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修辞例子】广告修辞漫谈

修辞标点 2023-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修辞标点】


    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广告业的发展。如今,广告做为一种促销手段已受到商家的高度重视,众商家不吝巨资做广告介绍、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新颖别致、意蕴丰富的好广告。这些广告好比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着你,让你一见倾心,一听倾耳,并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试从语言修辞的角度谈一谈这些广告成功的奥秘。
    一双关
    1、语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达到一石双鸟的效果。
    例⑴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足下”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指第二人称“你”。这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你整个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
    (2)你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天大”有双层意义:一为极其重要,二为公司名称。表明天大药业为您的健康服务的宗旨。
    (3)小鸭,小鸭,顶呱呱。“呱呱”一指小鸭的叫声,二顶呱呱是极好的意思(在口语中)。这样将洗衣机的品牌形象化、生动化,使人由呱呱的叫声很自然地联想到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从而深刻地记住这一品牌,另外还说明了小鸭洗衣机的质量。
    (4)爱使万家乐(热水器)。由于“使”的多义性,使这则广告具有三重意义:〈1〉爱的使者是万家乐〈2〉爱使用万家乐〈3〉爱,使万家欢乐。真可谓一字传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或音近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例⑴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痘留”与“逗留”同音,“逗留”意为短暂停留,极言时间之短。这句话既说明洁面乳的治疗对象--脸上的“痘”,又说明了洁面乳的功效神速。“好面子”中的“好”字是一个多音字,“好面子”既可理解为“好(ǎ)面子”,又可以理解为“好(hào)面子”。这就使该广告又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一定能使你脸上的“痘”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定会给你留下一张好脸孔;另一方面,“好(hào)面子”意为好脸面,怕做错事丢脸,也就说明该产品是货真价实的,是不会欺骗消费者的,是维护自己的信誉的。
    另外,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⑵苹乐面粉机,致富好粮机。“粮”与“良”同音,一方面说明苹乐面粉机是加工粮食、发家致富的机器;一方面说明该机器质量优良,性能可靠。
    (3)邦医生儿童护肤液——帮你一生。此广告利用“邦医生”与“帮一生”的谐音表明了此种药对生活的重要性。
    二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改换现成词语中的一个字,以造成表达上的新鲜感。
    例⑴白菊蚊香,默默无蚊。“默默无蚊”仿“默默无闻”而造。“默默无闻”常用来比喻不为名利,默默耕耘的奉献者。换一“蚊”字,形象地说明了蚊香的功效,同时也将该产品拟人化,令我们联想到这样一种情境:当你酣然入梦时,“白菊”在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散发着清香,而那些可恶的蚊子闻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⑵桂龙咳喘宁,咳不容缓。“咳不容缓”仿“刻不容缓”而造。“刻不容缓”意为片刻不能拖延。换一“咳”字,简练地说明了该药的药效之快,使你的咳嗽不能拖延片刻。
    ⑶金城摩托,骑乐无穷。“骑乐无穷”仿“其乐无穷”而造。“其乐无穷”指其中蕴含着无限乐趣。换一“骑”字,就委婉含蓄地说明了摩托车的质量:骑上它会给你带来无限乐趣。
    三引用:援引现成的成语、俗语等语言材料来表达。由于引用的材料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更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
    例⑴亲亲八宝粥,口服心服。“口服心服”既说明了食用方法,又说明了产品质量。
    ⑵乘风电扇,蔚然成风。“蔚然成风”说明了产品质量。
    ⑶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车到山前必有路”说明了该车的性能。
    (4)某牙刷,一毛不拔。“一毛不拔”说明了牙刷的质量。
    四反语: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⑴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⑵“天仙牌”电扇--实不相瞒,“天仙”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这两则广告幽默而风趣,让人在开心一笑中领悟到产品的质量。
    五对比:将两个方面并举相对比较,突出其中一方面。
    例(1)澳柯玛冰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新飞广告做得好,没有新飞冰箱好。
    六比拟:将物人格化,增加亲切感,增强说服力。
    例(1)特快专递,当代神行太保。“神行太保”为《水浒》中人物,传说能日行千里,说明了特快专递速度之快。
    (2)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广告中修辞的运用,确实可大大增强表达效果,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但某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也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仿词,由于改变了原有的词语,对那些不理解原词真正意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误导。这需要我们辩证地来看这一语言现象,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看,这些广告词仍不失为修辞运用成功的范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ucibiaodian/129644.html

  • 【汉字特点的相扣】浅析和汉字特点相关的修辞方法—从“羊大为美”说起

    内容摘要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它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这篇论文从汉字本身的音、形、义三大特点说起,简单的分析了和汉字这些特点有一定关系的修辞方法。 关键词汉字特点修辞语音特点字义特点字形特点 “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趣译|标点符号趣史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 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在1919年10月间,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学艺》杂志第3卷上。不久,他又写了《新式标点符号的用法》,发表于1919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1至5号上。...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常用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常用标点符号的主要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修辞知识及运用

    【考点简析】 正确辨析与运用修辞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分析修辞使用的表达效果。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格及其作用。中考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运用,不是考概念本身,而是常与句子仿写、语段结合,考查运用。要求根据材料完成一种修辞手法...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什么时候用逗号]标点符号误用集锦:顿号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 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 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虚词大全初中_文言虚词大全

    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主语残缺的句子】主语残缺专题讲座

    主语残缺是一种没有主语的语法现象,不是指无主句,也不是正常的主语省略句。无主句的主语无从说出,人们也不会误解。如:“出太阳了!”“随手关门”“禁止吸烟”。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文言叹词大全|中文叹词大全

    叹词是语法学术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表示惊讶、赞叹啊咦嘿嗨嚯吓哟  表示喜悦、讥讽哈嘻呵哈哈嘻嘻呵呵   表示悲伤、惋惜唉哎嗨哎呀     表示愤怒、鄙视呸啐哼吓     表示不满、异议唉嗨嚯吓     所有叹词乌阿偌得叱吓吁呔呐呜呀呵哎咄咍呣呶呸呦哈咳哑咦哟咨啊唉唗哦哼唦喏啧嗏喝嗟...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概念】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先看一下2004年《宪法》修改例。 [草案摘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

    发布于:2023-08-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