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有哪些特点|《托起草原》教学实录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师:这篇文章的语言相当优美,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品味。
生1:本文的语言非常有意境美。描写草原的夏季节一段,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字如诗如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风情万种的大草原。
师:这是一种虚实相生的写法,得力于生动的修辞。
生2:作者对他所描写的景物倾注了深厚的情感。“一场新雨,跟着一阵微风,青草婆娑起来,忽摆忽动,忽俯忽仰,歌态轻柔,舞姿妙曼,巡巡碧浪卷向天边,使整个世界变得芬芳。朵朵白云似簇簇玉莲,凝结在半空一动不动,阳光拂来,绿野被戳点得深一块浅一块,而无论深浅,永远是本色。一群群棕色的马、黑色的牛、白色的羊,如同一堆堆撒落在巨大绿毯上的黑白珍珠……”作者把草原写得诗画般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绮丽风光的赞美与喜爱。
师:通过各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一种间接抒情的方法。
生3:“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写出了草原的阳刚之美;“风姿优雅、”“亭亭玉立”,“玲珑剔透”写出了草原的阴柔美。两者结合在一起,美到了极致。
生4: “世上皆醉我独醒,万木皆绿我独艳,此为花的最高境界。无论品种之贵*,只要她能懂得在哪里开,为什么而开,就是世上最聪明的花。”,“停顿意味着死亡,需不停地奔驰”,“ 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 “没有传统,就没有祖先;没有特色,就没有价值”这些句子都富有人生的哲理。
……
生5:文章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生6:运用叠字……
生7:整散句结合……
……
象往常那样,学生不停地说下去,我的兴奋感也渐渐地淡了下去。我知道,给文章选美,尤其是美文,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无论如何也能找出几个美点来。我思考了一会,决定终止这样浅显的教学形式,干脆剑走偏锋。
师:这篇文章,选入教材时作了一定的删改,使其尽善尽美,那么这篇文章语言还有缺点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仔细重新审读课文,那个认真劲就不用说了。经过一阵激烈的争论后,认为甚少以下两个句子在语言形象上前后不对称甚或有病句的嫌疑。
a句:“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
b句:“这条历经中原十几个王朝修建的厚厚城墙,阻断不了来自草原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与交融。”
师:问题提出来了,怎么修改呢?先说a句。
生1:产生后面加一个动作形象的词,增加视觉形象感。如“而不会产生跪着的庸者”。
生2:而不会产生曲膝的庸者。
生3:而不会产生点头的庸者。
生4:而不会产生哈腰的庸者。
……
师:第二句子怎样修改?
生:血与火不能交融……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与水与乳的交融。
师:很好,这一节课我用一句话来总结:用一颗诗意的心去体验自然,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美丽,用一双智慧的心眼去挑剔、去精益求精。

反思: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所学内容及时调整,不能在表面的热热闹闹中自我陶醉,让学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止步不前。

上一篇:鄂教版九年级上《托起草原》教案

下一篇:鄂教版九年级上册《我们的风景》教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092.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