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提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9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育才初中   王国平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情感熏陶,行文技巧,指导写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讲述交流搜集的资料,引出闻一多,臧克家。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课件)

闻一多(1899-1946)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课件)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2区分下列形近字

霄,宵    炯,迥    赫,赧  

 锲,契,挈    暇,瑕,遐

四、理清课文   整体感知

1 放声朗读课文,思考:(均有课件)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4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5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 此生别无……讲个痛快﹗”
“另函寄上……请传观.”

7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

总结提问: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五 作业 布置

1,读一读,写一写

2,《作业 本》1-4题

第二课时

 

一  赏析臧克家诗作《有的人》,缅怀闻一多先生导入  

二  复习上节课延伸提问:(课件)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明确: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原因及共同点: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三  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

1 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

2 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3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

见课本练习二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5 归纳本文语言特点(课件)

明确: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小结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五 课外拓展。

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

六 作业 布置

1《作业 本》阅读理解

2 课外读《红烛颂—纪念闻一多烈士》(闻立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242.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