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教案好老师]《勇气》教案5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勇气

狄斯尼

执教者:肖永全

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

(二)     阅读要求:1.找同学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用声音刻画人物,让学生感觉到情节的紧张与震撼。2.结合思考与练习,给本文划分层次。

(三)     字、词的落实。

(四)     分析课文层次和题目的含义

老师提示: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第一题已给我们划分层次段落的提示,我们给这三个层次概括一下内容。

开头(第1自然段):在一个午餐会上,“我”遇到一个美国伞兵并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

中间(第2——18自然段):法国妇女两次救助美国伞兵,自己的丈夫却因此被杀害。

结尾(第19自然段——末尾):空军将领评价两种“勇气”。

提问:大家发现没有,这三个部分的人称不一致,谁来回答一下?

回答:这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用的是第一人称,第二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变换人称来叙述故事?

回答:这种人称的切换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提问:小说的主体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如果用第一人称不是显得更真实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小结:从全面看来,这篇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从故事的主体看来,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样写的好处是:因为全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因而显得真实感人,同时,第一人称视角利于作者直接感受他对事件的感受,议论抒情更加充实。主体部分用第三人称的视角,都不会有这样完整、直接的情节描述。

说到人称,我们还要弄清一个问题。

叙事作品具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故事和叙述者。故事与叙述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说的叙述视角,即叙述者外在于人物的世界,叙述者的世界成为与小说人物世界不同的世界。另一种是人物叙述视角,叙述者由一个反映者所取代,此反映者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感受、观察、思考,但不像一个叙述者那样对读者讲话。读者是通过反映者个性的眼光来看待小说中其他人物、事件的。

提问:看完了小说,你对题目“勇气”是怎样理解的?你能说出“勇气”的含义吗?

回答:勇气指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勇气”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美国伞兵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二是那位法国妇女所表现出来的勇气。

提问:这两个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一样吗?

回答:不一样。美国伞兵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他的勇敢智慧,法国妇女表现出来的勇气还有她的镇定、坚强和她心中崇高的信仰。

提问:“信仰”指的什么?

回答:为了战争早日结束,为了更多的人不再受战争的折磨和摧残,她承受了巨大的不幸,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在支持着她。

教师点拨:“勇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美国青年伞兵身上体现的智慧和勇敢,另一方面是法国妇女冒险救助美国伞兵的勇气,她热爱祖国,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和力量。

(五)     板书设计 :

一   情节结构

开头:我遇伞兵,听讲经历

中间:救助伞兵,丈夫被杀

结尾:评价两种“勇气”

(六)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基础积累”部分各题;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理解本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上节内容

板书: 美国伞兵的勇气:勇敢、智慧、顽强

勇气

      法国妇女的勇气:勇敢、镇定、坚强、信仰

(二)     分析人物形象

上节我们分析了“勇气”的含义,小说中的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丙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有相同的特点:勇敢无畏;也有不同点:请看板书。美国伞兵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气”主要写他孤身陷入险境而临危不惧,积极求生,向法国妇女求救。在被捕后仍不绝望,勇敢逃生。在围捕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不放弃,机智地折回小屋,再次向法国妇女求救,连德国士兵也想不到回来搜捕,从而成功脱险3。他的勇敢与智慧确实令人钦佩。

美国伞兵的可爱和可敬,主要表现在他竟二返小屋这一情节上,要知道,这需要多么大原勇气和智慧啊!

小说中的另一位人物是那位可敬的法国妇女,这种人物是小说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她的形象是那么光彩照人,她的勇气是那么的崇高,我们这节课就来重点分析这一形象。

老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写法国妇女外貌、语言、行动的部分,思考这些人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提问:第一次描写法国妇女的地方在哪里,抓住了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回答:在第四自然段,“一位年约30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满脸笑容,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惊异地盯着他”。在第6自然段,面对美国伞兵的求援,她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回答“哦,当然啦。”然后就把他带到屋里。

提问:她说:“哦,当然啦。”这说明她当时怎样对待掩护盟军士兵这件事?

回答:她不假思索,很镇定,她认为理所应当,不犹豫;她根本来不及,也不去想后果。

老师点拨:作者运用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写这个法国妇女第一次救助这个美国伞兵,寥寥数语写外貌,通过写她“善良而镇定”的目光,突出她内心的质朴、善良和临危不惧。四个字写语言简洁得不能再简洁,朴实得不能再朴实,一个动作“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她没有犹豫,她认为她这样做是理所应当,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法国妇女身上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勇气。

提问:当美国伞兵二返小屋时,作者是怎样写这位法国妇女形象的?

回答:在第14自然段,她“很快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

提问:作者写她的表情用意是什么?回答:突出她的悲痛不已,为了说明她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仍然毅然掩护美国伞兵,突出她的品质。

提问:在这一段中有一句法国女人眼神的描写,在第一次与伞兵相遇也有一句她的眼神描写,找出来对比一下,看看这两处人物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不同?

回答:第一次写她用眼“惊异地盯着他”,说明她不认识这个陌生人,而且还是个外国军人,也不知他来干什么。第二次写她“直直的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用眼神在倾诉自己的巨大悲痛;就是因为保护你,使我失去了丈夫,我的三个孩子没有了父亲,使我一家遭受灾难。

提问:她面对这个给自己全家带来灾难与不幸的美国伞兵的第二次求救,她的态度是什么?

回答:她还是那句简单、质朴的话:“哦,当然啦。快!”

老师点拨:这位普通的法国妇女对正义事业表现出来的无私的支持,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又是多么的崇高!在对战争的痛恨中,在必胜的信念中得以升华的法国妇女的勇气显得更加美丽和高尚!

提问:面对美国伞兵的请求,法国妇女前后两次都回答了“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啦”,包含了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两个“当然啦”,表现了这位法国妇女对正义力量的毫不犹豫的支持和对非正义战争、对敌人的无比痛恨。第一个“当然啦”表示我可以保护你,第二次说“当然啦”更加难能可贵,她没有计较因为救助美国伞兵给自己粗里带来的灾难与不幸,这种不幸反而更增加了她对侵略者的仇恨!更加坚定了她对正义力量的支持。为了赶走侵略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受战争的摧残,她宁愿承受这不幸,哪怕是更多的不幸,后一个“当然啦”,比第一个更坚决、更果断,有一种责任感、正义感,这种责任和正义,是人类无私的崇高的美德,会受到人们永远的赞美和歌颂!

(三)     分析本文详略的安排

老师提示:本文的主人公无疑应是法国妇女,但写美国伞兵的笔墨却占了小说大部分篇幅,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作者有意将主要人物置于暗处,而将次要人物(美国伞兵)置于“强光”之下,但法国妇女的光彩却丝毫不因着墨不多而黯淡,美国伞兵虽然占了小说大部分篇幅,也只能起陪衬作用,不能与法国妇女的形象平分秋色。小说详略的安排令人赞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2、完成练习册上各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704.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