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表单】《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1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孙权劝学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辅助周瑜等大破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三、朗读全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四、疏通文意

五、理 解 与 运 用

(1)有关“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XX同学在诗歌创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不再是吴下阿蒙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上节课,某某同学朗读的《黄河颂》非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

六、分析文章: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全文都围绕“学”来说明的。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方法)

3、 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的批 评)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 处)

(2)因为劝,所以吕蒙终于开始就学。

(3)再看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鲁肃行动: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4)此做法有何含义?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5)用图表再做归纳:

 

孙权劝学

恳切、关

 

                

力陈必 要: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

提出目标:涉猎见往事

献身现身说法:多务孰若孤

 

吕蒙就学

无法推

 

:辞-军中多务

就-学有小成

 

 

 

 


鲁肃赞        今者才略,非吴下阿 蒙

惊叹、佩 服      蒙: 自得、自豪

 

六、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 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 气。

再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语气:

 七、归纳:

(1)掌握下列加点的词语

 A 但当涉猎        只                B 见往事           了解     

C 乃              于是             D 吴下阿蒙            E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 、蒙辞以军中多务。A、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托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

C 、 蒙乃始就学C、吕蒙于是开始去学习。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

(3)古今异义:辞  古:推辞                             及  古:到了……的时候

                今:美好的词语                           今:以及

过  古:到                              孤  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经过                                今:孤独

      更  古:重新                              但  古:只,仅仅

   今:更加                                  今:转折连词,但是

博士  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称

(4)一字多义

就:  蒙乃始就学   接近,靠近,趋向         当:  但当涉猎   应当

    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当窗理云鬓    对,对着

 以:  辞以军中多务      用                可:  不可不学    可以,能够

     以钱币乞之    用                        皆有可观者   值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把

     以为 认为

(5)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孰若孤? 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6)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七、拓展延伸: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劝人要讲究策略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八、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
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
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九、布置作业 :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128.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