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1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山中访友

教材解读:

《山中访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短文。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美的画面。走进《山中访友》,感受作者清新绮丽的文字,就如同走进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在作者的笔下,山中的景物优美而又多情,清新而又醉人。早晨含着露水与栀子花气息的清风扑面而来,足令你神清气爽。有了好心情相伴,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显得多有诗意,在古道中吟唱,作者也似乎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了。再看那德高望重在涧水上屹立了几百年的古桥,是一幅古老而又坚韧的画;那片清翠的树林,配上悦耳的鸟鸣,多情的露珠,不又是一幅清新醉人的画么?最为活泼可爱的当属山泉姐姐、溪流妹妹、还有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他们在寂静的山涧描绘出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再看那些落叶,小花、雷雨、老柏树,小蚂蚁他们也在这幅清新优美的自然画卷上尽情的挥洒自己的美丽。雨停风定,几声悠远的犬吠,云岭一群闲逸的归鸟,我挥挥手告别这美丽的大自然。行文此处,余韵悠悠,沁人心脾,在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画中,读者也身临其境,神游其中了。

    美的情感。文章因为真情而打动人,读这篇美文,欣赏清新优美的画面之余,字里行间流淌的感情更是扑面而来,润人肺腑。对古桥的尊敬,以树为知己,自己也变成一棵树生长在山崖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共处,是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山泉、溪流、白云、瀑布……  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多情,由此作者与他们亲如一家。在美丽的山中更有作者真情的流露,你看:在作者的笔下“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我头带鲜花,眼含柔情,悄悄的做了一回女性”。这样的情节是多么的细腻动人。

 美的叙述。在文章里,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   这些自然界的景物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的,让人感觉特别的亲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容易让读者进入画面,进入作者的心境,产生共鸣,仿佛这些“朋友”是作者与读者共同拥有的。文章里还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恰当的变换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的更加充分。

美的想像。没有想像的世界是一片荒漠,溢满想像的天空才会生机勃勃,在本文力作者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在想像中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富有文采,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富于变化。如:“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这一段话巧用第二人称手法直述衷肠,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的尤其充分。同时这段话又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和想像赋予了这些景物生命力,使他们显得多情而又多姿。总之,在文章里通过人称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长句短句的交错,读来琅琅上口,让人感受本文语言的生动活泼,摇曳多姿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 合作探究,欣赏画面,体验文章真情美景。

           3 入情模拟,互诉心声,深刻体验加强积累。

           4 演读全文,升华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设计依据

 1“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路径。本课的设计强调朗读这一方式,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引领学生朗读,走入文本,感知内容,在结尾以朗读结束,在朗读中真情体验。中间环节在说的过程中,也尽量融入朗读这一方式。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中进行入情模拟,互诉心声,学习课文语言进行训练,以达到体验与积累这一目标。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山中访友》一文清新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因此力求通过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4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设计中,创设学习情境,奠定自主学习氛围;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真情美景,通过入情模拟,互诉心声,深刻体验,加强积累。

     5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拓展语文教学时空,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节课教学用多媒体将文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的更深刻、深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文本

         师: 在我们生存的大自然里,有许多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用心去欣赏,用心去感受:(播放风光片)

         师:美丽的山水让人陶醉,今天我们就跟着李汉荣到这样的童话世界里走一走。

 

     二  初读文本   梳理内容

    1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建议:用­_____划出生字词,用○○划出你认为写的最妙的词,用□□划出景物的名字,用~~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释疑解难,重点声字词“逝川,玄奥,禅心”集中讲解。

     2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情预估:拜访的朋友应该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柏树、蚂蚁等)

    (策略应对:学生能说上一两个就给予充分的鼓励,调动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

    

三  分组欣赏  真情告白

师:在作者笔下山中的朋友优美而又多情,清新而又醉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见见山中的朋友们。

(播放多媒体)

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是不是要向山中的朋友学习?

分组学习指导:

1 将景物分组,构成画面:①古桥;②树林;③山泉、溪流、白云;④瀑布、悬崖、云雀;⑤石头、落叶,小花;⑥老柏树、蚂蚁。每个小组选取一幅画面欣赏。

2 真情告白 :朗读:选取画面里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描述:你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在你的身上我们积累了____好词好句。

 

      3 合作汇报:小组成员选代表每人汇报一项内容。

 

      (学情预估:将景物分组以后学生应该目标很明确,指导他们分组以后学生学习的目标很明确,步骤很清晰能迅速的活动起来。

第一幅画面:景色:古桥屹立在风中几百年了,他的身子显得苍老而又坚强,桥下潺潺的溪水在轻快的吟唱,伴随着古桥经受岁月的洗礼,水中的鱼儿欢快的畅游,桥上人来人往,车马穿梭……  品质:古老、坚韧。积累的好词:德高望重,波光明灭,泡沫聚散,逝川,古老坚韧等。

       第二幅画面:景色:苍翠的树木,悦耳的鸟鸣,清新的露珠,我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感染,慢慢的我走进他们的灵魂,树也融入我的身体,我变成了一棵树……品质:热情。

       第三幅画面:景色:清凉的泉水从山洞中沽沽流出,汇入欢快的小溪,在林间歌唱,天上的白云,飘飘忽忽,洁白的身影像棉花,像羊群,点缀这湛蓝的天空……品质:清澈,单纯,无私奉献。积累的好词句:唱和,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返老还童。

       第四幅画面:听,那悦耳的男高音从山中传来,激昂高亢,吟唱着千年悦耳的旋律,原来是壮观的瀑布大哥;高高的悬崖上,古树盘枝,遒劲沧桑,枝头云雀的叫声清脆婉转。

品质:无私,深刻,纯洁。积累的好词句:雄浑,玄奥,叽叽喳喳,津津乐道,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

       第五幅画面:景色:我弯下腰,拣起一块石头,放在手心里,思想随她一起走向远古,一片片落叶在空中翻转着,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身姿,我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五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采一朵小花,临溪而照,悄悄的作了一回女性。品质:沧桑,神秘,动人。

积累的好词句:时间的隆隆回声,命运的神秘手相,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等。

      第六幅画面:景色: 老柏树静静的站立在那儿,茂盛的枝叶像是撑起了一张大伞,遮风挡雨,在他的下面,小蚂蚁正安详的避雨,享受这雨中的静谧……品质:慈祥,弱小。积累的好词句:慈祥的老柏树立即为我撑起了大伞;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策略应对:这一环节比较自由,学生能自由选择画面欣赏,但在描写景色时,可能思路打不开,在写的时候运用原句,教师应及时点拔,示范,引导。关于品质的归纳,学生词语学生一方面直接来自课文,如:古老坚韧,神秘等;一方面需要自己归纳:像热情,无私等,只要贴近教师均加以吸纳。)

 

      四  入情模拟  互诉心声

     师: 刚才同学们的真情告白把山中的朋友请到了我们的面前,同学们的叙说十分精彩,也十分动人,山中的许多朋友把同学们也当成了知音,也有许多心里话想和同学们说,大家想听吗?

     播放录音:“你好!游人弟弟,我从那遥远的雪山来,一路艰辛,一路歌唱,聆听过高山的吟唱,沐浴过花儿的芬芳,吮吸过小草的芳香。你渴了吗?让我用大山的甘露为你解渴,你累了吗?让我用大地的清泉为你洗去一路的风尘……

     接下来请同学们也来扮演景物,入情模拟,把朋友的心里话带给我们,好吗?

      同位研究,入情摹写,互扮景物,倾诉心声。

      大屏幕投影: 朋友心声

游人朋友,你听我说:_______________

(学情预估:学生对于此环节应该是兴趣浓厚,但可能会出现写的不深入,干巴巴的,选择的景物会很多。)

(策略应对:在学生解读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从句式,修辞,内容等方面引导,引领学生和美丽的大自然和谐统一。)

 

     表情朗读  体验升华 

 师:同学们想像丰富,语言优美生动,有感染力,人与自然的对话精彩纷呈,是啊!宁静美好的大自然赋予了我们无穷的灵感,让我们真心的去感谢她,热爱她!让我们带着一份好的心情,一份对自然的崇敬热爱来朗读全文!

     师生朗读全文。

 

结束语:大自然是美好的,歌德说过:“她(指大自然)在幻影里得着快乐。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责罚他如君;谁安心追随它,她就把他像婴儿般偎搂在怀里。”我们应该要关心她、爱护她,她也会关心我们、庇护我们,因为我们是朋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821.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