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思想的声音_19思想的声音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7-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中国青年
【教学构想】
    崇尚科学,追求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抉择。当今时代,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社会迈进的重大跨越,科技和经济日益一体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将进一步对全社会现有的生产方式、竞争格局带来不可抗拒的革命性改造。2l世纪是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将面l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那么,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科学思想,培养怎样的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7一9年级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思想的声音》精选了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寄语,目的就是让广大青年明白:成功并不仅靠聪明,靠知识,靠客观条件。更要靠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激发读者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思考。
    科学家的寄语从文字上看并不难理解,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科学家的观点,对学生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即筛选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概括出科学家的主要观点。
    教学环节上设计为:讲讲科学家的故事。-一学习科学家的寄语(提炼科学家的观点)——领悟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拓展和延伸。在具体学习六位科学家的寄语时灵活对待,避免形式单一。拓展和延伸的环节上设计几个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对现实的思考的问题,使他们树立先进的科学思想,培养他们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对中国青年的寄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关注和探究。
    2.查阅资料,开拓视野,加深对文章意思的理解。
    3.在阅读中筛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1.课外查阅的资料的整理及科学家的观点的筛选和整理。
    2.对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自愿组合,分组合作,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和文中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办成小报或报告材料。
[教学步骤]
    一、讲讲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讲课本中六位科学家的故事,也可能讲其他科学家的故事。老师重在肯定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积极主动。)
    1.导入
    师:人的嗅觉如何闻到花香?人能分辨和记忆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人具有这种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潜心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找到了解开这一谜底的钥匙。因而获得XX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我们要聆听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思想的声音”。第一个和我们交流的就是荣获1980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的法国免疫学家、医学家让•多塞。那个合作小组的同学给我们讲讲让•多塞的故事?     123456
    生: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个出色的医生,他认为儿子也能当一个好医生。但是,让•多塞认为自己对行医有心理障碍,根本不是这块料,他为此还挨过父亲一巴掌。但后来,一位叫埃迪的医生常给他讲有趣的医学知识,讲医学上的科学探索和重大发现,讲医生们如何救死扶伤,讲自己在病人康复之后感到的快乐。渐渐地。让•多塞对医学从感兴趣发展到了热爱,他逐渐发挥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
    师:埃迪医生使让•多塞走出思想的束缚,培养了他对医学的兴趣。使他走上医学研究的道路。我们从他的故事中能悟出什么道理?
    生l: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生2: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个好老师或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重要。
    生3:不要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要学会“心灵解套”。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在课前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了科学家的故事,还从中悟出许多对我们成长大有帮助的道理。这样,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丰富知识的方法和习惯。
    同学们看看文章,还有哪几位科学家要和我们交心谈心,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我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课前合作的收获大?
    (同学们讨论,推荐小组发言人。)
生:我们小组想谈谈福井谦一。福井谦一,日本化学家。提出化学反应中的前线轨道理论,成为解释、探索化学反应的有力工具,荣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以至于他日后的得奖研究工作,完完全全是在日本本土内完成的。
    师:是啊,福井谦一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真是不简单。我们的同学能够知道他的这么多情况也很不简单,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还有哪些小组要发言?
    生:我们小组讲一讲对西德尼•奥尔特曼的了解。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altmanl939一),美籍加拿大分子生物学家,因发现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功能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自传中写道:1939年我出生在蒙特利尔一个贫困的移民家庭,我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幸运的是,我们家知道书籍韵重要性并且有学习的传统。
    我清楚地记得有两件事情激发起我对科学的最初兴趣。第一件事情是原子弹的出现。原子弹的神秘、科学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普遍的重要性,甚至让一个6岁的孩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约7年以后,我得到了一本元素周期表的书,第一次看到了科学原理的精确以及它的预见能力。我要提一下,在我成长过程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年轻人效仿的榜样。同时我也喜爱各种小说家、冰球明星和棒球明星。
    师:这组同学知道的真不少。小时的西德尼•奥尔特曼爱读书,是书籍激起他对科学的兴趣,使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贡献给科学。哪个小组讲一讲p•g•德然纳? 123456
    生:我们小组讲一讲p•g•德然纳。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的德纳然(1932一),以表彰他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更复杂的物理形态,特别是液晶和聚合物所做的贡献。德然纳善于处理复杂系统,即使“不简单”的物理系统,他也能成功的用普遍方式来完成。因此,有人称他为“当代牛顿”。
    师:“当代牛顿”!可见他对物理学的贡献之大。哪个合作小组的同学知道乔治•夏帕克有哪些杰出的贡献?
生: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开发了高能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粒子探测装置——多丝正比计数管,荣获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乔治•夏帕克还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他提倡学生“hands on”一“动手做”。他认为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科学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认为应该“learning science by doing scmnce”即: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
    师:乔治•夏帕克不仅对物理贡献巨大,还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很重视。相信我们同学们也大有启发。还有哪个小组的同学要发言?
    生::我们小组谈谈詹斯•c•斯科。詹斯•c•斯科,丹麦生物化学家,和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一起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詹斯•c•斯科首先发现人体细胞内转运离子的酶——钠离子、钾离子一-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钠离子、钾离子一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粒子甭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的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
    师:看来,我们同学不仅了解了不少科学家,还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同学们评议一下,哪个小组课外查阅的资料又多又好?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次环节的设计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养成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并且与同学们合作学习,资源共享。)
    二、学习科学家的寄语(提炼科学家的观点)
    师:同学们了解了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一些情况,一定很想聆听六位科学家“思想的声音”。请同学们自读寄语,各位科学家在寄语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学们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整理。如果需要,可与同学讨论。
    (老师巡视,给予指点。)
    师:同学们都很投入,很多同学提炼的各位科学家的观点很不错,荣获1980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的让•多塞对我们中国青年寄予厚望,看看他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致中国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
    生1:要懂事得尊重他人,不要伤害他人,要自尊自立,有个性,有自己的选择。
    生2:要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人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自尊的。只有尊重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 123456
    师:这两种表述都可以,但第二种表达更明确、更深刻些。我们从寄语中获得什么启示?
    生:尊重每一个人,自尊、自立.有自己的选择,发挥人的最大潜力。
    师:福井谦一在寄语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生1.要亲近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中切身体验到大自然的无比的深奥、美丽和微妙。
    生2:要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注重对大自然的体验,只有体验才能认识大自然无比的深奥、美丽和微妙。
    生3:亲近大自然,被大自然的深奥所吸引,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表述最好。
    生:第二种表述更全面、更准确。第二种更好。
    师:你从文中悟出什么道理呢?
    生:要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有很多奥妙有待于我们去探究、去研究、去揭开谜底,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师:同学们看看西德尼•奥尔特曼给我们说了些什么?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读书、接受教育和努力工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师:p•g•德然纳对我们有哪些忠告?
    生:不要只关心计算机、通信等流行技术,首先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自然的深入理解上,2l世纪最需要我们加深了解的是有关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方面的问题,以及我们对未来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
    师: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学生讨论后得出:关注自然,理解自然,生命科学和社会伦理将是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师:乔治•夏帕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他的主要观点:永远不要怕为时已晚。
    师:请同学们讨论整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生:对人性本质的研究是他想重新确定的研究方向,同伴教会他永远不要怕晚。为了明天美好的理想,作好一生的安排。
    师:詹斯•c•斯科对我们有哪些希望呢?看看他在寄语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学生讨论寄语的主要观点。
    学生自己整理为:要激发年轻人对科学和科学传播的兴趣。要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质疑人们已经接受的事物,努力拓展知识的疆界。关注研究过程,不强调结果,是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乐于思辨和系统地阐述问题,乐于努力追寻解决的办法,并且能够从日常的理论或实验中获得满足,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科学家。
    (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学生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整理概括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主探究“寄语”的意义和价值,领悟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1.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我们的寄语说出了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他们的话虽然各有侧重,但也提出了共同的希望,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123456
    学生讨论后得出:关注、热爱、亲近自然,注重体验;探究人性,有自由、独立、自尊的人格;立足于基础研究,加强合作,乐于思辨,能体会到研究的快乐。
    2.挑选出你最有体会的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同学们畅所欲言,老师作一个细心的听众,如果语言表达欠妥给予点拨。
    二、拓展和延伸
    1.结合现实,谈谈科学家的观点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  当今时代,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社会迈进的重大跨越,科技和经济日益一体发展。2l世纪是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我们青少年肩负着建设2l世纪中国的重任,我们应树立先进的科学思想,培养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的寄语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深远,可以说是终身收益。
    2.你认为,向科学进军.还应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自由发言,如:还要具备这些品质:向杰出人士请教;根据自己的长处决定终身职业;在创造前沿选择突破点;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取得非凡成就;看准了就要走到底;永远要有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等等。
    (创新精神在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次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思想的内涵,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树立先进的科学思想,培养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
    三、将学生课前小组合作查阅资料般的小报或报告材料在班上展览,学生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四、布置作业
    1.走访科学工作者,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工作方法。
    2.动手做一项小发明。
    3.给朋友写寄语。
【教学后记】
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l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把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作为作为主旋律。而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在本文学习中的课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诺贝尔、诺贝尔奖和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资料。一方面是为理解科学家的寄语的思想内涵作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运用现代学习手段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远远大于教材所载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新,自主合作查阅资料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方式更新。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还能做到资源共享,课堂学习气氛更活,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
    教学中先讲讲科学家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不少科学家成长的故事,知道他们的成就,从他们身上悟出许多道理。还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在阅读寄语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即筛选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概括出科学家的主要观点。学生讨论推敲出最佳的表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123456
    在拓展和延伸的环节上引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对现实的思考,发言踊跃。例如:在小结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我们提出了共同的希望时,同学们小结为:关注、热爱、亲近自然,注重体验;探究人性,有自由、独立、自尊的人格;立足于基础研究,加强合作,乐于思辨,能体会到研究的快乐。在回答向科学进军还应具备哪些品质时,学生回答了向杰出人士请教;根据自己的长处决定终身职业;在创造前沿选择突破点;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取得非凡成就;看准了就要走到底;永远要有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等等。这些难能可贵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终身收益。
    条件允许最好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补充资料,增进理解;创设情景,促进感悟。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3388.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