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学目标]《竹影》教学设计14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竹影》教学设计

              设计者:任 颖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竹影》是丰子恺散文作品中一篇内涵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全文叙述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在自家的“水门汀”上游戏,描画映着的竹影,你一笔,我一画,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孩子的游戏,在成年人眼里也许是不屑一顾,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意义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竹影》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童年,对童年生活充满依恋,对童年游戏充满回忆,因而与本文很容易形成情感共鸣,并获得启示。

教学目标 :

知识和技能: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艺术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材处理:

新课程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

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以及初二学生思维特点,确立教学难点 为: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说明: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放手,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构建师生见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设计流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新课

导语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我们来才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再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我现在也教女儿唱这样的儿歌,每当这时,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踩影子等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设计这一导语 ,是按照情意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趋势的美好会议,从生活走进课堂学习,激发形式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可为下面环节的展开做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力求创新: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有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我要求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几课文内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法。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于是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生动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找到后小组内朗读,,然后示范朗读,学生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在读悟的过程中教师归纳演示板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形式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当形式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羽缎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形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艺术熏陶:

依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让我们发现了艺术美,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初步认识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多媒体展示)(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的解释,反而回越描越黑,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形式去想象,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强了语文课的容量,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六)、口语交流,人文培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作过许多充满童趣的也许,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同志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此问题一抛,立即引起形式的兴趣,同学们说了许多有趣的游戏。(语文内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注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在共同交流中,人人参与说话,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形式的积极性高,表现欲强,这也符合活动原理。)

(七)、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学生回答,教师演示板书)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结束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学要有所得,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形式的灵魂、就能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语文课堂应走入生活,使语文课堂的宽度得到延伸。)

教学反思

本堂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我激动不已,同学们的哲思妙语让我拍手叫好,他们的领悟发现让我心情澎湃。掩卷沉思,本堂课的成功要感谢新课程、新理念,改变教师演讲家的角色,归还学生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秉着以读代讲的原则,回归语文本位,坚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责任是组织引导。这是本堂课教学给我的一点启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203.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