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背影_语文教案-背影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音、形:
奔丧 狼藉 妥帖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簌簌 变卖典质 惨淡 赋闲 迂腐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祸不单行 天无绝人之路 东奔西走 交卸 大去之期
2.散文的材料与中心关系:
中心思想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材料是作家按照中心思想从纷繁的生活中选择加工而成的素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为了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3.表现事物的角度:
表现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正面写,也可以侧面写;可以写全貌,也可以写结局。写文章时要根据写作意图的不同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新颖独特的角度往往会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4.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或者空间方位的变化顺序安排材料的叙述方法叫做顺序;将事件的结局或者重要片断提在前边,然后再从头叙述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叫做插叙。

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缘由,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抓住文章描写的重点,分析背影在表现父子情深上的作用。
3.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语言,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分析文章怎样运用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目标:
体味文章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二、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共7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思念父亲,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喟然长叹,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三、写作特点
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背影》是朱自清以事写情、因情动人一类散文的代表作。在车站别亲这一节中,作者对别的事情一笔带过,只选择了父亲买桔子两次爬月台这一镜头特写。父亲的爱子之情,融进在艰难地攀登月台的背影之中;儿子爱父之意,也从注视着父亲背影的泪眼中流泻出来。背影这一具体形象真切、细腻、朴素、含蓄地表达了父子间深挚的感情。背影是文章的题目和重点,也是全文的线索。这篇散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全文四次提到背影,四次描写泪下。这是全文的总纲。背影四次出现,每次都有所不同。文章开头提出背影,结尾时再现背影,既首尾呼应,又与文中的特写镜头交相叠印,章法谨严。?quot;背影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爱的真挚,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全文感情起伏回荡,深沉的思念悠悠不绝。虽然写的是一家之别、一已之情,但文章中这种真挚伤感的怀亲情绪是以生活动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背景作铺垫的,因而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

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不造作。
文章中除了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家常话,却表现出一往深情。如在离别时,父亲?quot;到那边来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表现了无限的关切和慈爱,是最后的叮咛嘱咐,蕴涵着父亲牵肠挂肚的万种深情,显出作者语言提炼上的功夫。这种平实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夸张和修饰,就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全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宛如作者向着我们讲述,娓娓动听,有极强的表现力。

3.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①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地探身、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将橘子散放在地上、慢慢爬下。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那为我熟识的父亲的背影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意境,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镜头,铭刻在我的心中。父亲那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奋争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文中表现的那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之情,字里屑涞哪侵值陌С睿嗝凑嬷慷搜?那淡灰色的愁云之间,那一捧朱红的橘子,不正是父亲一片亲子之情的真实写照吗?
②语言描写。文中父亲的语言都很简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当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我不楚簌簌地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父亲不放心别人送我,决定亲自送我,我劝他不必去送时,他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当父亲与我告别时,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含蓄着许多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四、如何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指导同学阅读《背影》,既要放开手脚让同学自己去多读、多思、多论,也要估计到同学的实际困难,作必要的引导、辅导和讲解,使他们能顺利地学好这篇课文。例如关于作者介绍、毛主席对朱自清的评论,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对怎样对待亲属之情,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讨论;为加深对课文所表现的亲情的感受,可指导学生朗诵;在写作方面也可以借鉴课文进行仿写练习或口头作文,如写老师、父亲等人的侧影,表现出他们的勤恳而有毅力;写母亲、祖母动作感很强的特写镜头,表现她们的勤俭和慈祥等等。

五、课文阅读三步骤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就是语言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敦瘛U庑┨氐愕陌盐眨匦虢⒃谝桓?quot;读字上。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可分三步进行,这三步的基础就是读。①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线索。②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③读课文,领会作者语言特色。在读讲课文过程中,领悟课文意境,通过对意境的分析,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讲课文过程中,领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平实自然中寓真情的语言风格。

六、阅读习惯养成教学建议
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勾画和摘录关键词句是很重要的一环。要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一遍阅读时可侧重于勾画字、词,第二、三遍阅读时可侧重于关键语句及疑难问题。对关键性的语句,在阅读时要用~~画出来,以突出其重要,并仔细体味这个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关键词句指表达得很精妙的、意思很含蓄的,与中心关系密切的词句。对关键词句要仔细推敲,透彻分析,要注意领会它们的深层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艺术。关键词句包括点名中心的词句、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等。如学习《背影》时,在作者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用的几个动词走探攀缩微倾等下面加着重号· 然后仔细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疑难问题则可用铅笔勾画,并用?做标记。

七、预习方法教学建议
预习很重要,预习是学会自学,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可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先自读一遍课文,或默读,或出声朗读,了解课文的蟾拍谌荩坏诙剑亩?quot;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抓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步,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第四步,对问题作出初步回答,并准备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对照。
学习记叙文,在整体感知的时候,可按照记叙了什么是怎样记叙的表现了什么中心意思的基本格式去理解课文。本文在怎样记叙方面采用了倒叙的顺序。要理清楚:倒叙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倒叙和顺叙之间是如何衔接的?倒叙内部又是怎样记叙的?运用倒叙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教师应当先对学生明确预习的步骤。本课预习应当完成的工作,由于学生刚上初中,还不具备独立完成预习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重在养成预习的语文学习习惯。

八、课堂导入  方法建议
导语 一:
这篇文章和一般文章有个很大的不同。一般文章要是写人,往往写人的肖像、神情和音容笑貌。这篇文章却不是这样。它没有写人的音容笑貌,只写了人的一个背影。可是,这篇写背影的文章,一发表,便立刻轰动了文坛。它发表于1925年,到现在××年了,××年来,一直备受推崇。为什么?它好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找出它独特的优点。

导语 二:
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学士以送别为题材写了许多诗文: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纤细柔情,有无为在缏罚舱唇?quot;的豪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别,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的惜别……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记述他与父亲分别的。

导语 三:
同学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你们可以说是关爱备至。父母对你们的爱可曾令你们感动过?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令你们感动的故事?再谈谈你们当时的心情。

提示:可鼓励大家尽情去说,看谁讲述得栩栩如生,令大家感动。
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现代著名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样写自己的父亲的,怎样描绘父子亲情的。

九、朗诵训练教学建议
可以最后一段为朗读材料,按下面程序进行:①先请学生上台试读,大家评论得失。②明确:本段叙述离别后几年来,父亲的老境颓唐及我对父亲的思念,因此,交织着哀愁伤感与不尽的思念。朗读时要放慢节奏,且充分利用停顿。文中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是悲伤情感的高潮,要上扬。而最后一句则要低沉语气缓缓结束,以渲染无尽的思念之情。③播放二胡曲《豫北叙事曲》伴奏的配乐朗诵示范。④学生尝试配乐朗读。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线索--背影。
2.体会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难点:
准确把握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参见教法建议~教学生预习的步骤)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注意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朗读。
1.这篇散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本文很类似于一般写父亲或母亲的叙事抒情散文,完全可以用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作题目,作者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目,换成其他题目,效果会怎样?
3.速读课文,回答:
(1)找出文中四次提到的背影都在哪些段,作用有什么不同?哪一次是写作的重点?
(2)四次背影的出现,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实与虚之间关系如何?
提示:第二、三次是实写,第一、四次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是虚写的条件,没有实实在在的背影的描写,本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虚写是对实写的感情的深化和升华。
4.跳读课文,回答: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的?(①动作描写。 ②语言描写)
5.速读课文,简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6.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
开篇设疑--点出背影
交代家境--引出背影
望父买桔--描绘背影
父子分别--理解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630.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