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常识教案_自然教案-常识小学

小学自然教案 2023-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自然教案】

我看到了什么

一、             目标:

1、  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4、  使学生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二、             重点:

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1-2分钟)

 

1、  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上一门新的学科《科学》。
    师:同学们一定会问,《科学》是学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我告诉你们,科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气、植物、动物、人体、电、光等。现在我先把《科学》第一册的内容用小图标来表示,你们猜猜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一定要问,这些内容怎么学呢? 我告诉你们,每个单元都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组成。我们学科学就是要亲自参加、经历这些活动。比如观察蚂蚁的身体,测测蝗虫跳多高,看看蜗牛是怎样爬的。通过这些活动长知识、长才干、长智慧。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幅图,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1、  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引入――激发看树的兴趣。

二、看图片上的树

1、  出示一张树的图片估计。

请你先看1分钟,估计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还有更多的吗?

2、  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能一口气说多少点情况。

注意:做到不重复的补充介绍。

3、  再次估计。

你们再估计一下,看这幅图你最多能一口气说出多少点情况?

1、看图先估计数量――激发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  老师用手势、用问题――鼓励发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倾听发言。

 

3、  对图片中能发现的内容作一个上限估计,为后面活动得到的数字作好比较的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回忆在树前曾看到过什么。

 

 

 

 

 

 

 

 

 

 

1、过渡:难道一颗大树真的就只有这么多点情况吗?(曾在树前看到过其他情况)

2、回忆:

回忆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曾经看到过什么?数数能说出几点。比看图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3、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说说你自己曾经在大树看到过的情况是否比看图的多?

4、全班讨论:

    为什么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的情况比看这张图片的发现多得多?

 

1、师设问――过渡到真正的大树。

2、师追问――调动深长的回忆,互相影响引发回忆内容。把内容控制在自己真正看到过的范围内。

3、生分小组讨论发现真正的树的内容比图上看到的多。

 

4、讨论、师追问――进一步明确为什么会多。

 

四、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一颗树。

 

1、  设问:

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内容比看图片的内容多得多。如果我们现在到校园里去,站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请估计 一下自己:你看到的内容会比图片、比我对大树的回忆多还是少?

2、  思考:

    天天都看到过树,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

3、什么是观察(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1、一步比较――为提出“观察”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实地看树的兴趣。

   

 

2、  “有目的地看”

 

 

3、追问――初步认识观察与看是不一样的。

 

五、交流观察的

内容和方法

1、  提问:

如果现在去一颗树底下,你想观察树的什么?怎么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  小组讨论:

看看你们小组会想出多少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  交流:

哪个组先上来说说,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可行,有没有建议或补充,对他们进行帮助。

 

    4、提出观察建议:每组观察一颗树。用各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建议课后观察更多的树,下一节课要描述自己观察的那颗树。

 

1、设问、追问――推动学生想一想观察的内容。

 

    2、组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争论――希望学生相互启发影响即将开始的观察大树的内容和方法。

    3、师生共同交流――简要了解观察大树不只是用眼睛,包括眼、耳、鼻、舌、手多种感官的运用。

4、老师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观察、记录和描述。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观察、记录和描述。鼓励学生观察更多的大树。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六、观察大

学生分组观察大树。

老师观察学生的观察活动并参与。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ziranjiaoan/129168.html

  • 【幼儿园大班水的三态】自然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6、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六章 生命的历史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教法指导...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_第一册3-6爬行类

    第三章 动物世界第六节 爬行类教材分析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其代表动物蛇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都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蛇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一旦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处理。还简单介绍了其它爬行动物。教师要紧扣爬行类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进行教学,突出它们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3、6泌尿系统

    第六节 泌尿系统 已有知识: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运输以及呼吸系统初步知识。本节标题为泌尿系统,但关键问题是对排泄的理解,而对排泄的理解关键又在于讲清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泌尿系统只是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应充分重视...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_自然教案-7动与静

    7动与静修改: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绘画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1、5植物体的构成

    第五节 植物体的构成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以后,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多细胞植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营养和生理基础。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学过细胞以后学生有了一些...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2、3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本教材都是从实验入手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最后...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自然教案-正电和负电

    1 正电和负电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习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的种类。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教学。难点是归纳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规律。三、教学目...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4、1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材利用课本64页图4—1“花样跳伞”,引入“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必须随时加以调整,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也必须进行调节,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等问题。突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意义。教法指...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一册语文课本】第一册 2、3质量的测量(2课时)

    质量的测量 教材分析 质量这一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是相当重要的,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然后进一步要求掌握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天平这种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因而教材先介绍天平的主要结构,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及读...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