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毛女》选段教案|《白毛女》教案2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7-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的戏剧知识,掌握朗读剧本的要领;理解《白毛女》的背景、主题,了解剧情概貌;分析“选场”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选场”的情节、人物和语言。 

教学难点: 

朗读剧本;结合整个剧情理解“选场”。 

教学性质: 

教读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白毛女》的背景和全剧的剧情。 

(二)简介有关的戏剧知识;学生默读“第一场”,整体感知,并扫除词语障碍。 

(三)分角色朗读“第一场”。 

(四)指导学生简析“第一场”的结构和情节。 

(五)重点分析。 

1.从人物言行分析杨白劳初进家门(“烤火”之前)的心理活动。 

提示:喜儿和杨白劳的心理活动反差很大,形成对比。喜儿见到久盼而不归的爹爹,又惊又喜,给爹爹拍雪,本想问寒问暖,说说女儿的知心话。可是,杨白劳此刻忧心忡忡,关心的是黄家逼债的事,唯恐年关躲不过去。有关的言行:畏缩地看看四周;以手急止喜儿不要大声;急切地打探、追问“要帐”一事,一连问了五六句。当杨白劳提起“外面风刮得这么厉害”,喜儿插话说“雪下得那么大”,父女俩数说自然环境的恶劣(风急、雪大、天暗、路滑),各自的心理活动也是不一样的。喜儿是想把自己初见爹爹时提起的话题接续上,从中引出对爹爹冒雪暮归的感激之情、体贴之意。可是,杨白劳从中引出的是另一番意思——要帐的不会来了,年关又躲过去了。 

从上述对比中,能体会到:杨白劳在冰天雪地里跋涉奔波,“挨冻受饿”,其身体所受的苦,比不上担惊受怕的心灵之苦,后者更深,更烈,更难“熬”! 

为什么杨白劳如此害怕?这反衬出黄家主奴的凶残,积威所致,杨白劳已成惊弓之鸟,生怕受害。另外,也显示也杨白劳性格上的特点:忠厚老实,胆子小,特别能“忍”,能吃苦。 

2.逼债的阴影暂时散去以后,杨白劳放声笑了几次,为什么笑? 

提示:结合分析杨白劳的两次笑,学习和品味三组唱词——称回面包饺子、扎红头绳和贴门神。 

需要扣住的要点是: 

第一,笑中含着“喜”。两次笑,都与王家大春有关系,透露出父亲对女儿终身大事、未来命运的憧憬,由衷的满足和喜悦。 

第二,笑中含着“爱”,对女儿的疼爱。应结合喜儿的身世,体会父女俩相依为命、心心相印的血肉联系。 

第三,笑中也含着苦涩,含着悲伤,或曰作为诗者应该体会到这“笑”的背后,正有凶险暗暗袭来(此刻穆仁智正走在来杨家的路上),巨大的祸患与这小小的欢笑即将碰撞,把杨白劳的笑容撕碎! 

3.本场第三、四部分,杨白劳各有一叹(“咳……”),这一声“咳”中包含着什么,其后省略了什么? 

头一处,可以让学生试着体会,补写几笔,讲出杨白劳有可能要说的意思。核心:为“债”而发愁; 为耽搁孩子们成婚而愧疚不安。 

后一处,含义比较复杂。杨白劳出门后又回头,喜儿叫了一声“爹”,欲语而未语,这时父亲对着女儿发此一叹。感到对不住女儿,是一层。一年到头过不上好日子,有了意中人无法完婚,作为没娘的孩子这本已够凄凉了,除夕之夜连顿团圆饭也吃不安生,甚至于过个平安年的心愿也要落空,为父者怎不伤心,怎不负疚?穆仁智声称这一次“一不打租,二不要帐”,“少东家”要给喜儿花戴,从他这反常的举动对喜儿轻薄的态度中,杨白劳预感到夜入黄家隐藏着不测,如遇凶险或许还与喜儿有某种关联。这又是一层。 12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简析“第二场”的结构和情节。 

(二)依照划分的结构层次,逐段逐层地朗读和分析。 

(三)重点分析: 

1.黄世仁、穆仁智怎样设下圈套,步步进逼,达到罪恶目的的? 

提示:从逼帐、逼“卖”、逼立文书到逼按手印,分了四个步骤,这条纵向的线索要拉出来,此其一。 

其二,黄世仁的神态变化,也是一条纵向的线索,分为:客气地、不露声色地(算帐)、愤然、怒、声色俱厉、威吓()地。 

其三,黄世仁的对白,以神态上的“怒”为分界,前面是有软有硬,尚有堂而皇之、貌似讲究“情理”之处;后面则彻底剥去伪装,蛮横而强逼,完全是霸言霸语,凶相毕露。 

2.杨白劳面对恶霸进逼,是怎样应对,最后陷入深渊的? 

提示:从哀求、下跪哀求、欲反抗而不成到大惊、昏迷、战抖而被强拉着按手印,也是分了四个步骤,这条纵向的线索也要拉出来,并与黄、穆的步步进逼相对应,此其一。 

其二,杨白劳反抗的顶点是“欲冲出门去”到衙门“说理”,穆仁智道破黄家与县长的关系(这表明地主与官僚的勾结,政权的基本性质),以此击垮了杨白劳的反抗意志。这一点,要重点作分析。 

其三,杨白劳是在受到黄世仁捆送县衙的“威吓”,处于半“昏迷”的状态的时候,被穆仁智强拉着按上手印的。这一点,也要作重点分析,并与“文书”中“两相情愿”一语作对比,揭穿实质。 

(四)联系《白毛女》全剧剧情,总结出杨白劳与黄家主奴的性格特点。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745.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