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_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教学设计(二)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8-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教学设计示例(二)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包含的意识。

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运用:让学生从理论和事实(典型材料)两方面论证“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中把握——些基本道理。

例如: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等等,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根本区别性自私论”的影响。

4.美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二)整体感知

不断克服、清除“人首先了解人、认识人的属性,才能真正理解人生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具准备

板书、资料

(三)教学过程 

[典故导人]

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

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人与动物)那么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讲授]

1.人的自然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通之处。

(2)人的自然属性表现在: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第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第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2.人的社会属性。

(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分析)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即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性,是自然界一部分,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支配制约;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但是人还有社会性,而且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动物不具有。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过程 中,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例如,人与动物都具有食欲,动物的食欲仅仅是本能的反应,是一种生存,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人的饮食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一种自然属性,同时它还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智力的需要,并且有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要,这则是体现社会属性,所以自然性受社会性制约。

(议一议)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四次发射,生命保障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实现真人状态下的发射运行,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说明生存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3.“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1)“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私有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以后的产物,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逐渐走向消亡。

(2)“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自我保存的本能,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属性,但又存在着差别。人在“自保”中受理智、社会道义上的支配。因而把“自保性”说成是人的本质,用于证明“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

(3)“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个人利益作为个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类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有的,而自私观念只是私有制产生之后才有的一种思想观念。就思想体系来说,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因此,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起来是不对的。

(4)“人性自私论”不符合历史与现实。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涌现过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

(四)总结、扩展

总结:本课时主要讲了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扩展。探讨人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是什么?首先,它指的是人类共同本质特性,而非单个的、具体的个人特性。其次,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指人的现象特征(如个子的高矮、胖瘦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第三,本质属性并非惟一属性。除本质属性外,人类还有自然性等其他属性。

(五)板书设计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的自然属性。

(1)表现。

(2)作用。

3.人的社会属性的主要表现。

(1)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4.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2)它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5.“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1)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2)它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

(3)它错误地把正当的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4)它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3315.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