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兔子能一起养吗_猫和兔

小学自然教案 2023-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自然教案】

一、课文说明

是我国各地普遍饲养的动物,也是儿童们所喜受的小动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动物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生物,以及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较好材料。从本课开始,将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哺乳类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本课重点是认识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和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打下感性基础,并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的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本课与《鸽子和鹰》、《蜗牛》构成本册的“动物”教学单元;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观察”的系列。
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外形特征。图中画的是猫的外形,猫的头部和足。从课文中可以看到猫的全身长着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和长有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脚掌上长有肉垫。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重点是观察猫的走、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从课文中可以看到猫吃老鼠、吃鱼,喝水,小猫吃奶。选择这些内容主要是表示猫是肉食性的动物,猫是哺乳的动物,为以后建立哺乳动物、肉食动物等概念打下感性基础。在本课不要求学生形成上述概念。关于猫的食物,教材里只讲了猫吃老鼠、吃鱼,但并不是说猫只吃老鼠、吃鱼,而不吃其他食物。
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图中画的是家兔的外形,兔跳跃奔跑的动作,兔吃菜和小兔吃奶的情景。兔的外形特征是: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
由于有了研究猫的基础,学生观察研究兔可能会比较容易,很快便能完成。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实物标本,再对进行一次比较,重点是比较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通过比较不仅复习巩固了猫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吃食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吃奶是重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小猫、小兔各一只(或的标本若干个)。的挂图、幻灯片。
学生准备:有关的图片或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1.提问:青蛙的身体分几部分?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鸽子的身体分几部分?
2.讲述: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鸽子、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观察猫的外形
(1)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2)讨论观察方法:
①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
②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应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几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
(5)教师小结:
(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
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各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6)学生复述: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述)。
(7)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
①讲解观察重点: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长短大小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
②小组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结果。
④教师小结:
(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
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
(1)观察猫的行走
①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是怎样走路的?(观察活猫走路有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
②学生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
④教师小结:
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迈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
(2)观察猫的奔跑
①讲解观察目的要求: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
②学生观察、讨论。
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
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与地面接触,甚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
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猫怎样爬树?
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思路,引起他们以后随时注意观察各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
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
(1)谈话:猫吃什么?怎么吃?
(让儿童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充。)
(2)讲述: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妈妈的奶长大的。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头舔骨头。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突然一扑,就用爪子把老鼠抓住了。真是个捕鼠能手!
(3)讨论:猫为什么能成为捕鼠能手?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点?
(4)讲述: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猫的爪子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回,走路没有声音。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手,我们要爱护它。
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出示兔的标本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本第24页插图。)
(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看见过兔吗?
(2)小组讨论: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
(3)汇报讨论结果。
(4)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毛。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
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进行比较。
(1)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①讲解比较重点:我们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
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猫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长。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着地,兔是“跳”着行走的。
(2)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讲解比较重点。
按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④教师小结: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都用奶喂小动物。

巩固
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观察的生活,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ziranjiaoan/129201.html

  • 【幼儿园大班水的三态】自然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6、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六章 生命的历史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教法指导...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_第一册3-6爬行类

    第三章 动物世界第六节 爬行类教材分析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其代表动物蛇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都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蛇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一旦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处理。还简单介绍了其它爬行动物。教师要紧扣爬行类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进行教学,突出它们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3、6泌尿系统

    第六节 泌尿系统 已有知识: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运输以及呼吸系统初步知识。本节标题为泌尿系统,但关键问题是对排泄的理解,而对排泄的理解关键又在于讲清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泌尿系统只是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应充分重视...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_自然教案-7动与静

    7动与静修改: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绘画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1、5植物体的构成

    第五节 植物体的构成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以后,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多细胞植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营养和生理基础。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学过细胞以后学生有了一些...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2、3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本教材都是从实验入手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最后...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自然教案-正电和负电

    1 正电和负电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习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的种类。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教学。难点是归纳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规律。三、教学目...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4、1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材利用课本64页图4—1“花样跳伞”,引入“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必须随时加以调整,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也必须进行调节,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等问题。突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意义。教法指...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一册语文课本】第一册 2、3质量的测量(2课时)

    质量的测量 教材分析 质量这一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是相当重要的,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然后进一步要求掌握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天平这种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因而教材先介绍天平的主要结构,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及读...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