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读后感】《荒岛余生》教学设计11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2、荒岛余生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和失败,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变化历程。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计划课时:2

备课时间:2005年6月2日

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二、简介作者。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三、检查字词。

1、生字正音。

泅(qiú)    沮丧(jǔ)    搁浅(gē)   冻饿之虞(yú)    聊以自慰(liáo)

2、解词。

泅:浮水。

作践:糟蹋。 

沮丧:灰心失望。

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 抵御:抵挡。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四、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鲁滨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前后有何联系?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明确:

(1)三个阶段:要不要活下去?怎样才能活下去?光有物质条件算不算生活?

(2)三个问题: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

生存问题(1—3):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物质问题(4—9):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精神问题(10—12):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3)展示了人类生存发展进化史的缩影。

(4)既可以用课文的原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课文的原话回答:“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自己的话概括: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因素,从而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

五、作业 :熟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感知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和失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变化历程。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回顾。

二、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学习讨论,教师参与。)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讨论明确:他尽管落难荒岛,却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他一个人幸存,这是上帝的特别关照;从船上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的关照;而日记中列出的六大“好处”,更集中的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2)你是怎样看待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的? 他这样算不算逃避现实呢?

讨论明确:

(1-3段)写鲁滨逊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顽强的生存下去。

(4-9段)叙述了鲁滨逊为了生存创造具体的物质条件。

(10-12段)写了主人公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

在那样的绝境中,任何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心理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鲁滨逊在短时间里完成了心理调整,为他在岛上顺利的生存下去打好了心理基础。他的这种自我安慰是值得肯定的。

(3)从文章看,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讨论明确: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生存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不随遇而安,不消极待命。

(4)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

“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2、品读赏析: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三、联系生活,体验冒险。

1、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 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2、你认为他这样一定要活下去,值不值得?

探讨明确:鲁滨逊虽身处绝境,但他能说服自己顽强的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他活得积极主动,活得象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这样活着值得。

3、假如你在野外遇险,你会运用哪些生存技巧使自己脱险呢?

四、总结全文:一个人在逆境中不但不可以悲观绝望,更要积极地、努力地寻找有利

于自己脱险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这样的荒岛中,凭

着自己的意志顽强地活了下来,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那

种积极乐观,珍视生命的精神,做一个热爱生活,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人。

五、布置作业 。

1、你想详细了解鲁滨孙吗?可读一读原著《鲁滨孙漂流记》。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课后记录: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251.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