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一则语文教学案例给我的启示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我很喜欢《同一首歌》这个节目,因为总是能欣赏到一些新歌。有一次,我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意外地听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老歌,尤其是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竟然让男歌手蔡国庆唱出了新的旋律,新的韵味,一下子让我联系到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今年我们北仑区率先走进了新课程,可是还有很多老师和我一样手中拿的是老教材,如何让一首首老歌唱新、唱好呢?我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的。后来,我听一位老师上初五册的《广告》一文,他对书本中两则内容陈旧的广告进行细致地剖析,然后参照教参得出了广告有四种样式的结论,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整堂课气氛沉闷,当老师提出练习要求时,有一位同学甚至好不掩饰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疑,这堂课是失败的。分析这堂课,教材、教参成了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成了唯一的信息传播者,而课堂成了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这样的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吗?
于是我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教材只是“一掬水”,而且这篇课文只是一掬并不新鲜的“水”,教材之外,还有“江、河、湖、泊”等着我们去遨游。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首先组织合作小组,走出课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搜集了大量的广告,并进行删选,把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精彩纷呈的广告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同学们围在一起自由讨论,归纳出当今广告的特点。在对广告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同学们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就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北仑生产的吉利牌汽车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设计脚本,这下,学生可忙开了。下课后,学生围住我,纷纷说:“老师,这节课时间过得真快!”“老师,下堂课内容也让我们自己去找吧!”还有的说:“老师,我们三个人已经商量好了,准备探究广告的发展,写一篇小论文。”一堂课竟然让学生有这样强烈的反应,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对照这两堂课,我深受启发:教师只要有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也是可以把老歌唱新、唱好吗?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首先,教师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不让教材作为唯一的信息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我们的教学内容。有了这样的理念,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注重跨领域地搭建学习平台。比如上内容比较滞后的《宇宙里有些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的时候,就上网查询“宇宙的新发现”、“电脑的功能”等。在上小传的时候,就寻找顾国和、张兆庆等乡贤的传记,也找来《名人传》让学生欣赏,还带学生走入社区采访普通人,给普通人立传。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了。
另外,要唱好老歌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师生共同参与。“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不仅仅需要教师去补充,去丰富,“取法乎上”;更需要学生去参与,去搜集。这个暑假,我们学校部分师生去新加坡考察,看到新加坡的孩子很小就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我们还听他们的一位校长介绍了一堂小学五年级的关于青蛙的生物课。一上课,有的学生就拿出了厚厚一叠介绍青蛙的图片、文字;有的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迫不及待地跑到上面去演示;还有一个更绝,竟然拿出一个大大的瓶子,里面装的全部是青蛙。一堂课,课本上介绍的还是薄薄几页纸,而学生的学习空间早已拓展到了无限,这样利用资源,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不得到发展吗?
因此,我们手中拿的是老教材的教师,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同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同”,这样,即使是一首老歌,同样可以唱出新的旋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167.html
-
【《窗》教学设计】《窗》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反思《窗》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课堂上注意了课文一些大问题,但课文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使师生上完课后缺少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一...
-
差生多怎么办_多给差生以信任详细阅读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差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课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不要动不动就责怪甚至批评,要鼓...
-
二年级图形与拼组教学反思|二年级组的小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伴随着秋季的收获,我们二年级组的小组教学在全组老师的合作、努力下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回顾历时一个月的教学活动,我们都深感到这次小组教学无疑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机会。对于这一次的小组教学,我们全体二年级组的老师从一开始就投入状态,认真对待,老师们在学习有关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深入钻研...
-
【《沉香救母》已改编成电视剧什么】《沉香救母》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沉香救母》是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了由这一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宝莲灯》。学生心中已经对人小志大,不畏艰险的沉香充满了敬佩,已经熟悉了故事内容。如何让学生将外在的形象内化为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情呢? 在学习到课文《沉香救母》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沉香不畏艰难险阻,救母心切...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随笔_作文教学随笔(一)详细阅读
学生都害怕作文。多数是学生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学生看到作文题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根据要求独立作文,而是在记忆仓库里搜索,自己曾看到过的哪篇作文符合本次要求,可以拿来用,搜索不到便紧皱眉头,苦思冥想。三年级刚接触作文,我们要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首先要让学生多读精背。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_《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有三个环节给了我触动。 一、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后,认读字词时采用了“大转盘”的游戏,将学生的识字行为寓于愉悦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
-
[陈涉世家教学反思课后反思]《陈涉世家》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质疑、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进取。 总之,这堂课作了两点尝试: 1、 重在传授方法。 2、老师...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反思—“问题全解决了”详细阅读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
-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学生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
-
【《金色的脚印》教学视频】《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金色的脚印》是新编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尤其受到小朋友的青睐: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的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