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反思_《灰雀》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列宁的善良、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                          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如能安排让学生动笔写写,做到读写结合,效果可能更好。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504.html

  •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案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一夜的工作》】《一夜的工作》 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对于多年教学毕业班语文的我,加上有《教参》、《教案》作参考,可谓是轻车熟路,应该是没问题了,但问题就偏偏出现在这一课。 上这一课时,先让同学们充分预习,通读课文,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按照课前备好的课一步步进行着。但我明显感到学生学习的劲头不...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论文]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雨后》教学设计]《雨后》教学反思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就要舍得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雨后...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潮州市金德自选商场]《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关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开始了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的一次朗读活动。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文字中描绘的春景图。 出示春景图并引出文章第二自然段文字,指导齐读体会。 师:下面,我想请平时...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丰碑》教学视频】《丰碑》教学反思

    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是一篇传统课文,只有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质,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然而长征已年代久远,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也很陌生,所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令其感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我在教学《丰碑》时,通过学生感情真挚的朗读、深刻的感悟和晶...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古代诗歌三首朗读】古代诗歌朗读的三个层次

    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浓郁的抒情性,我们学习诗歌,最主要的就是体会诗人的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今天我们谈谈古代诗歌朗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边读边看。 看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背诵作文对学生写作有好处吗】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 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 表...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关于耳朵的故事_捏捏耳朵的故事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作文评讲课。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再次对照例文,和学生读议各自的作文和同学的作文,发现优点寻找不足,及时修改。 课上,赵丹同学读完自己的作文后,我便请同学们评议。由于第一节课对同学们进行了沟通,他们知道课堂上可以出错,同学们都打消了顾虑,纷纷举手评价。高思思先总后分,先表...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