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收获之后|收获在秋末——送课下乡随笔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在秋末。一
凉秋十月,阳光犹如春天般的温暖。我坐在去保河堤的车上,望着窗外,一闪即逝的乡情乡景是那样的祥和,可是,我却思绪飞扬,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因为今天是我送课下乡的日子,我担心我的表现不能让那里的老师和学生有所收获,令他们失望。
八点四十五分,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保河堤云台小学。一下车,我就直奔教室做课前准备工作,孩子们已经在静静地等候我的到来,我的出现,教室里立刻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议论开来,看着这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的心也变得透明起来。
做好准备工作,我抬腕看看表,离上课还有五分钟,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做一个课前交流,以便拉近我和他们的距离。我让学生和我互相介绍自己,同时,学生说一句最想告诉我的话。通过交流,我和他们很快融为一体,做了朋友。这时,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已经陆续走进教室,从他们那热情的目光中,我读到的是迫切的希望。听谭晓名主任讲,乡镇的许多老师从没走出过自己的课堂。我能给他们希望吗?我在心里暗暗问自己。
二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的课正式开始了。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详细的了解了本班学生的情况,所以课堂按照我的预设顺利的进行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配合得非常默契,学生的学习热情之高,课堂气氛之活跃是我没想到的。可是,就在课上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师:请你来读一读小蜗牛说的话,好吗?
我随机叫到了坐在中间的一名女孩子。
“老师,她不会读!”坐在她前面的一个男生大声的喊到,接着,其他学生也跟着叫起来,“是的,她不会读。”
其实,当我叫女孩子读时,她已经张嘴准备读了,可是,她一听到孩子们的喊声,眼中一下满是恐惧,站在那不知所措,迅速的底下了头。
师:谁说她不会读,你怎么知道她就读不好呢?老师相信她也和大家一样能读好。
我微笑着望着女孩子,她还是低着头。
师: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读好,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女孩子照样低着头。
师:老师带着你读一遍,好吗?
我看见女孩子抬起了头,但马上又低下去了。
师:来吧,和老师一起来。
女孩子再次抬起了头,于是,我带着她一句一句的读。女孩终于张嘴跟着我读出了声,但声音很小,我朝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并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师:你能自己大声的读一读这句话吗?要相信自己哦,你能行的。
教师里响起了女孩的读书声,只见她双手拿着书,微微昂着头,虽然读得不是很流利,但我发现她的眼中已没了恐惧。
师:老师就知道你一定能行,你看,你刚才不是和大家读得一样好吗?因为你的进步,老师奖你一个大红苹果。
当女孩从我手中接过红苹果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
我一个人站在会议室前的走廊上,看着校园里盛开的黄菊花,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感觉真好。一位老师来到我的面前,说:“王老师,你这节课上得真好,特别是你引导那个女孩子读书的环节,真感人,大家都这么说呢。”我没想到我只是不想放弃每一个学生这一举动,竟能让听课老师感动。
四
反思: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课改对教学过程的要求中我们看到,我们的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这节课我因为引导一个女孩子读书,导致最后一个环节师生合作朗读没有完成就下课了,也就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在公开课中也许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不遗憾,因为这一环节能让听课老师感动,说明我这样处理是正确的,也正因为这一课堂生成,让我的课更加充满活力。我希望我同样能感动那个女孩子,让自信永远写在她的脸上,一生受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982.html
-
【老师我们先不学了图片】“老师先学”的思考详细阅读
听了几节名师讲的课,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又有了一些更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从操作层面看,我很赞同“不仅仅只是学生先学,更重要的是老师先学”这一观点。尤其对备课来说,老师对文本教材的先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着课堂上对学生的“导”。简单地说,要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老师通过...
-
[《雨点儿》课后反思]《雨点儿》反思详细阅读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这节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
-
【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我教《最后一课》详细阅读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采用感悟的方法,教师提出要求:(1)快速阅读,至少一遍。(2)查出不会读的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3)了解课文主要军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有什么深刻含义。(4)将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尝试做简要解答。(5)记下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第三步,互...
-
现实里的童话是何意思|是现实,还是童话? ——读《窗边的小豆豆》详细阅读
自己的理念办学的人。 巴学园的确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科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桌,音乐课可以随着韵律随意舞蹈。“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使得吃饭也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散步、露营、野炊……每一天都那么快乐而有趣,每一天都期待着去她的巴学园……这里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
-
【《雪孩子》朗读课文】《雪孩子》的朗读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听完孩子们的诉说,我的内心为之一震,真的不能小看这些还年幼的孩子,它们那鲜活的心灵里有的是多么丰富的情感呀! 不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
-
[一年级《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一、尽情地“读”。语文课要以读为主,我愿意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正确流利了,最好能读出问题来。接下来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多读读。最后指名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读出感情来。学生试过,练过,有了充分的积累,在指名自由选择读的时候,自然...
-
《揠苗助长》导入_《揠苗助长》教后感详细阅读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那个忙着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并累得筋疲力尽的农夫显得很可笑。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禾苗的生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不遵循其生长规律,任意拔高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我们在嘲笑愚蠢的农夫的时候,却常常自己也不自觉地做着农夫一样的傻事儿。只是我们的劳动对象不是禾苗而是学生...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识字教学的反思详细阅读
,想了一些办法,觉得有的方法是可行的,能解决一些识字量增大后所带来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景,走进生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
一年级上学期汉字_走过一年级上学期详细阅读
春节余温未尽,我们又走进了课堂,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我感受到春天温暖的阳光时,在欣喜之余,不禁感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该如何把握这大好的春光,又该如何来度过这崭新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呢? 翻出用完的课本,一幅幅熟悉的插图,一篇篇仿佛昨天还在诵读的课文,好象老朋友突然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