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_《短文两篇》新课标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材分析】

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到今,它一直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话题。关于太阳的传说、故事很多,本文所记载的就是与太阳有关的两个故事。古人虽没有用科学知识来揭开太阳的奥秘,但那种丰富的想像,那种对大自然的挑战,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学习的。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太阳故事的资料、图片,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课文内容,并理解、掌握其所蕴含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 中要运用新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构造一个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平台,从而达到接受新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

2、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教学难点 】

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太阳的资料、图片、连环画。

2、课前预习课文,并写出预习提纲。

3、录音带、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做好的课件,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学习《夸父逐日》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课文

同学们,太阳是宇宙中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星球,它发出的光和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使我们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夸父逐日

2、学生介绍关于神话的知识

教师补充:

中国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最初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丰富,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人们无不从丰富多彩的神话中受到启迪。新课标通用创新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神话分古代神话和民间神话,本文属于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把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

3、放录音,让学生感知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

5、投影仪出示本课要理解的词

夸父 逐走 入日 河 渭 大泽 道渴而死 邓林

6、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四人小组进行)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2、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迪?

3、读了本文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畅所欲言,可从不同角度认识)

明确: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

三、课外延伸

1、让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图片、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收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2、讲述有关太阳的神话故事。

3、自己创作一篇神话故事或者把本文改写成一篇700字以上的故事

(根据课文加上自己丰富的想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小儿辩日《列子》

【教学过程 】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论语》1则中这样写道:“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两小儿辩日》,学后你就会更深层地了解孔子求知的态度了。

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学生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③分角色读课文。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这个古代故事,写的是两个小孩就一天当中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人近进行辩论争斗,而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也并不清楚。表现了孔子求知的态度,也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与追求。

4、正音、正字

(投影仪展示)先抽个别学生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打出

正确读音。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孰是孰非 辨别 孟子 沉沦 熟人 辫子 探汤

5、对照注释查资料,解释下列词语、句子

辩斗 去 日中 车盖 盂 沧沧凉凉 探汤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学生先以四人小组研究讨论,然后自己翻译古文,并复述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全文共分三层。

l———3节:第一层,写孔子问两小儿争辩的原因。

4———5节:第二层,两小儿对辩日的各自根据。

6———7节:第三层,点明文章主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师生互动。

出示研讨题:

1、为什么两个小孩对太阳的看法竟如此不同?他俩的根据是什么?

(结合课文回答)

2、孔子听了以后,不能决断,两个小孩讥笑道:“谁说你是知识丰富的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

A、知识是无止境的,就连圣人孔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人应当活至老,学到老。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决不能不懂装懂。

C、观察事物要注意实质,要全面,不能被现象所迷惑,不能有片面性等等。

4、把你最欣赏的语句找出来,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科学知识发展到今天,当年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请你查找资料,运用你聪明的头脑,给这两个小孩一满意的回答,好吗?

设计此题,意在调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答案

不求统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207.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