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记叙文的阅读指导

教学文摘 2015-12-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文摘】

04-3-8至04-3-11

第一课时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小说、散文、人物传记、寓言、童话、消息、通讯等,都划归到记叙文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⑴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

       ①简单的记叙文,其特点是事件辙简单,线索和记叙文法较单一,《金黄的大斗笠》

       ②复杂的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枝较多,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最后一课》

⑵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①写人的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浯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我的老师》      

     ②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社戏》

     ③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  

    ④状物的记叙文,以描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荔枝蜜》

三、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⑴时间,即记叙内容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明确说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也可以大体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很久以前”之类的表达。时间表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记叙内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让读者准确理解记叙内容,不会引起歧义。

⑵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及其线索。

⑶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⑷事情,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读记叙文,也要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

《背影 》一文:时间——推算为六年前,即1919年;

                             地点——南京火车站

                              人物——“父亲”“我”;

                   事情的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父亲到车站送别;

                   事情的经过——回家为祖母奔丧、到南京与父亲分手、父亲到车站送别;

                   事情的结果——怀念父亲

四、记叙的人称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A、第一人称(我、我们)即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臆,有一种亲切和真实感。《我的老师》《一面》

         作者都是把自己当作是故事的见证人写进故事中去。有时“我”不但可以做故事的见证人,也可以在故事中做比较重要的人物,这个“我”的描写在表现主题思想中也起着一定作用。例如《最后一课》中的“我”小弗朗士则是小说的主人公,“我”的感情变化对表现爱国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B、第三人称(叙事者)

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但不及第一人称亲切。例如《摆渡》、 《安塞腰鼓》    

C、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书信

 

第二课时

五、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确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记叙的顺序有三种:

⑴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的表现出来。例如《一面》,即按时间顺序记事的,记叙了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⑵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断先写出来,然后写事的发生、经过等。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的方法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看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二是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三是先写事情的结局,再叙述事情缘由,如《驿路梨花》,从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看,采用的就是倒叙的写法。文章由“我们”路过住宿茅屋写起,层层设置悬念,最后才交代出小屋的来历。如按顺序来写,应该是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造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梨花妹接着照料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米——“我们”路过住宿。

⑶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背影》一文,开篇点题之后,插入了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主体部分做了好的铺垫。

        倒叙和插叙的区别主要有两点:①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这种写法是先顺叙,后中断一下进行插叙,再回到中心事件去继续顺叙。②倒叙部分是中心事件的一部分,紧扣住“时间”,前后衔接分明;插叙可以插入跟中心事件有关的另一件事或另一场面,插叙完了,把暂时中断的时间继续下去即可。

 

第三课时

六、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要求: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记叙问通过写人、记事、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文章中涉及的人、事、景、物叫材料,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叫中心。材料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作者要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材和剪材。对表达中心有用的材料就写;对表达中心起主要作用的重点材料详写,其余的材料略写。

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变色龙》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2.分析记叙的详略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事件往往是复杂纷繁的,但写作目的都是明确集中的,取舍如何,孰详孰略,依据的标准只能是文章的主题。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例如《我的老师》一文,写了七件事,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因为后两件事体现了“我”和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达到了新的高峰,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主题。如果前五件事不写,文章内容显然单薄,也会大大削弱老师对孩子们的关怀热爱之情。   

 

第四课时

        七、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如《七根火柴》一文,以“七根火柴”把无名英雄和卢进勇两位忠于革命的战土连接在一起:一个在生命垂危时,在红军最需要火种时,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精心保留了七根火柴,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一个不负所托,把七根火柴完好地交给了党和部队,也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忠贞。

    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 

     ⑴以人为线索 :以某人为线索的文字中,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倒不是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背影》中的“我”。

     ⑵以事为线索  如《》一文,         

     ⑶以物为线索  《七根火柴》就是一例。        

     ⑷以人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我的老师》以“依恋、思念、爱戴”蔡老师这一感情为线索。

      ⑸以时间为线索   这类文字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如《挖荠菜》,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吃荠菜”和“挖荠莱”为中心材料,把全文贯穿起来的。

      ⑹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例如《桃花源记》一文,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地点变换)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以及离开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

     ⑺以见闻为线索《故乡》就是一例。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所闻,所感为线索,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和“我”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活的强烈愿望。

  怎样才能较快地找出文章的线索呢? 

     ①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表现手法(是否以物喻人、借物抒情),再仔细阅读全文内容,是不难找出全文线索的。

    ②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支—章线索,如《白杨礼赞》等;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如《荔枝蜜》,喝荔枝成了作者思想变化的契机。

    ③有时候,文章采用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线索。如《背影》一文,“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

    ④有时候,则用议论抒情来显示线索。例如《我的老师》(魏巍),文章记叙了蔡老师的七件小事,在记事之前或之后,作者多次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示对蔡老师的回忆、依恋、思念、热爱和赞颂,从而显示了全文的感情线索。

      另外,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两条线索,复杂记叙文多采用此法。如《藤野先生》一文,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感情,因为很多材料都是环绕这条线索来展开 叙述的。

八、小结:

按照“六步骤”进行记叙文阅读,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wenzhai/36143.html

  • 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_余杭区新课程中学语文发展性学力评价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校语文教研组都开展了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尝试。区教研室在各校改革的基础上,综合各校的评价改革经验,根据余教研(2003)第3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出“”...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名人名言分类积累140条]名人名言分类积累

    一、爱国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5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咬文嚼字100个常见错别字]100个最常见的错别字

    《 100个最常见的错别字 》(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1 按(安)装 2 甘败(拜)下风 3 自抱(暴)自弃 4 针贬(砭) 5 泊(舶)来品 6 脉博(搏)7 松驰(弛) 8 一愁(筹)莫展 9 穿(川)流不息10 精萃(粹) 11 重迭(叠)12 渡(度)假村 13 防(妨)碍14 幅(辐...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故事新编的构思方式|“故事新编”构思法例谈

    目的与要求:1、对故事新编这一写作手法有较全面的了解;2、能掌握故事新编的一些技巧;3、能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写出质量较高的“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即对文学或历史上已有的故事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以突出话题的内涵。这种写作手法已成为近几年的作文新宠,在中、高考中年年都有不少此类文章被评为满分。因...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教育的真实性原则]教育的真实性 再穷不能穷教育

    教育的真实性 再穷不能穷教育 铁皮鼓 1. 社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一个职业,是千千万万个职业之一,和其他职业并无根本的不同,太阳不会特别地照亮这一块,郑重其事地宣布教师这个职业是最崇高的,实际上正是对教育的贬损。以前看《新星》,里面有一个乡长,许诺要提拔一个女...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常见别字辨析手册_常见别字

    第一组: 按装 甘败下风 自抱自弃 针贬 泊来品 脉博 松驰 一愁莫展 穿流不息 精萃第二组: 重迭 渡假村 防碍 幅射 一幅对联 天翻地复 言简意骇 气概 一股作气 悬梁刺骨第三组: 粗旷 食不裹腹 震憾 凑和 侯车室 迫不急待 既使 一如继往 草管人命 娇揉造作第四组: 挖墙角...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古今名对联欣赏|对联中的古今中国名士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 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 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病句的常见病因|常见病因病句分析表

    病 因病 例说 明 词 ①词性误用②指代不明③搭配不当④褒贬不一⑤生造词语⑥复数词叠用①他对热情的观众表示十分的歉意。②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③在松亭往上,路更险了。④我和他都住在五楼,他常上窜下跳。⑤学习光勤不奋,是不行的。⑥群众们干劲很高。①名词“歉意”用作形容词。②“他”指...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古今著名城市地名对照总表]古今地名对照总表

    [地理知识] 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 写作天地看图写话_写作:表现天地之大美

    1969年5月的一天早晨,川端康成悠闲地坐在夏威夷海滨饭店的阳台餐厅里。此时,明媚的阳光正穿过透明的玻璃窗,纯净地照射着在长条桌上整齐地排列着的玻璃杯。他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心中一阵激动被晨光照射着的玻璃杯,晶莹...

    发布于:2015-1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