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重力与弹力_第一节弹力

九年级物理教案 2016-03-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一节  弹力

从容说课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教学实践表明,被动力(如弹力、静摩擦力)的概念是学生难于接受的.因此教材中没有给弹力下定义,而是通过实例说明了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重点的内容是通过学生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熟悉的弹力的例子,使学生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悟.通过探究了解测力计的原理.并通过使用测力计进一步分析归纳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测力计.教具准备    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木板、钩码、铁架台、投影仪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钢尺或钢锯条,在用力弯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    [生]我们平时用的橡皮用力扭时也会发生形变,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状.    [生]女同学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也是用力拉时能变长,松手后恢复原状.    [生]用力按皮球时,球会凹下一个坑,松手后恢复原状.    [师]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生]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师]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    [生]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    [生]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12345    [师]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塑性的物体.    二、进行新课    1.弹力    [师]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    [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c),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师](积极鼓励同学们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 (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右上图)    [师]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师]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只小青蛙(出示实物),给它上弦后,放在地上就会自己跳起来(演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    (同学们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    [生]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生]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生]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生]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大家能说出这么多利用弹力的例子,说明在乎时的生活中大家一定是注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以后还要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老师今天正好带来了一个拉力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试一试?12345    (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    [师]在他们拉这个拉力器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拉得不一样长,女同学拉得较短,男同学拉得较长.    [师]拉力器被拉的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长短不同,说明了两个同学力的大小不同.    [生]可以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来判定力的大小.    [师]同学们可不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自己制作一个测力计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试一试.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各组交流)    [师]请一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制作的过程.    [生](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2)将0.5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纸板上作上记号.(3)分别将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4)在对应的位置上标出所用钩码的重量.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    [师]其他组的同学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将0.5 n、1 n、1.5 n、2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时,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可以更精确.    [生]我们组把弹簧下面加了一根线,可以方便挂上物体测量.    [生]我们组在弹簧的最大端固定了一根指针,可以使读数更方便.    [师]老师再在你们共同制作的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出示弹簧测力计),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生]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师]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    (学生演示,结束后同学们交流)    [生]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学生示范).    [生]拿弹簧秤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    [生]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重力,以免被测物重力太大,损坏弹簧秤.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12345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课本的重力,然后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师]生活中除了弹簧测力计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投影]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今天的这节课,我知道了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身边很多平时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利用,比如一块小纸板、一根弹簧、几个钩码就能做成测力计.以后我们应多动脑、多动手,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有的明显,能够直接看到;有的很不明显,不能直接看到,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观察到.例如,用手按下玻璃瓶时,我们看不到玻璃瓶的形变,但用手按压图12.2-4中装满水的玻璃瓶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时,管中的水面又降回原处,这样我们就察觉到了瓶子在受到按压时发生了形变.    实验时,最好选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大玻璃瓶,可使实验更有趣.当沿椭圆的短轴方向压瓶壁时,瓶内容积变小,可以看到细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则水面降回原处.当沿椭圆的长轴方向压瓶壁时,瓶内容积变大,看到的现象恰与前面相反.    轻按桌面时,由于坚硬物体的微小弹性形变不容易看到,因此可以用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将微小形变“放大”到可以直接看出来,如右图.    在一张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线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只要用力压桌面,镜子就要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倾斜.由于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光点就会在刻度尺上有明显的移动,而把桌面的形变显示出来.    2.略    3.鼓励学生分别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头发试验,研究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和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并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渗透学科间的交叉.    4.略    五、板书设计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使用弹簧测力计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elastic force)   应    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12345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wulijiaoan/38777.html

  • sbs第一册_第一册质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浙江省内能活动吗]“内能”探究活动

    想办法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电子书]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导学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通过实验体会阻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科学。【导学重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理解。2、对惯性的理解。【导学难点】对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改变或不变的正确理解。【学法提示】思考“物体的运...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第一册浮力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节(p141~p142)。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颈椎|第二节质量(1)

    第二节 质量(1)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二、学习内容:1.质量(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环顾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楼房、桌椅...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专题]中考物理机械能练习题集合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包含17小题)1.(04青海)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能的是...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_功和机械能

    [中考目标聚焦]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预测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率的概念。 3 功、功率的计算。 4 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2、知道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

    发布于:2016-03-29

    详细阅读
  • 【2018年广东物理中考题及答案】2018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2)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 (3)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4)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5)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 [高中物理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运动的描述(5)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5)从容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

    发布于:2016-03-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