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序】9.《家》的序和跋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字注音。跋(bá)    扉(fēi)   诅咒(zǔ)(zhòu)   妥当(tuǒ) 累赘(zhuì)  憎(zēng)  稚(zhì)2. 形近字┏瘁(cuì)鞠躬尽瘁  ┏惟(wéi)惟一   ┏历(lì)日历    ┏摧(cuī)摧残┣萃(cuì)出类拔萃  ┃                ┣厉(lì)厉害    ┃  ┗粹(cuì)粹而不杂  ┗唯(wéi)唯物论  ┗励(lì)鼓励   ┗催(cuī)催促3. 多音字  ┏(céng)曾经    ┏(zǎi)记载   ┏(zhǎo)爪牙    ┏ (lù)吐露曾┫              载┫            爪┫              露┫   ┗(zēng)姓曾    ┗(zài)装载   ┗(zhuǎ)爪子    ┗(lòu)露出4.词语解释【扉 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寒 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信 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乃 是】是。 【说 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诅 咒】咒骂。     【吐 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垂 死】将死。【周 密】周到而细致。         【掩 饰】设法掩盖。【累 赘】多余。【宽 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跋 】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5.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代作家,祖籍________,19XX年生于 ___________。(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几年前,我流着泪读完托尔斯泰的《_______》,曾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_”。 (4)罗曼.罗兰是  国文学家,他的《名人传》中所描述的三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巴金  李芾甘  浙江嘉兴  成都 (2)《家》 《春》  《秋》;《雾》 《雨》 《电》(3)《复活》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悲剧》(4)法  米开郎琪罗  贝多芬  列夫. 托尔斯泰二、课文学习 1.作者回顾: 【明确】巴金(1904~) 123456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2.题目解说 【明确】“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跋”写于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比写“序”晚了22年。在“跋”中,作者交代了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思想上的提高。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明确】文章结构图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 做生活激流123456              ┏序┫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 中搏斗的勇士《家》的序和跋┫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              ┃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 冷静的思考              ┗跋┫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 思想的提高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4.《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5.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是:“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也可以是“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经历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三、深入探究1.句子分析《序》【明确】(1)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活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2)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3)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4)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5.《跋》【明确】(1)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123456(2)重点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3)深意句: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2. 写作方法分析【明确】(1)文章充满激情。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一个意思反复表述,就像一个急于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孩子,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2)形象生动的比喻。把生活比作激流,虽然不敢断言是巴金先生似的首创,但至少他是这一修辞的最著名的使用者。“生活的激流”,既形象,含义又深刻。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清流,有泥沙,也有沉渣 ……我们来做什么?我们“为是来征服它。”这就是序文要表述的意思。3.开发性题目:“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发散角度1. 可以重写,因为随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提高,新的作品会有一个更为明确的主题,回忆年轻时的生活会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和怀恋的韵味。总之,如果重写,或许会有一篇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的《家》来。发散角度2. 不能重写,巴金先生是明智的,尽管二十余年后看到了作品的年轻幼稚,主题十分鲜明,但作者年轻时的激情、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的,是二十余年后的作者所不具备的,若再重写往往会写出一部得不偿失的作品,“《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任务。”还是“保留着它的本来面目”好。启示:同一个作者,虽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风格不可能一成不变。四、迁移训练课内阅读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123456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一九三一年四月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2.与“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类似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联系全文,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状况?4.在这部总序中,作者以自己二十几岁青春年华的全部感受,告诉读者怎样去认识生活和开辟新生活。但是,由于思想信仰的限制,他的作品并没有给读者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后者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参考答案〗1.《家》《春》《秋》2.本文中充满青春朝气和不与旧势力妥协的昂然正气。“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以及类似的话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他也不会绝望,因为所有的恨与痛苦都基于对生活的爱。3.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怎样才能迎来新生活,什么时候迎来光明,自己感到渺茫。4.(1)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2)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3)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4)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课 外 拓 展 《作文杂谈》序刘国正读《庄子》的《山水》篇,深深叹服其立言之巧。在讲述伐木者不取无所可用的山木和故人杀不能鸣的雁两个故事之后,写道:“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作寓言读,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启示。也许是有点职业病吧,我从中悟出一点作文的道理。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我要学庄老先生,笑一笑说:“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最近应某刊物之约诌了一首勉强算作诗的诗,比较详细地说明这点勉强算作一种主张的主张,不妨抄在下面:“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我的这个主张,不过是“野狐禅”。曲高和寡,曲怪,和者也未必多。读张中行同志的《作文杂谈》,与我心会,才知道我并非踽踽的独行者。中行同志同我一道从事语文课本的编辑工作三十多年,长我近二十岁,可谓忘年之交。他学识渊博,融贯经史百家之言,历览古今中外之书。文得力于蒙庄,诗似玉溪生,石书画亦广有见闻。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真正的杂家。在这三十多年间,他感到心情最舒畅的是近六七年。虽然年逾古稀,身子骨还挺硬朗,干起事情来像个小伙子。啖蔗后甘,以此比喻他的老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曾经表示:自已学语文,教语文,编语文,研究语文,运用语文,同语文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体验到其中一点甘苦,很想把一己的体验写出来,对教者和学者也许都会有点益处。他这样表示,就这样做起来,才一年的光景,这本《作文杂谈》就完稿了。123456《作文杂谈》是怎样的一本书,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我想,读者看到了我上文的介绍自然明白,我再唠叨反而成了多嘴。而且一位博学的长者的写作体验,好比一桌丰盛的筵席,读者是搛一箸红煨熊掌,还是舀一匙竹荪双脆汤,要随心所欲才好,如果有人从旁不厌其烦地指指点点,说该怎么吃怎么吃,是一定会惹得与筵者皱眉的。但有一点我还要提一下,就是作者把作文的方法看得很活。他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他并不把自己所谈看成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也不认为世界上有这种不二法门。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这也许是中行同志许多宝贵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吧。我想,读者读这本书,不要抱上西天取经的态度,意味可以从中取得无量妙法,要抱逛花儿市的态度,花是随心草,捡顺心的买几朵几枝,赏色闻香,自得其乐。要活读,不要死读,这才合乎作者的意趣。写到这里,偶然抬头看见墙上挂着的一幅画,是友人赠与的,画的是枯木逢春,从那瘦棱棱的老枝上爆出很大的花朵——也许是玉兰吧。我意味这样的画赠给中行同志是很合适的。我早年学过一阵子画,但始终没画好。再练得好些,一定要为中行同志画这么一幅,祝愿老枝上的新花,开得越来越多越好。序,绪也。作为一种文体,应该叙其著作的所由作。我写下的似乎许多与序不相干,但文章作法既然很活,就算做序有何不可。质之中行同志,然耶否耶?一九八四年五月,于山海楼1.本篇是为张中行著的《作文杂谈》而写的序文,主要内容包括(   )。a.介绍该书作者情况b.对《庄子•山水》的看法c.介绍该书的特点、价值d.“我”对作文的看法e.“我”想为书作者作画2.给下列加红字注音。规矩(  )勉强(  ) 诌(  )踽踽(  )竹荪(  ) 潜心(  ) 箸(  )3.解释词语:①曲高和寡:②踽踽:③忘年之交:④年逾古稀:⑤质(之):4.本文从《庄子•山水》谈起,其用意是(  )。a.要像不材的山木那样才能保全自己。b.没有才能就像不能鸣的雁必将被毁灭。c.要学会圆滑的处事。d.论述作文在有法无法之间的道理。5.用诗句来谈自己对作文的看法,其作用是(   )。a.阐述自己的作文观点。b.表明自己会写诗作文。c.间接地印证张中行的宝贵经验。d.说明张中行的观点和自己一样。〖参考答案〗1.c   2.矩jǔ  强qiǎng  诌zhōu  踽jǔ  荪sūn  潜qián 箸zhù  3.①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或欣赏。  ②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③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④年龄超过了七十岁。  ⑤质:依据事实来问明或辨别是非。  4.d   5.c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3003.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