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实录窦桂梅|《白鹅》教学实录 3份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6-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白鹅》教学实录

深沪中学  何裕福

时间:2003.3.10星期一上午第三节

地点:深沪中学初一(10)班

教学目的:感受课堂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作者用画家眼光描摹事物的方法。

     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适当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师:“唐朝时期,有位人物挺厉害的,叫骆宾王,大家认识他吗?”

生:“不认识。”

师:“是吗?鹅,鹅,鹅,曲项……”

生:“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师:“还说不认识,吃过人家的鸡蛋,觉得好吃,却不知是哪只母鸡生的。”

生:“真的不知道。”(大笑)

师:“骆宾王的鹅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白毛,白色的。”

师:“今天我们看看另一位很厉害的人物笔下的《白鹅》。”

生:(打开书,饶有兴趣地看看作者的肖像图。)

师:“知道戴着黑框眼镜,长着胡子的这个人是谁呀!”

生:“知道,疯子(丰子),恺。”(大笑)

师:“(无奈地笑)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什么文章?大概内容是什么?”

生:“《山中避雨》,说的是我和几个女孩子去玩,不曾想遇雨,只好在一个小店里躲雨,无聊时听到茶博士拉琴,引起我的兴趣。我向茶博士借琴,拉了几首曲子,心情不好的女孩子因和曲而变得高兴,此地的人一起和曲,又让我感慨万分。”

师:“丰子恺在课文结束时有哪个词来感慨音乐的好处?”

生:“乐以教和。”

师:(出乎意料地)“我还以为大家不知道呢?看来丰子恺在音乐方面还是挺有研究的。我前面说过他是个厉害的人物,我并不是胡说的、乱说的。我有根据。因为此人对“画”也同样有研究,请同学们看书p15的两幅漫画,有谁想说说在这两幅画里他想表达什么?或者说漫画透露出什么?”

生:“童趣童真。”

师:“嘿!大家还挺聪明的!”

生:“题目上有。”

师:“糟糕!我该不是两眼昏花吧。连这个也没看到。(生大笑)丰子恺寥寥几笔就能抓住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某些细节,刻画了童真童趣图,看来我没替他吹牛,此人对“画”有研究,现在,请同学们听录音,看看丰子恺用画家的笔墨来写白鹅的效果。同时,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找出一个最能表现白鹅的特点的词;二是找出成语。”

(听录音)

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同学。”

生:“高傲。成语有:‘左顾右盼、三眼一板、空空如也、蹑手蹑脚、不胜其烦’。”

师:“很好,有谁有补充的。”

生:“扬长而去、大模大样。”

师:“文中有很多的词语都能把高傲的特征表现出来,大家课后可以去探讨。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讨论一下来回答,作者为了表现白鹅的高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生:“头、叫声、步态、吃相。”

师:“没想到大家这么快!看来我是低估大家了。既然白鹅这么高傲,作者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你能从文中找出原话说说理由吗?”

生:“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

生:“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空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师:“第四个问题,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从头、叫声、步态、吃相来写时,都和其它动物比较着写,有什么好处?请大家好好讨论,别忙着回答。”

生:“通过对比来突出白鹅的特点,衬托出白鹅的高傲。”1234567891011

师:“不……不会这么快吧!还真有两下子。这种对比的手法,我们这学期学过的文言文课文中,哪篇也有?”

生:“《爱莲说》。”

师:“朋友送丰子恺一只鹅,他就能写出这么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来,可真厉害啊!如果有人送我一只鹅,你们认为我会怎样做?”

生:“宰了吃了。”

师:“我有这么残忍吗?我只拔下它的一根羽毛,然后十万火急的跨过台湾岛,越过夏威夷,直奔白宫,送给布什,并且拍着他说,伊拉克人民好可怜呀。你知道他会怎样用中国俗话回答我?”

生:“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师:“有人再送我一只鹅,知道我会怎样做?”

生:(大有兴趣地听)

师:“我照样拔下它的羽毛,不是一根,而是多根,制成把扇子。然后我穿越时空,回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正和鲁肃讨论草船借箭之事呢。我要把这扇子送给诸葛亮先生。因为他的那把已经破了。诸葛先生如果不摇扇子,他的智慧就出不来。这里有一个典故,大家是否知道?”

生:“不知道。”

师:“叫做‘摇鹅毛扇子’,意思是指出谋划策之人。”

生:(一片沉默,直瞪着眼睛)

师:“瞪着眼睛看我干吗?不懂就要记起来呀。

要是还有人送鹅给我,我还要把鹅毛取下,做成一件羽绒衣,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她就不会冻死了。也许我不做羽绒衣,我拔下羽毛,然后每位同学都分一支,晚上睡觉时放在自己的枕边,做什么呢?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个美梦,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师:“好了,接下来我们大家要玩个游戏。由某种动物作为联想的起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上你所知道的俗语、典故、文学作品、成语、传说故事等。对该动物可进行简单的刻画。”

生:(分组讨论)

生甲:“假如有人送我一只钻山鼠,我就穿越时空,送给愚公,帮助他们钻一条最宽敞的隧道。这样,他们就不用‘愚公移山’了。假使有人送我一条蛇,我将送给那位给蛇添脚的画家,郑重告诉他,‘画蛇不须添足’。”

生乙:“如果有人送我一只老虎,我将扒下虎皮,做成虎皮大衣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换一盒火柴,那样小女孩就不会挨冻了。我又可以得到一盒安徒生笔下的火柴。”

师:“看来这位同学的朋友非常有钱,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都可以拿来送人。”

生丙:“如果有人送我一只温顺的鸡和一只温顺的狗,我要天天训练他们,让他们终有一天会鸡飞狗跳。”

生丁:“皎洁的月亮洒满大地,月亮挂在空中,像个玉盘,我走在月光下,踽踽独行,想着一些人和一些事。”

师:“这位同学有很好的描写,可是没有和某种动物相联系。月宫里住着嫦娥,这是我国的神话传说里面的人物,谁来把这个传说和动物联系上来?”

生戊:“如果有谁送我一只兔子,我一定要告诉那奔月的嫦娥姐姐,这只兔子比你怀中的那只毛色更纯,眼睛更大,更活泼可爱。”

生己:“如果有谁送我九头牛,我要把它们牵到课堂里,告诉大家,‘九牛一毛’是什么意思。”

生庚:“如果有人送我一只蟋蟀,我要把它训练成一只会唱会跳的蟋蟀,拿到纽约时报广场赚钱。”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们还没学过的文章也懂得拿来运用。第三单元里有篇童话是《蟋蟀在时报广场》。” 

生辛:“如果有我送我一只龟,我希望它是只犟龟,然后叫它带领我家的小狗贝贝和我一起去参加狮王的婚礼。”1234567891011

生壬:“要是有谁送我一只猴子,我一定恳求孙悟空收它为徒,然后放到没有老虎的山上去,这样,它就可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

师:“好了,同学们,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精彩的句子要奉献给大家,但时间有限,以后我们再抽时间来一起把这个游戏进行下去。不过,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后面写的时候能够把这种动物进行一些刻画。好的,下课。”

《白鹅》教学实录 


执教:赵志祥 
  
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大学者……哪一位写的? 

生:(齐)丰子恺(老舍) 

师:有的同学说是老舍,老舍写过一篇《猫》,他是个大作家。既是大作家,又是大画家的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叫丰子恺。我想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过好多遍了。 

生:(齐)对! 

师:那现在咱能不能不用看书,回想一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哪一句话,哪一个词,或者是哪一段,或者是哪一个什么什么。只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都可以交流一下。谁愿意说? 

生:架子,那个白鹅架子,架子十足的那句话。 

师:“白鹅架子十足”的那句话,想不起来了是吗?没关系,待会从课文中把它找到。请坐。 

师:还有谁来说?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 

师: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书上好像有一个词,叫吃什么来着? 

生:慢条斯理。 

师:不是,叫吃什么来着? 

生:吃相。 

师:哎,对,吃相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错。还有吗?再接着说。 

生:我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师:哇──了不起!这个同学读书很会动脑筋,说话和别人不一样。他说他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请问,哪一句? 

生:具体的是哪一句我也记不清楚了。(笑声) 

师:没关系,你请坐。孩子们,咱们打开书,帮助他一起找,找到了再说,看谁能找到,找到中心句。(生齐翻书自己找)找到的可以拿笔把它划下来,我看画的准不准。 

(边巡视辅导边调控)嗯,帅,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划的不错。对,划好了就举一下手,我会过去看。(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能再去掉一句,只留一句就更好了。(又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嗯,划的准,好。真厉害,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能读一读中心句吗?谁来? 

生:鹅的高傲正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划这一句的举手。(众生纷纷举手) 

师:把手放下。划对这一句的都了不起。这一句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不过呢,还要加上一点,这是中心内容的句子。还有一句也叫中心句?请你。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啊! 

师:嗯,你划的这个地方很准,如果请你把这段缩句,缩到最短,只选其中的一小部分,你选哪里?还请你,你来。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请坐。划这一句的举手。好!划这句的同学也是非常了不起!请看黑板。我有一个习惯,我比较喜欢老师写字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一起写。写在书上就可以了,你觉得书上哪个地方合适写,就写在哪个地方,好吗?准备动作真快。我还发现你们握笔的姿势都是正确的。坐姿也非常美,嗯,真不错! 1234567891011

最好不仅看老师写什么字,还要看老师怎样写好看这个字。(师在黑板上“白鹅”前添加“高傲的”三个字,然后巡视)嗯,不少同学很聪明,对,他就在课题前边写上“高傲的”三个字。有的同学在课题的旁边写了“高傲的白鹅”五个字,这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错。 

师:好!坐端正,看黑板,咱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高傲的白鹅。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白鹅》,如果给他改个题目叫“高傲的白鹅”,行不行? 

生:(齐答)行! 

师:假如你非常的傲慢,老师会表扬你还是骂你? 

生:骂。警告。 

师:对!会警告你,肯定会批评你。但是请问,高傲的白鹅,前面还加了一个好一个高傲的白鹅,那丰子恺老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的高傲呢,还是怎么回事? 

生:在夸奖。 

师:我总觉得,一个人,管甭他是什么人,或是动物,他高傲了都不大能夸奖他。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在批评那只白鹅?待会再说说你那独特的理由。 

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和前两位同学的观点相同。 

师:夸奖? 

生:对! 

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师:好了,同学们,除了夸奖、批评还有别的意见吗?别的意见说,相同的就不用再说了。 

生:十分惊奇,我觉得他十分的惊奇。 

师:哦,你觉得丰子恺对这只白鹅感到十分的惊奇? 

生:有点好奇,有点想不通,它为什么这样的高傲呢? 

师:哇赛!如果丰子恺爷爷在这里一定会把你搂到怀里夸你是个好孙子。(笑声)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在赞扬这个白鹅。 

师:是在赞扬它的高傲? 

生:是的。 

师:比夸奖更深了一层? 

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是在赞赏这个白鹅。 

师:在赞赏这个白鹅。我总觉得你说的好像更贴近丰子恺爷爷的心思。 

师:我有一个想法…… 

生:老师我想说…… 

师:好,你说。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喜欢这只白鹅的高傲。 

师:我现在宣布,他的想法…… 

(老师的话再次被学生打断) 

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非常欣赏这只白鹅的高傲。 

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非常惊讶这只白鹅为什么这样高傲。 

师:和他差不多,请坐下。 

生:它的高傲不是来自它的表现,而是来自它的本身的。 

师:你这句话我听起来明白,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很有哲理的一句话。咱们时间不多,不能在这探讨,你回家把这句话写下来,让同学们好好的讨论讨论,如果大家懂了就说明你说的很有哲理,如果大家觉得还不懂,你要想法把它写得更清楚一点,行不行? 

生:行! 

师:说话算数? 

生:好! 

师:孩子们都谈完了大家的看法。我想谈谈我的看法行吗? 

生:(齐答)行。 

师:我比较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喜欢这只白鹅!”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欣赏这只白鹅!”。因为在丰子恺爷爷的心目中这只小动物很可爱。可爱就可爱在它的高傲上。正像同学们刚才说得中心句一样,从它的叫声、步态,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尤其是它的吃相当中看出它的高傲。这高傲可不是咱们平时说得骄傲,这个高傲看起来很有趣,很可爱,仿佛是自己的一个小孩子,一个小宝宝,这么好玩,这么的天真。他是怀着这样一种感情写的。咱们应该读过老舍爷爷的《猫》,对吧? 1234567891011

生:(齐答)对! 

师:这么一个淘气的猫,人家老舍在那写文章,它跑到人家稿纸上在那乱踩;抓着花枝荡秋千,枝折花落。可是呢,你从来不会责打它,淘气还不责打它。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高傲的鹅,丰子恺爷爷是批评它还是欣赏它? 

生:(齐答)欣赏!  

师:对!咱们要再写几个字了,写三个字。孩子们,这三个字你们应该自己知道写什么了。(师在黑板上“高傲的白鹅”前加一个“好一个”,然后边巡视边有感情的朗读:“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师:原话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如果有兴趣可以给那个“动物”旁边加上“白鹅”,意思都一样──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学生在书上添写“白鹅”二字) 

师:我顺便问一下,老师老让你们在书上写这个写那个,这叫什么方法? 

生:(齐答)做笔记! 

师:说得太大了,具体是做笔记的哪一种呢?这叫什么,在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还要写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教大家一个新名词,这叫“批注”。哪两个字知道吗? 

生:知道,“批”是“批评”的“批”,“注”是“注视”的“注”。 

师:对,“批评”的“批”,“注视”的“注”。批注是一个好方法,以后啊,你们自己的书啊,就不用再摘抄了,只要是你自己花钱买的书,属于你自己的,看哪一段好就划下来,有什么想法直接在书上写下来。这叫做“批注”。但是到图书馆,别人的书千万不要乱画。明白了吗?(生答“明白”) 

师:好了,大家说了半天,明白了丰子恺爷爷写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包括中心思想,就是要表达的一个思想感情,都清清楚楚了。刚才我记得好像那位同学说了,它高傲有三点,但是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它的吃相,对不对?大家来看一看吃相,象咱们聪明人应该都知道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写的什么啊? 

生:吃相 

师:吃相,现在我想考大家一个最难的问题:如果我要用书上的两个词语,八个字,来概括鹅的吃相,你能找准吗?两个词语,八个字,就在书上,现在开始读书。 

(学生开始读书、讨论,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①不知道才要你自己找呀。②可以讨论,可以互相看,看谁找得准,还要想想为什么。③哎──你可以下位去问一下,只要你能问来!④哦,都可以。这是我个人意见,你们再一起讨论看看行不行。⑤你们两人一商量,找的和我找的一模一样,当然跟我找的一样的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⑥哎,你找了哪里,在哪?我没看到你画出来嘛。⑦厉害!厉害!你告诉他画的啊,那你就更厉害了!既独立学习又帮助同学,好,厉害!⑧哇,厉害厉害厉害!对,画下来来啊,孩子。⑨哎!对,画下来。⑩哎!真厉害!了不起!对,找到了就画下来。) 

师:我发现还没有人找错!也就是“三眼一板”和“一丝不苟”。好,咱们一起把这个词写一遍。拿起笔,一起来啊!(师在黑板写“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我说了,最好的是先看老师怎样写然后再动笔。 

师:这就是它的吃相。我不知有没有人反对我的意见,如果有就大胆说,没关系的。 

生:还有一个。 

师:还有一个?你说。 

生:从容不迫。 

师:从容不迫?你说得对!但是呢?从容不迫只说它吃相的一个部分。你看,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侯,你说这是吗? 1234567891011

生:不是。是前面。 

师:哦,看前面,“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向前去,饮一口水……”对吧? 

生:对。 

师: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孩子们,咱们一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两个同学厉害,我倒没注意啊!请看第四自然段的那一幅图的上边,最后一行,“它一定从容不迫地……”,看到没有? 

生:看到了。 

师:这有一个从容不迫,这位同学说是,请说说你的观点?他说用这两个词来概括不行,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它这里说,“鹅的步调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地颇像京剧里净角出场”。这是形容它的步调,并不是形容它的吃相。 

师:这是讲它的步调是吧!但是他(指着一个学生)说的是这个地方啊。这地方,是写步调的,你说的是哪个地方?指给我看看。(学生指给老师看)你说的是第六自然段的开始,大家一起读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边侍侯像饭馆里的旁观一样。 

师:对!那么请问,这四个字“从容不迫”能不能代替这八个字呢? 

生:能。 

生:不能。 

师:能不能? 

生:不能。 

师:我个人认为,能!为什么?孩子们?前面的从容不迫只是说它的步调,而这个从容不迫地吃饭…… 

生:吃饭就包括了…… 

师:对,吃饭就包括了“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就是从容不迫,充分地表现了鹅吃相的高傲。 

师:高傲是高傲哦,有人可要乘机钻空子了。 

生:狗! 

师:哎呀!聪明人。厉害!再说一遍,谁钻它的空子啊? 

生:(齐答)狗! 

师:岂止是狗,很多“人”都钻它的空子。钻它空子钻得最能的是谁啊? 

生:(齐答)狗! 

师:对!描写最精彩的是哪一个自然段? 

生:(齐答)第六自然段。 

师:告诉你们,我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啊?前面读得一般般,也没觉得怎么有意思,包括鹅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我还学了净角出场的样子拽了两拽。知不知道净角是什么?知道的举手。净角,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哦!哦,你说吧!什么是净角? 

生:戏里面分正派和黑派,净角就是正派人物。 

师:净角就是正派人物。好象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请你再说说。 

生:净角就是花脸 

师:哎!我比较同意他这个观点。 

生:净角就是京剧和其他戏剧里面的花脸。 

师:哎呀!你说的更加准确。就是戏曲当中的那些花脸,一般的都叫净角。记住啊!以后看到花脸就说净角出来了啊!不要念净角(jiǎo)啊,那就完蛋了啊!好,净角,我们来模仿一下走路,你们见过净角怎么走路的吗? 

生:见过,见过。 

师:谁见过?你见过,上来,走一圈。没关系啊,走两步。什么?不记得了,不敢走?走错了最好,我帮你。来,哎呀,来来,孩子们,给点掌声!来! 

生:我也来,我也来。 

师:好,你也来,好,陪他一起走。来来来来来来来,你演包公(生答好),你是猛张飞(生答好)。你这比较瘦,象个文人,曹操(生答不好)。没关系嘛!都是花脸。(生说曹操是*臣)哎?曹操也是大作家,大文豪啊!你将来读曹操的诗,建安风骨,就是指的曹家父子的文风,可了不起了。来来来,张飞,猛张飞上,快,开始。(生走上讲台前表演) 1234567891011

生:(演张飞)啊呛呛呛呛。 

师:哎!可以可以可以!哎,曹操。 

生:他先他先。 

师:好好好,来。 

师:哎!包公走路那么快吗?鹅走那么快吗?慢一点步子,一步一步来。慢一点,开始。哎!这就不对了,这象哪个武生在走路。这样,背着手,一步一步,这样走,(师示范)一走一拽。来,试试。 

师:对,有点意思啦!该你啦,行不行?(学生表演) 

师:哈……,你不要这样走,这象谁呢?这象……象小偷了(笑声),知道吧?大大方方的,手背后,对,一步一拽,哎!不要迈那么高的步子,步子小一点,慢慢地走,开始。 

(学生表演,师生齐笑) 

师:哈……,回去咱们再练,好不好啊?哎!好!好了,你有什么话说,孩子?你想再来一次啊?比他们都厉害,是吗?给你一次机会,好,开始。(学生表演) 

师:哎!神气有了,但是头昂起来不要摇。再来,慢一点。 

师:嗯!好,有点那高傲的意思啦!好,回去。读到这儿,我自己忍不住在房间里表演了一番。可是我读到第六段以后啊,我心里边啊,一个劲地冲动。我想表演,真的,我没找到人表演,刚好我儿子放学回来,我说,过来,小子,我当鹅你当狗,他说不,我当鹅你当狗,最后我当了狗,他当了鹅。(笑声)表演到最后,怎么表演都不过瘾。为啥你们知道不? 

生:人少。 

师:不是人少。 

师:你说。 

生:因为表演的样子不够逼真。 

师:这是一个道理,最重要的是啥啊?你怎么表演也没有这文字写得美。倒不如自己在那里捧着文章慢慢地,轻声慢语地品读一番。越读越有味!不妨咱们试试看,现在各人读各人的,我只看你的表情,不听你的声音,我就知道谁读进去了,读得有味啦。现在开始吧。 

(生开始各自朗读课文) 

师:(走至一学生座位处)读得不错!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哎!请大家停一下。请说吧。 

生:这狗为什么还打不过一个鹅啊?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吗? 

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请坐!小时侯,我是在农村生活的,我不怕狗,就怕鹅,因为我被鹅咬过一回,我们家乡话叫“扭”了一回。结果呢,嘿嘿,也不亚于狂犬病。我还住了一个星期的院,肿得老高老高,用那非好像叫什么砒哌酸的粉,天天洗,总算消了毒啊!鹅,你见过真的鹅没有? 

生:见过见过。 

师:你们可能见的都是那种肉鹅。 

生:不是,不是,乡村里的。 

师:乡村里的啊? 

生:是。 

师:你们上网去查,有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由于不注重对动物的友好,结果他就惹了两只鹅,用脚踢,没想到两只鹅凶猛地扑上去,那个镜头还在,那个人吓得那个样子啊,很狼狈的,很好玩的。所以说鹅非常凶猛。还有一个原因,我告诉你们:我妈妈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养鹅不喜欢养狗,鹅能下蛋,也能看家;狗呢,只能看家,吃的还多。所以当狗和鹅都同时吃东西的时候,一般的老年人都是把狗赶跑,让鹅吃…… 

生:我家的狗可以抓老鼠。(笑声) 

师:狗可以抓老鼠啊!那是一只特殊的狗。现在我想大家看看这大屏幕。请看,这是只鹅头。你从这鹅头就能发现两字,高傲。鹅的头时刻都是昂着的。当然,低下头时也伸得很直。(用投影展示一张鹅的图片)我把这一段放到这儿,这应该是最精彩的一段──我个人认为。(展示课文“附近的狗,都知道……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1234567891011

生:我也认为。(笑声) 

师:你也认为?好啊!咱们仔细琢磨琢磨这里,咱们慢慢地读,“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这样读,开始。 

生:(齐读)“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 

师:停!读得很投入、很认真。但是声音太高了,咱就这样,咱现在在当一个老爷爷,在给小朋友讲故事。讲高傲的鹅和这灵巧的狗是怎样斗智斗勇的。再来啊,慢慢地读,压低声音,“附近的狗都知道…… ”一──二! 

生:(齐读课文)“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  

师:读得好!就是有一个字读错啦!哪个? 

生:供养不周。 

师:对,再来一遍。 

生:供养不周。 

师:对!真好,发现错误自己能改正那是最棒的。看看这一段,鹅和狗他们斗了几个来回? 

生:两个,两个来回。 

师:两个来回?其实何止两个来回啊。看一看啊,(图示)比如说这是一盆饭,鹅老爷呢在这儿;这呢,就是一条可怜巴巴的狗。第一个回合里面,鹅老爷在这──吃,狗在这干什么啊?(生答窥伺)什么叫窥伺啊? 

生:就是偷看的意思。 

师:呃,不光是偷看,窥是偷看,还有个伺呢? 

生:等机会,伺机。 

师:对对,就在那偷偷地看着,等机会,这叫窥伺。坐下。哎,它在这窥伺。 

师:等到鹅老爷吃完了一走,去吃草、吃泥、吃水的时候,咱们这条小狗就会怎么样? 

生:敏捷地过去赶快地努力地吃! 

师:咱们都说努力地学习,可狗在努力地吃饭。可以想象狗那个狼吞虎咽的样子啊! 

生:(作小狗吃饭的动作) 

师:对对对,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非常好!但是我们的鹅老爷,偶然早归的时候,发现情况,立刻扑咬,咬不着就开始厉声叫骂。咱这狗怎么样? 

生:跑! 

师:哪里是跑啊? 

生:逃。 

师:对!逃啊。一会人家鹅老爷吃了饭又走了,于是咱们这条小狗又干什么? 

生:来了,继续吃。 

师:何止是吃啊。 

生:吃完。 

师:对!吃完了。最厉害的还不是吃完了,有一个词,吃完了饭就…… 

生:扬长而去。 

师: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扬长而去? 

生:吃完东西就不怕它了,就走了。 

师:沾着一点边了,不怕了。你来。 

生:就是比如说,做了一件事做完了,放心了,就可以离去了,就走了。 

师:厉害!真聪明。做完了,放心了。好,你来。 

生:它吃完了以后就没事了,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师:对,满足了是吧?全给你吃光了,你来咬吧,我不怕你,才叫做扬长而去。还回来吗? 

生:不回啦。 

师:不来了,但是也来,明天再来。再来偷吃,吃完了再扬长而去,就这样,你看那狗,自在不自在啊? 

生:自在! 

师:太自在了。你咬你骂,我跑,但是你反正得走,为什么呢?因为狗已经知道了咱们这位鹅老爷吃饭的时候善于怎么样? 

生: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是好事,做事一丝不苟,认真。但是它老是这样一丝不苟,吃完饭喝水,吃泥,吃草,转了一圈又从容不迫地走过来,吃草,吃饭,喝水。唉!它从容不迫了,老是用这样的方式,小狗就钻了它的空子了。你看看,丰子恺爷爷看得细不细? 1234567891011

生:(齐答)细。 

师:写道这种程度,应该说不止是美不美了,应该说是精彩不精彩了! 

生:精彩! 

师:文章里边还有很多的古词。什么空空如也,什么意思啊? 

生:什么也没有。 

师:哦,对,那饭盒里面还有东西吗? 

生:没有 

师:空空如也,用这个词,写得可美!这样美的句子要不要再读一遍啊? 

生:要。 

师:我想大家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好。 

师:这次我们不齐读,你只要看着大屏幕或者看着书,你只要能够读得非常舒服,然后你从心里边发出一声赞叹──哇!这丰子恺爷爷写绝了!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佩服不佩服啊? 

生:佩服 

师:同样是写小猫、小狗、小鸭、小鹅,但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笔,就能写出来不同的文章。一个一塌糊涂,错字连篇。一个精妙绝伦,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想读,读得一下忍不住拍案叫绝,哇塞!太妙了。我想问一问,老爷爷还写小朋友们才写的小动物,还能写得这么生动,想想什么原因? 

生:仔细观察。 

师:仔细观察,好,一个重要的原因。请你说。 

生:四看一想理思路。 

师:什么什么? 

生:四看一想理思路。 

师:四看一想理思路。哦,这一定是李老师教你们写作文的一个…… 

生:不是李老师教的。 

师:谁教的? 

生:是电视教的。 

师:啊,电视教的?哦,四看一想理思路。“蓝猫”教的,你们有“蓝猫学作文”是吧?四看一想理思路,大家说的都是方法,我总觉得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没说准。 

生:因为丰子恺爷爷的童心还在。 

师:哎呀,如果丰子恺爷爷还健在一定会搂着你说,哎呀,乖孙女。肯定夸她!对,一颗童心还在。可是,找一个不识字的老爷爷,他全是童心,“爷爷,请你帮我写一个大白鹅”,能写出来吗? 

生:不能。 

师:哦?那是什么原因?有观察,有四看一想理思路,又有一颗童心,都有了,还写不好?最关键的是什么? 

生:因为丰子恺老爷爷经常写作文。 

师:好!经常练,熟能生巧,很重要的原因。 

生:他喜欢白鹅。 

师:他喜欢白鹅,不喜欢讨厌它就写不出来对不对?也有时侯未必哦。你们听说过鲁迅吧? 

生:听说过。 

师:他就是最讨厌敌人,很多都是骂敌人的文章,但是骂得比这篇文章要高明多了。要说世界著名程度啊,文学价值水平啊,鲁迅爷爷的作品比丰子恺爷爷的这一篇作品要高好多好多倍!骂!他最讨厌敌人了,骂得也好!什么原因?没人知道了吧?没人知道我说啦! 

生:他非常仔细观察白鹅。 

师:刚才说了,观察过了呀!你说? 

生:他看时间看地点。 

师:也不对,那还是观察呀!最后再启发一点点。啊!你说? 

生:因为丰子恺爷爷知道鹅的习性 

师:知道鹅的习性那还是观察的结果呀!请问你回到家以后,就说:“妈妈,今天我想吃米饭。”妈说“好。孩子,我马上给你做。”打开米罐一看,里面什么米也没了。请问这个饭能不能做成? 

生:不能。 

师:这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丰子恺爷爷这杆笔…… 1234567891011

生:他先调查了鹅的习性。 

师:那这里面的米是习性还是什么东西啊? 

生:词汇。 

师:对!这是最重要的!孩子们,你们看这篇文章里面那些非常优美的词语构成了一段一段的精彩的语言。关键是丰爷爷肚子里的词汇量积累得多。咱们去过公园,老师让大家回来写作文啦,有的同学就美啊美啊美啊真美啊,老师说写得空洞。 

生:长啊长。 

师:对,长啊长,长又长,那怎么长?你就不能写的蜿蜒起伏。这词一用,多好啊。所以说,孩子们,学文章要积累一点词语。 

生:这一课好词语很多。 

师:对,这一课有许许多多的词语。我如果现在请大家做一件事,就是做一个小作业,不知大家是否愿意? 

生:愿意。 

师:很简单,只是要把咱们这一课的四个字四个字的词语划下来就行了。如果课后回去能够相互商量一下,哎呀,这个词语怎么用,那个词语用在什么地方好,什么时候扬长而去,谁谁学习一丝不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从容不迫等等,能够互相学着用,经常用,久而久之,孩子们,你们47位同学就是47个丰子恺了。 

课就上到这,40多分钟了,孩子们,累吗? 

生:不累! 

师:孩子们真乖,我在此谢谢大家! 

生:不用谢! 

师:嗯!好了,孩子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孩子们再见!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带来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们来比一 

比,看看咱们谁的速度快。翻到999页比赛翻字典速度。 
师:卢老师的卢在字典里表示“卢布……”大家翻翻字典,看看你们的姓氏都表示什么 

生读字典上自己姓的意思。 
师:我知道你姓胡,你喜欢哪一个解释 
生;我喜欢第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师:我也觉得你长得就像一个少数民族很可爱。上课! 
师:咱们的中国字就是这么有意思,看这边 
出示:鹅(书法作品) 
师:在一些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但这样的写法已经废除了,现在是这样写的 
出示“鹅”。 
出示:丰子恺的相片 
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笑得很慈祥 
师:特像家里的谁 
生:爷爷 
生:头发也是白的,头发显得也很老 
师:同学们,照片上这位老人精通音乐,擅长书法,瞧他不仅把鹅画下来,还给他写了一篇文章,老先生用笔写了怎样一只白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读正确。好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师: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因此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同桌互读) 
出示: 

头颈 狂吠 倘若 一丝不苟 脾气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供养不周 
净角 奢侈  譬如  侍候 窥伺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生读师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指导。 
师:你知道“净角”吗 
生:就是古时候的公子。 
师:你爸爸这样说的,今在你回去给你爸爸传个话,在京剧里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都是男性,你们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生当小老师带读。 
师:给你来点小意见,吐字非常清楚,能不能快点。 1234567891011
生:能。生带读。 
师:咱们把拼音去掉看看还能不能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鼠标指到哪个词读哪个。生读。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窥伺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联系上下文 
生:请教同学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然后看看刚才的那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生读课文) 
师:刚才有些同学已经初步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并和老师作了简短的交流,看看这句话, 
出示: 

(1)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2)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3)放开喉咙大叫 
师:第一句是什么词呢 
生:严厉叫骂 
师:有这个词吗 
生:厉声呵斥  
师:放开喉咙大叫 


生:引吭大叫 
师: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是叫的 
师:他们都是表示声音,表示叫的,待会同学们看看课文中 
出示:脾气 侍候 邻近 一日三餐 蹲着 头颅 倘若 供养不周 郑重 京剧 饮水 厉声呵斥 
师范写“脾”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生自由写) 
投影出示学生写的字进行指导。

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2673.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