不能说是个未知数,但读过《自由路漫漫》这本书的老师也是很少很少。这在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教材中,引领学生学习国外总统的文章不多,总共也是三四位,这一册就有两位,而曼德拉又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总统,他在世界各个国家的总统中,应该...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我尊重你提问的权利]把提问的权利教给学生-《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

    我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在学生交流预习、感知课文,懂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放手让学生细读课文设计能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文章表达情感的问题。当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发现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如:老狐狸为什么不多生几只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小狐狸?小狐狸是...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对比 了解戏剧   课文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看过戏剧吗?(看过)你知道演好一场戏,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吗?(化妆、服装、灯光、演员……)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学生初步了解剧本所包含的内容。   用录音机播放这篇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2005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的担任高一(5)(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针对本次期中考试,我反思如下: 一、 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试题是由我校语文教师高华芝老师负责的。试题结构与2004年高考全国卷结构基本相同,由1卷客观题和2卷主观题构成。1卷一共15道题,共45分,2卷包括60分作文在内总分105分。...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花瓣飘香阅读理解答案】《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文本、音像、教室和师生等都是课堂学习的构成要素,但精彩的课堂不是他们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任意延伸。它应该是远离高傲、粗俗、平庸、而具有鲜活灵动、真情真实、扣人心弦的学习现场。 的确,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现场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这篇...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生活化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寻找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要富有针对性

    小学教师教学作文的对象是小学生,命题就要面向小学生,因而命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除了每册单元基本训练里的作文训练之外,教师往往要再命题让学生练笔,如何有针对性地命题就成了教师思考的一大难题。我以为针对性地命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即兴命题,命有所写。 即兴是对眼前景物有...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