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压强浮力思维导图】密度、压强和浮力复习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学生更加熟悉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公式及使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能熟练应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渗透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公式及使用范围。

2、难点:应用密度、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转变常规的复习教学方式,采用问题解决式,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师生合作探究老来完成这三节的复习任务。

四、教学准备

一元硬币,量筒,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讲述故事,设置情境:有一天我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突然我投进去的硬币又滚出来了——说我的是假币……我纳闷了,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我鉴定一下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复习主题:密度、压强和浮力的复习】。

      (二)展开交流,探究揭秘

    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寻找方法。4人为小组单位展开讨论,设计探究方案。(预设学生的回答有用磁铁吸,测密度,与真的硬币做对比等。)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并说出原理


评价交流:学生自评,组间互评,教师总评(设计意图:人人参与的同时,找出最佳方案)

方案实施:(出示幻灯片图片)我把硬币带到学校实验室,称一下发现硬币的质量为10克,体积如图所示 ,试问:

(1)读一读硬币的体积是多少?

(2)算一算硬币的密度是多少?

(3)说一说硬币是真是假制?

( 已知一元硬币材料是以钢成分为主,ρ钢=7.9×103千克/米3)

引导学生计算,写出计算公式。强调:单位的统一,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三)知识巧渡,继续深究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意识到硬币它沉在水中的?请你思考:沉下去了,那么水对它有力的作用吗?产生的是什么力?方向如何?大小多少?(g=10牛/千克)

      由学生个别回答。

      过渡:我还有一个疑惑,10克硬币在下沉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呢?

   (1)如有,重力是多少?(g=10牛/千克)

   (2)那么,戒指为什么会下沉呢?

   (3)你知道物体沉浮的条件吗?能举例说明沉浮条件的应用吗?

      引导学生计算,再讨论。

再次过渡:当我正在实验室做这个探究实验时,实验室管理员的孩子小君突然跑了过来,看到我的硬币说要变戏法给我看,(出示照片:手心“变出”硬币——印出硬币的模样)。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

思考:(1)要是用同样的力气往桌面上按有这样明显的现象吗?这是为什么?

(2)如何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你能举例说明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

(4)如果小君用了100牛的力压硬币,硬币的半径为1厘米,则硬币对手心的压强有多大?

(5)把硬币放入量筒的水中后,则量筒对桌面的压强将如何变化?

(6)如果把量筒的水换成同样多的食盐水,则对底部的压强有变化吗?说明理由。

(7)你能说说液体压强的特点吗?

       师生共同完成题目。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800.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