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英雄主义|真正的英雄 (学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真正的英雄  (学案)
共青团路中学   林祥  周遇
 
教学重难点:
1、     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     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     培养探索精神
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
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
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
和惋惜。
基础知识:
1、     字词
哀悼(dào )    锲而不舍(qiè )    勋章(xūn )    锤炼( chuí)
阴霾(mái )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ĭ  )    凝聚(níng )
战栗(lì  )   拓荒(tuò  )      弥补( mí )     不朽(xiŭ )
2、     词语积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课文内容把握:
 
1、结构梳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感情归纳:
(1)   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
,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   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
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3、主题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
,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问题研究;
1、     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2、     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
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     “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
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
中表述,你是如何这种“美国精神”的?
 
答案1、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
,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
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2、     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 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
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3、     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课后习题答案
(一)、这篇文章动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言语都从肺腑自然
流出,不给人客套、虚假、做作的感觉。
(二)、1、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们之所以是英雄的真正原因的
看法。
2、     这是作者面对困难与挫折而概括出的具有哲理色彩的观点,表明了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推
动历史前进。
3、     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祝愿,也表明了英雄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三)略
 
拓展练习。
   全体队员分成两组,携带剩余的全部公共和个人装备继续负重行军。在明朗的阳光下,大
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漂浮在高远
的云雾间。此时此刻,你才能对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树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
助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
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
你会透彻的感悟到,当你一旦离开被各自的功利扰昏了头脑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逻
辑和灵性中去时,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
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仗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
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支点。那一瞬间,你会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对无助老人的
冷漠而深刻的汗颜。
当你完成了背负20公斤的行囊,一天走完30公里山路,并垂直上升1000你的业绩时,你无法
不想到,在此前的日子里,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娇惯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
人类创造了光辉的现代化的物质,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开某些现代伦理对个人精神的绞杀。
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信仰大自然的逻辑和灵
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
他们从不后悔!
1、     为下面句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1)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在高远的云雾间。(漂浮   耸立)
(2)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纵容  娇惯)
(3)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下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仗会及时()你的下滑。
(挡住  遏制)
(4)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大自然的逻
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相信  信仰
2、     作者说“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作者认为“物质的美”指的是什么
?“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么?
3、     作者认为探险是“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回归到哪里去?为什么“不能用成败来
评价”?
 
 
参考答案
(二)1、(1)漂浮(2)娇惯(3)遏制(4)信仰   2、“物质的美”指的是“那些在平日
里只能借助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
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会得到净化,意志得到锻炼。 
  3、回归到自然中去,虽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
败来评价。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255.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