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说课稿】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全册教学设计3

小学美术教案 2020-0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美术教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一些蔬果实物,教学课件、教师演示的工具与纸张。
教学过程
1.引入学习。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上节课中学生的优秀作业,简要点评优点。
(2)提出生活中的蔬菜与水果是十分生动好看的,今天这节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来创作一幅蔬果作品。
(3)揭示课题:《我们笔下的蔬果》。
2.观察比较,感受分析。
(1)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请学生观察与感受:你觉得这些蔬菜与水果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要表现它们的美,我们应抓住它们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形状、颜色、质感、味道等,教师要肯定与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这些蔬果实物相应的齐白石作品,请学生观察与比较: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与比较,生活中真实的蔬果与齐白石笔下的蔬果有什么不同?在表现时他做了什么努力?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
展开小组讨论与交流,进行集体汇报,教师完善总结:如“抓住特点与结构”、“巧妙运用笔法与墨色”、“追求墨色韵味”等。
2.研究表现,指导方法。
(1)把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分到各个学生小组,请学生观察与思考,提出几种水墨表现的方法,并做简单的尝试,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请每个小组把自己研究与尝试的方法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展示,汇报自己的理解与设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交流。教师充分地肯定学生研究出来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补充与说明,完善学生的表现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表现技法图,进行总结:表现自己的生动感受、进行笔墨的构想、画出自己的理解等。
3.鼓励学生创作,布置作业。
提出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与水果,构思一个有意思的画面。要注意画面位置的安排,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也可以参照齐白石作品中的一些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作品表现出了水墨画的味道与蔬果的美感。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开展作品的推选活动,把推选出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推选的理由。
对被推选的作品进行集体的评价活动,可以请学生选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教师进行肯定与奖励:如“表现最生动的作品”、“水墨效果最好的作品”、“最像齐白石表现方法的作品”等。
也可以提出一些表现中的问题进行研讨,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表现的水平和艺术审美的水平。
第十课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用水墨画、纸雕等表现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通过欣赏创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生于沼泽、池塘中。花为复瓣,以粉红及白色为多,娇艳而脱俗。荷香飘逸,碧叶摇曳,每在晨雾夕烟中,迎风带露,给人以潇洒、圣洁的感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更是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不论是在水彩画还是中国画中,荷花都以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阐释。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叶、蕾、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是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别有韵味的雅致、清秀、乖巧都赋予荷花灵气。12345678910
本课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的欣赏,介绍荷花的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艺术特点。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主动欣赏、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促使学生感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时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水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荷花。
难点:能创作一幅有意境的荷花艺术作品。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荷花的各种资料等。(生活习性、种类特点、诗歌名句、象征意义)
(教师)关于荷花的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交流学习。
(1)游戏:用荷组词。
(2)游戏:说出与荷花有关的诗词或进行名句接龙。
(3)出示课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4)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互相学习。
(5)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荷花的生活习性、种类特点等。
2.欣赏感受,探究学习。
(1)教师用课件展示不同艺术表现方法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
(2)交流:从这些作品中你能感受荷花怎样的一种美?你能体会创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3)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分析、介绍其艺术风格和画面意境。通过书本上“小知识”和“小提示”,了解“意境”的相关知识。
(4)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荷花常常会成为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题材?
3.总结回顾,拓展学习。
(1)提问:通过今天的欣赏学习活动,你对荷花有什么新的认识?
(2)欣赏各种荷花的摄影作品,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独特韵味。
(3)填空题。
①荷花生长在(       ),花儿在(    )季盛开。②荷花的叶子像(            ),花瓣像(          ),花骨朵像(         )。③平时看到的荷花主要有(    )、(     )、(     )等。④最喜欢荷花的(                      )。
4.课后延伸,激励学习。
(1)教师请学生课后收集与荷花有关的各种美术作品。
(2)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准备:带齐国画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荷花的各种美术作品、中国画工具等。
(教师) 课件、中国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汇报交流,引入学习。
(1)请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荷花的美术作品,集体欣赏。
(2)教师出示各种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并交流体会。
2.探讨交流,研究学习。
(1)提问:什么是意境?这些绘画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欣赏吴冠中的《荷塘》,分析其特别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画荷花的国画技法?学生介绍并进行演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示范。
(4)启发:你想创作有怎样意境的荷花作品?12345678910
3.创作表现,实践学习。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用中国画的形式画一幅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2)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总结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构思意图。
(2)同学评价,评价要点是:笔墨使用是否有特色,画面构图是否有意境。
(3)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并布置下节课的工具准备:纸张、纸工、工具等。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常规的纸工工具等。
(教师)课件、纸工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导入学习。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纸雕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2)出示课题:纸雕荷花。
2.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提问:纸雕荷花的技法有哪些?你能看懂书中的步骤图吗?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适当的技法示范。
(5)小组分工: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荷花的纸雕作品。小组内成员分别承担以下任务:①制作莲蓬一人。②制作花瓣一人。③制作荷叶一人。④负责组装一人。
3.分工制作,实践学习。
(1)学生按要求分工进行设计制作。
(2)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4.展示评价,拓展学习。
(1)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与荷花有关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荷花的剪纸创作实践活动。

第十一课 弯弯的小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写生的技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透视一般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绘画中的形体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大远小,它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而空气透视则是研究和表现空间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显程度所起的作用。绘画中的空气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处物象清晰,色彩明朗强烈;远处物象模糊,色彩柔和。本课以“弯弯的小路”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重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科书选取了《情系故土》等三幅油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画家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及表现方法。同时采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提示语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难点: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写生用的画板、夹子、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新课学习。
(1)请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讨论: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教师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
(2)学生自主欣赏书中的三幅作品《情系故土》、《林中小路》和《在雪中行走》,思考: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12345678910
2.引导发现,感悟活动。
(1)教师带学生来到室外,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小结: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3)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课件,讨论: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3.学生进行写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校园里一条由近到远的小路。
(2)学生分组进行写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写生作品。
(1)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来描述同学的作品。
(2)教师进行有重点的点评。评价标准:看作品是否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
5.课后拓展延伸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上学路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找找路两边景物的大小和空间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工具、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写生用画板、夹子、范例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讨论学习。
(1)课件演示:如何改变木桩使画面产生纵深感?学生进行操作游戏。教师小结: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2)游戏:连一连。出示一幢花园里的别墅,教师提供三种路面:①两条并排的直线。②两条呈梯形状排列的直线。③两条越来越往上面靠拢的曲线。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路面并说明理由。
2.欣赏分析,探究学习。
(1)欣赏《林中小路》和《情系故土》,讨论画中在运用透视规律时,除了景物大小上的变化,色彩上有什么变化?是怎样的变化?
(2)教师小结:近处的色彩鲜艳、强烈,远处的色彩灰暗、朦胧。
(3)布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色彩写生一条弯弯的小路。你有什么建议要和同学进行交流吗?
3.分组活动,指导写生。
(1)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选择适合写生的小路,安排学生分组观察。
(2)教师建议学生在写生时注意以下四点:
①认真观察,用选景框选取景物。一旦选定,不再移动。
②对照。选取景框内所看到实景,在纸上标出相应位置。如地平线、道路的透视线及树木、建筑物的方位、高度、面积。
③重点描绘。保留有代表性的衬托物,省略过繁景物,使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④设色。依照景物色彩,用相近颜料上色。依据自己喜爱,用不同色调处理。
(3)学生进行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4.收拾整理,作品展评。
(1)教师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归队回教室。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观赏评价。
5.小结活动,欣赏拓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画家列维坦其他的油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多观赏著名画家的写实作品,学习体会其中的绘画语言。12345678910

第十二课 奇妙的点彩画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点彩是新印象主义以色彩分割原理为依据所采用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画面。教科书中展示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而且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教材中还列举了不同种类的色点的效果,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色点来表现色调,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利用色彩和不同的点法创作一幅点彩画。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范作、水粉画(以及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广告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中国画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点彩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这两幅作品在技法上和普通的水粉画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点彩画”。
(4)教师简单介绍“点彩派”的来历和艺术风格。
2.研究方法,师生互动。
(1)教师提问:“你们以前用画笔点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点的?”
学生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单色点,教师讲解画笔的不同接触面可以点出不同大小形状的点。
(2)两种色点混合法:请学生随意用两种颜色的画笔进行点画,看看效果怎样?讨论什么样的两种颜色来点画才好看?
(3)多种色点混合: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接力点彩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多种色点混合的整个过程。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点画得稍大些,点与点之间挨得紧一点。鼓励学生大胆地随意点画,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体验表现。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
(1)讨论表现的主题和色彩主色调。
(2)分工合作,组织点彩绘画活动。(4人小组合作进行)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点彩的方法和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会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12345678910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品。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价,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表现色点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等。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用色点作画,使丰富的点变成我们熟悉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6.学生课后收集“点彩画”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白纸等。
(教师)课件、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启发谈话。
(1)交流收集的有关点彩画的资料。
(2)课件展示各种点彩画的作品,学生欣赏并体会点彩画的独特画面效果。
(3)教师总结:点彩派画家作画时,通常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和块的方式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更明亮的效果。
(4)讨论:点彩派画家表现的作品主题有哪些?你最想表现什么主题?
2.学习讨论,激发创意。
(1)打开教科书第29页,讨论点彩画可以表现哪些内容,再一起看看同学的作品,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准备给它取个什么题目?
②你认为哪幅点彩画特别好?为什么?
③你看了同龄人作品后,想完成一幅什么内容的画呢?
④色彩可以怎么表现?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点彩画所表现的主题和方法。
3.构思主题,创作表现。
(1)提供表现主题,也可以随意创作表现。
(2)个人独立完成。
提示:本环节学生的练习时间应安排得长一些,提示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上应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完整,启发学生在点法和主题上另辟蹊径。
(3)教师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合理利用点的形状和颜色的作业,并向学生展示。
(4)作业整体完善: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
5.讲述作业,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内容、色彩、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4人小组讨论。③班级交流。
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
(1)总结本课内容。
(2)欣赏其他画家的点彩画。

第十三课 装饰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装饰纹样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以花卉、动物等为题材设计一幅或多幅装饰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设计纹样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装饰纹样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造型、构图、色彩等都适合实际运用的要求。它具有上下、左右、交叉或中心对称的特点,给人以节奏和谐、稳定、整齐和庄重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具有装饰纹样要素的事物,比如我们自身的五官、植物的叶子、蝴蝶等等都包含了装饰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装饰纹样,初步学习设计简单的装饰纹样,是为了培养他们发现生活美并再创生活美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装饰纹样之美。教科书还选取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以及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创作。12345678910
2.重点、难点。
重点: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难点: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圆规、尺、绘画铅笔、纸。
(教师)范画、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
(1)课件出示各种装饰纹样,提问:这些纹样给我们以怎样的美感?
(2)学生交流观摩装饰纹样后的感受。
(3)说说装饰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小结:装饰纹样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5)出示课题:《装饰纹样》。
2.交流探讨。
(1)欣赏教材中大师的作品(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等。
(2)师生共同交流。
3.学生设计。
(1)教师演示形的装饰纹样创作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点,让学生提出从几个绘制手法更好的建议。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建议。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设计单幅纹样作品或多幅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装饰手法的灵活运用,用、圆规、尺子,使你的图案更工整、漂亮。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课外延伸。
小结本课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装饰纹样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常用的色彩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等。
教学过程
1.总结设计。
(1)评画:评一评前一节课完成的好、中、差三档水平的作业,师生共评。
(2)教师小结:指出普遍性作业存在的问题,表扬设计独特、美观的作业。
2.构思想法。
(1)欣赏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师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的色彩装饰特点和涂色的技巧。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4)学生介绍自己带的色彩画材料,以及准备创作哪种色调的装饰色彩的构思。
(5)指名学生介绍创作思路,师生评议并作适当的补充。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意见:尽量考虑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构图饱满,富有创意;给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共同合作。
4.拓展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周围张贴作品,并填写教师发给学生的一张问卷调查表: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调查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3)课内小结。
(4)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进行装饰纹样的练习

第十四课 做做陶艺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制陶历史,对比感受古今中外陶艺不同的艺术特征;了解陶艺的工具材料及一般制作工序,熟悉陶艺成型的常规的四种简单技法,能掌握一种技法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土”就是所谓的材料,陶土以其高可塑性、软硬适中、易于成形等特性。做陶艺的土具体分有陶土和瓷土,它们不同的是:①成熟温度不同。是指粘土中矽酸可以充份熔融,达到不渗水的状态。 陶土的成熟温度较低,瓷土的成熟高。②成份不同。陶土和瓷土都是粘土,其主要成分都是矽酸和氧化铝。瓷土含铁量较少,没有很多杂质,氧化铝含量较高,熔点也较高。“火”就是通过不同的烧制方法让它产生不同的效果。陶器和瓷器他们在烧制、选料过程中最大的区别是:陶是有空隙的,有很大的吸水性而瓷器的密度是很高的;还有一点,瓷有透明度而陶没有。密度可以通过敲击来判断,透明度可以通过视觉来观察。12345678910
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中演变而来,它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陶艺创作多姿多彩。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而被自然而然的发现的。自古以来便是碗、盘、杯、壶,或瓶、缸等日用器物的总称,以实用作为目的,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陶瓷器也仍然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用品,甚至扩大到建筑、室内装潢、卫浴设备、机械工具、医疗器具、电器材料、电子制品、航天工业等,由此可见,陶瓷在当今的人类生活中,格外具有明显时代意义。除此之外,由于人类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大量增加,陶瓷也在艺术的表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艺术活动中,陶瓷以其丰富的造型与多彩的釉色,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的艺术珍品。艺术的形象和生活的形象是应该有区别的,艺术需要夸张手法,需要强调某些部分,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中国陶瓷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它的现代设计观念和对陶瓷材料的研究以及机械化生产水平生产手法,在今天和西方国家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其实工业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大工业化陶瓷生产,我们国家工业化起步比西方国家晚,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另外当工业化进入我国陶瓷生产领域,我们把优秀的手工陶瓷当作落后的东西淘汰掉了。
本节教学内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知道陶艺制作的不同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并重点学习陶艺手工成型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技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技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学习掌握一种技法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
(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工作衣,课件(包括陶艺欣赏、制陶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不同陶土若干,陶瓶、瓷碗、瓷杯、沙锅、紫砂壶等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
教学过程
1.欣赏马家窑的彩陶作品,感受中国悠久制陶历史和古代陶艺作品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陶艺,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彩陶旋涡纹瓶》的旋涡纹,提问是什么纹样,象什么?
(2)课件趣味出示,突出对称的陶瓶造型:可先出示瓶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再课件出示完整的瓶的造型,最后添放入旋涡纹,整体欣赏。提问:花纹表示水纹,瓶可干什么用?
(3)欣赏更多马家窑彩陶,深入了解彩陶文化,提高审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优秀陶艺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
(1)提问:美丽的彩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感受土的材料,了解陶艺作品是土的艺术。
趣味游戏:触摸土,视觉感受土的不同色和质地,
(2)出示陶瓷实物,进行触摸、敲打、视觉等感受,区分陶瓷质地的不同。
(3)课件欣赏更多不同质地的陶土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是实用与艺术审美。激发制作兴趣。
3.了解陶艺制作的一般制作工序。 
(1)提问:陶艺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导入新知识。12345678910
(2)课件图示,讲解制作一般工序。
4.探究学习陶艺四种手工成型方法。
(1)让学生通过玩玩泥,提问:怎样团、挖、捏,搓,压?怎样组合成型?盘、拼等。
(2)欣赏感受不同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让学生分组探究成型方法。
(3)总结归纳,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操作几种方法成型。
5.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选择一种合适的造型方法,集体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1)出示作业要求,选择泥条或泥片成型方法,激发共同创作愿望。
(2)比一比,看谁泥条搓得粗细均匀、长或泥片打得厚薄均匀成型。
(3)大家的泥条或泥片盘、搭起来,组成一件泥的作品,或泥条作品或泥片作品,教噢医师共同参与指导。
6.趣味展示学生共同制作作品,集体进行欣赏,共同评价。(可把有电的灯泡放入镂空的作品中进行展示)
7.总结,拓展学习:欣赏国外的现代陶艺作品,激发热爱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但也看到现代陶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建议可上两课时)

第十五课 中国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的
欣赏中国传世名作,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评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感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无数的传世名作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通过对中国传世名作的欣赏与了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美术创造的方法,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得到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教育。教材中呈现了中国自唐宋以来的多幅名作,主要为中国画作品,其中也包括了一件唐朝的雕刻作品。中国画的题材涉及人物、山水与花鸟,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笔,也有写意、白描,意在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的传世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每一幅作品都配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对于作品,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与情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展开对名作的赏析活动,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方法、从美术到人文等,充分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由于作品较多,教师要善于理清赏析的思路与层次,从多个方面展开有效的欣赏活动,而不要零散地逐一欣赏和分析每一件作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与感受,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作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欣赏层次。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整个的欣赏活动中教师不要过于单一地采取讲解的方法,可以通过尝试、分析、讨论、体验、对比等多种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艺术感觉,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表达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在交流与评述中欣赏中国的传世名作,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了解名作的文化内涵。
难点:学生对作品欣赏感受的语言表述,及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简单了解中国传世名作的情况。
(教师)教学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课件,在古典音乐声中播放书中的作品,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名作属于什么艺术形式?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多媒体课件播放完每一幅作品后,出现所有作品排列的画面,并设置成点哪一幅画,哪一幅画即可放大展示的模式,然后请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明确作品的种类、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的艺术感觉等。12345678910
2.作品分析,艺术欣赏。
(1)教师引语: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曾出现了一个繁荣盛世的局面,反映在艺术作品中,也出现了鲜明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你觉得哪几件作品是唐朝的,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四幅唐朝的作品,教师小结其主要艺术特点,并通过课件再展现几幅具有唐朝典型特点的艺术作品。
(2)作品研读,评述交流。
请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中的文字资料,并欣赏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好在哪里?仔细观察后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3)分小组研读宋、元、五代、明的作品,并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汇报与交流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4)教师点击课件,出现知识连线题,如:
《捣练图》         风俗画
《墨葡萄图》       精湛的写生技巧      
《清明上河图》     脸型丰满,设色工丽  
《写生珍禽图》     水墨大写意
3.引导体验,提高审美感受。
自由选择一幅画,用文字描述自己对这幅画的认识与感受。
4.交流感受,情感教育。
学生讲述自己的认识,主题可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与伟大”或“热爱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5.课外拓展。
教师提供相关的网址,鼓励学生上网查询中国传世名作的情况。

教学万花筒
一、教学目标
《美术万花筒》是本套教材较有特色的一个栏目。设立本栏目,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万花筒》中的内容就是以较为浅显的方式来对教材中的共性内容作出一定的解释,便于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地学习相关内容。
二、教材分析
1.“首页图版说明”是针对首页欣赏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设置的,它以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了首页图版的相关背景知识。“温馨提示”是针对小学生在使用美术工具材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并以图片说明的方式,直观地加以引导。“美术常识”是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技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相关链接”提供的是与本册美术知识学习有关的一些资料,主要是以美学欣赏或美术知识为主。
2.本册“首页图版说明”对中国明清家具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重点介绍了中国家具工艺的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明式家具的结构、选材和造型艺术风貌。“温馨提示”介绍了画水彩画时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重点提出了掌握水分多少的建议。对初学水彩画的儿童,特别需要告诉他合理使用水量正确方法。同时还提示在绘画中要随时保持笔的干净,这是学习水彩画的关键之一。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美术课与其他学科一个很不同的地方。“美术常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展示了线条的表现力,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学会利用丰富的线条提高自己的造型表现能力。以上这些内容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尝试的欲望。
三、教学建议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哪些中国家具?你能说说明代家具的特点吗?上美术课时如何正确使用水彩画工具?线条在绘画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在绘画创作中怎样表现丰富的线条?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可以表现哪些丰富的线条?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如:尝试用书上介绍的方法来进行练习,画出书上没有的效果等。利用这个栏目,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2345678910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meishujiaoan/82250.html

  • 【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怎么画】8、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

    8、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 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 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新颖的小钟表图片_新颖的小钟表

    教学目标:认识钟表并知道它的结构。会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新颖的钟表。通过制作钟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他们利用废弃物制作艺术品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钟表教学难点:巧妙装饰钟表。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以及一些自己喜欢的特殊材料教学过程:1、导入观赏钟表图片,提问:钟表有哪些种类?外形...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变了样]变了样

    课题: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点:  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准备:  照片图、图片、彩色笔、蜡笔、挂图  学...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_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 乘风破浪

    [分析]乘风破浪 一、教材乘风破浪分析 船是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乘风破浪它载着人们经历了漫长又伟大的航程。乘风破浪它的外形结构及其功能也随着人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本课乘风破浪以“船”为主题,带给学生无限期待和快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和材质呈现出来。乘风...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我设计的书包_我设计的书

    (一)(一)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各式封面,体会各种封面设计的美感。 2)学习封面设计我设计的书的一般知识。我设计的书 3)通过学习,设计别具一格的封面。我设计的书教学重点:学习、了解封面设计的一般知识。教学难点:我设计的书,封面设计字与画比例的掌...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鱼儿游游】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8课 寻找美丽

    [教案]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周健老师的教案 ■寻找美丽 教材版本:美术(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  xx年7月第1版       xx年7月浙江第1次印刷 年  级:小学一年级 寻找美丽课  时:40分钟 执 教 者:周健 教学目标: 1、 能关注身边事物,并...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漫画与生活评课_第三课漫画与生活

    第三课 漫画与生活 教学目标 :1 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 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材|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案

    课题1、植物写生学情分析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通过对植物的学生,应道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鱼儿游游|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09课《鸟语花香》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 材 分 析 本课《鸟语花香》的学习是绘画、剪贴、制作与活动的综合体验。《鸟语花香》学习活动之一是认识、想象、创造的学习,让儿童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花的外形千姿百态,颜色五彩缤纷;鸟的形态各异,美丽的羽毛,优美的飞翔姿态;认识花和鸟的结构,掌握画花和鸟的方法和步骤,画出形状不...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 [五彩路图片]七、五彩路

    七、五彩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  2、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3、学习应用适当的工具、运用造型创作...

    发布于:2020-03-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