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获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2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案示例之五
一、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者选编《(朝zhāo)花夕拾》时的思想感情。

鲁迅,本名周树人,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六岁时入私塾,十二岁进三味书屋读书 。二十一岁去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后为拯救国民的精神之病,毅然弃医从文。他以犀(Xī)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在上海病逝。他给我们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成为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一九二六年,是作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写的。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原来,“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辑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然而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着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回击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

二、边听朗读录音边看课文,只看到第八自然段为止。(听时给生字注音,注在字上边。)然后再默读一遍,参照文下的注释把文意搞清楚。

三、合上课本,再听一遍录音。边听边想象幼年鲁迅在百草园玩耍,听故事的情景,以及作者回忆这段往事时的心情。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一)你从夏天的“百草园”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要有层次地表述)

(二)“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怎样的趣味?

(三)长妈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口头复述)这个故事是怎样和“百草园”联系起来的?

(四)当你把这个故事和“百草园”的情景、趣味联系起来的时候,对夏天的“百草园”有怎样的感受?

四、打开课本,默读第二自然段。读后做下面的练习:

(一)“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的是对“百草园”环境的总观。作者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参照下列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

1、先静后动; 2、先面后点

3、先低后高; 4、先高后低

(注:回答时,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二)“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句中的“单是”与上一句哪两个词语呼应?

2、想想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与“不说……也不说……单说……”这两种 句式在语意表述上有什么不同?(最好举例进行比较)3、句中“无限趣味”,主要指什么趣味?作 者是按什么顺序说的?

4、思考:“无限趣味,”包括不包括前一句的内容?

五、速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一)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与“无限趣味”有什么联系?

(二)作者写第六自然段有什么用意吗?

(讨论时只谈个人的见解,不求统一的答案,若暂时不理解,就存疑。)

六、速读第七、八自然段。说一说冬天的百草园又有怎样的趣味?

七、阅读第一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一)“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呢?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连用所要表达的意思呢?(从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考虑。)

(二)“那时”指什么时候?

(三)小结一下这部分,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成了“我的乐园”。参考下面的提示和课文中的具体内容。

(提示:作者在《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里,写了他小时候要到东关去看五猖会,当他笑着跳着就要去的时候,父亲站在他的背后,“去拿你的书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他背的是一字也不懂的《鉴略》。可见,鲁迅小时候受的封建家庭教育,也是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他小时候对“百草园”产生极大兴趣,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身心需要。)

八、阅读第九自然段以后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家里人要送十二岁的鲁迅到三味书屋里去了。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呢?(从课文内容考虑)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联系他的家庭教育考虑)他要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当时他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二)边读课文后来部分,边与”百草园”的生活作比较,填写下列对比表中的空白:

百 草 园 三味书屋

有无限趣味的乐园──( )的私塾

1、景物美丽丰富──陈设( )

2、生活有趣多彩──学习( )

3、长妈妈讲神话故事──老师( )

4、和闰土的父亲学捕鸟──读的书( )

(三)鲁迅先生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1、鲁迅小时候爱好的是能增长知识,充满乐趣的大自然,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书屋;2、长妈妈的神话故事使“我”受到教益,老师让“我们”背诵的全是些一字不懂又无聊的东西;3、劳动人民教给“ 我”生活的知识,迂腐的老师却不愿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四)简要概括: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联系写作时的社会背景思考)

九、探索思考题:(可做可不做)

文章开头说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结尾提到《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时也说:“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文章为什么要以“卖”开头,又以“卖”作结呢?这有什么深意吗?

(提示:鲁迅生活在被“有钱人”统治着的黑暗社会。他曾说:“有谁从小康(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人家而坠入困顿(指生活艰难窘迫)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指过程)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360.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