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一等奖_《“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一、预设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简介作者,表述“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

2、对以下字词要求做到“三会”(会写字形,加点字会加注音,会释义)。

幽灵、湍(tuan)急、你推我搡(sang)、猝(cu)死、肇(zhao)祸——见书下释。

弥漫、小心翼翼、负载(zai)、窟(ku)窿(long)刹(cha)那间、势不可当(dang)、开交、酣(han)睡、蓦(mo)地、井然有序、巍然屹(yi)立、须臾(yu)相提并论——补充(见教参)(共18个)

3、反复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口述故事情节。

4、细读第一部分,口述自然环境描写,“诺曼底”号、“玛丽”号轮船的交代对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5、表情朗读三、四部分,表述三个场描写,刻画了船长的哪些高大形象。

6、找出文中意义含蓄、难以理解的句子,加以体会,并口述它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故事情节:

思路:海难发生前——海难发生——海难发生中——海难发生后

分段:(1—5)     二(6—9)    三(10—46)    四(47—50)

段意:“诺曼底”号 “诺曼底”    哈尔威船长     哈尔威船长

情节:雾海夜航。   号被撞。      指挥救人。     以身殉职。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中心思想:

本小说,叙写了“诺曼底”号上的哈尔威船长在海轮遇难、忘我救人的过程,歌颂了“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3、写作特色。

(1)场面描写惊心动魄,悲壮感人;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

(2)叙事写人中作精辟议论。

三、教学设想。

第  一  教  时

一、激发兴趣(3分钟)

“生活中你定会看过别人遭受到灾难,自己也有可能经受过灾难,你看到别人是怎样排解的,自己又是怎样排解的?”围绕这一问题组织学生畅谈,从而导入  新课,并板书课题:略

二、制定目标(8分钟)

1、方法、过程。(5分钟)

围绕“(1)预习后,根据你对课文的熟悉,你认为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掌握哪些东西?(2)本节课我们应首先解决哪些问题?”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1—2人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确定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若目标与“预设目标”相吻合最好,若不吻合,以学生的目标为准。

2、板书讨论结果及内容(学生、老师板书皆可)(3分钟)

画  为(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板书  (2)学会生字词:见“预设目标2”(以学生意见为主)

内容  (3)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三、学习过程(围绕制定的学习目标组织学习)

1、汇报预习结果:作者简介,小说三要素及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分钟)

(方法:学生举手发言)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7分钟)

(1)在练习本上默写18个生字词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

(2)抽样检查学生对18个词语理解。(口头表述)

3、整体感知故事情节。(17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点名表情朗读课文。

(2)让学生自高奋勇地站起来口述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说的主人翁是谁?围绕这位主人翁是怎样展开故事情节的?

板书:主人翁:哈尔威船长

情  节:见教材分析1

四、布置作业 :

1、方法:组织学生讨论。讨论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弄懂?在此基础上布置作业 

2、预设作业 :

探究性阅读课文,把探究的结果写下来,准备第二节课发言

 

第  二  教  时

一、激发学习兴趣。(方法:师生交谈)(2分钟)

同学们,课后对文章进行探究过了吧?探究的结果又写下来了吧?下面就请你们把探究结果交流一下。

二、组织交流(方法:学生讨论)

三、汇报讨论结果(方法:学生发言,老师作适当归纳点评并作适当板书)

预设结果:(以下答案作参考,只要学生口答就行了)

1、文章第一、二部分写海上雾浓夜黑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答案:为发生海难打下伏笔)

2、文章第一、二部分又写了哈尔威船长谨慎驾驶,轮船缓缓行驶“诺曼底”号轮船的年轻;“玛丽”号轮船负载特别大,行驶速度快有何作用?

(答案:初显哈尔威船长的形象,说明海难责任不在“诺曼底”号,而在“玛丽”号)

3、海难发生时,“诺曼底”号船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救人的?结果又是怎么样?从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人是惊恐万状,一片混乱,蜂拥救生艇;船是海水哗哗往里灌,势不可当。消除惊恐强调救人——了解情况,确保无其它险情发生——严肃纪律,优先救出弱势群体——指示“快干”,确保全体人员获救。结果船长屹立舰桥,随船沉入深渊。船长是一个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

4、理解下面五句话的含义:

(1)第14节:“实际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答案:忘与不忘都可以,只要说出理由都可以。)

(2)第35节:“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答案:船长宣布的纪律,显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权威,体现了他危难时刻首先要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这时船长的形象已成了伟大灵魂化身,屹立于每个人的脑际中。)

(3)第37节:“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答案:生死存亡关头,总有人自私为己而卑劣,总有舍己为人而崇高。)

(4)第38节:“…………他镇定自若,仿佛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答案:船长镇定自若,指挥救人,人被救后,船才沉入深渊,这仿佛都听从他调遣。)

(5)第50节:“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权利。”

(答案:画龙点睛地提示了船长的高贵品质:忠于职守——舍力救人,与事业共存亡;

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彻底忘我。在死亡面前,

最能考验人,船长接受了考验,放射出了英雄光彩,显示了英雄本色。)

四、检测学习效果:

口答文后“探究练习一、二、三题”

五、深化能力(课后完成)

1、时文阅读与分析

男子一条皮带英雄救美

武汉8月23日电  家住武昌的金先生碰到了这么一件事,为了营救一素不相识的女子,他与歹徒搏斗拼到负伤,最终在公园保安的协助下,勇擒劫匪,在公园里面

演了一出正气歌。

前日晚11时30分许,供职于某外企的金先生独自在中山公园里溜达,他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救命”,一妙龄女子正惊慌失措地跑过来,在她身后,一身穿深色条纹T恤的男子正挥舞着一把近半米长的自制刀具追着,“把包交出来!”该男子一边追一边低声吼着,金先生见此情形,大喝一声:“闪开!”歹徒愣了一下,趁这工夫,金先生将该女子一把拉到身后。

此时,歹徒凶相毕露,挥舞长刀向金先生扑过来,搏斗中,赤手空拳的金先生不慎跌倒在地,左臂被划了一刀,鲜血直流,金先生情急之下,抽出自己身上的皮带,伴随着一声大吼冲向歹徒,歹徒见此情形撒腿就跑。

时文分析

  (1)选文的体裁我们还没有学习过,有同学能说出选文的体裁吗?

(2)就标题或课文内容你认为可以作怎样的修改?

(3)金先生的语言和哈尔威船长的语言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金先生是先拨打“110”再救美好,还是直接救美好。

2、以“遇险”记或“遇难”记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六、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见教参P33-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580.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