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诗歌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走进诗歌

教学实录 2015-12-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东方雪
走进诗歌(课堂实录)
(课前:多媒体投影屏幕上呈现“走进诗歌”的教学课题,自动播放以八首唐诗为主题的书法、山水画结合的画面。明确教学内容,渲染教学环境。)

一、 谈诗
师:我们现在就走进——
生(齐):诗歌。
师:首先想请各位说说,诗歌像什么?
(投影呈现:“诗歌像什么?”)
生1:诗歌像音乐。特别是古典诗词,就像一支支动听的古曲,旋律优美。
师:确实,古代的不少诗作都是可以来吟唱的,比如说乐府诗。那么新诗呢?
生1:好象直接作歌词不多了。不过诗歌也自己的节奏,这和音乐上的节奏还是一致的。
(教师板书:“音乐”。)
生2:诗歌像火山。我读过郭沫若的诗《地球,我的母亲》,充满热情。
师:激情,强烈的抒情。是不是?
(教师板书:“抒情”)
生3:有的诗歌好象不抒情的。
师:哦?举例说说。
生3:比如柳宗元写的《江雪》,就像一幅画,一个老渔翁在寒冷的江面,“独钓寒江雪”。
生4:错。那也是抒情。那老渔翁就是作者本人的形象,独钓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但是还不屈不挠。
师:好。“诗言志”,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个人感情的。感情可以激越、豪放,也可以低回、幽怨。不过刚才黄华同学说的诗歌像画,倒告诉我们诗歌应该注意形象的塑造,这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教师板书:“形象”。)
生5:我觉得诗歌虽然有形象,但是有的诗还是读不懂。所以,我说诗歌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
师:为什么会读不懂呢,大家再说说看。
生6:有的诗人思想深刻,恐怕我们没有那种经历,所以不大理解他的诗。
生7:诗一般都比较短,但是内容,不,是内涵丰富。
师:也就是说,语言很简约、概括。
生7:是的。跟小说比,它的语言是够吝啬的了。
(教师板书:“概括”)
师:大家说的很好。诗歌的特点也就是:内容的抒情性,材料的形象性,语言的概括性,节奏的音乐性。
生8:我还想说。诗歌像垃圾。
(满座皆惊)
师: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8:现在,很多文学刊物上都没了诗歌。卖的好的杂志基本上都是小说、散文之类。我还听说,诗人的生活很穷,贫困潦倒。诗歌卖不出好价钱,不是像垃圾一样吗?
师:你说到这样的现实也一直让我内心沉重而且痛苦。在我的眼中,“诗歌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生活,诗歌像秋月,她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诗歌的一半像海水,她蕴积深厚而又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挚勃发而又明亮昂扬;诗歌也像一只嘶哑的鸟,深情的赞美这丰饶的土地;诗歌更像一个前行的人,怀揣使命走向明天。”
(投影呈现:有关花、月、海水、火焰、鸟、脚印等图片)
但是,在功利文学的逼迫下,在世俗风气的排挤下,本应属于青年的诗歌开始呻吟,开始流泪。作为有高尚操守与抱负的我们,应该去热爱诗歌,拯救诗歌,因为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投影呈现:热情与火焰属于诗,青春与生命属于诗,歌声与呻吟同样属于诗:诗与人类、岁月以及光荣同在。)
生:(一齐鼓掌)。

二、写诗
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因为她们的内核都是情感。
(投影呈现: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因为她们的内核都是情感。)
我一直在这样想,近乎执着一念的地步了。作为艺术大家庭中一名重要的成员——文学,她的各个样式(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之间当然也是相通的了。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做一次尝试。需要明确的任务是:能开发非诗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进行传达和创造。这话说的有点玄,它的意思其实就是,要你把一篇不是诗歌的文章改写成一首诗,可以创造性的发挥,但是原作中的情感(感情和感想)不能变味。知道了吗?
生(齐):知道。
师:好象我们大家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你们写之前,总希望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今天还要不要啊?
生(齐):要。
师:其实,我自己也感觉写得不好,以前呢,没有外人,关上大门,都自己人,今天来了不少别的学校的老师,还有很多研究语文学习的专家,我还真有点怕别人取笑的。
生9:不要紧的,学习嘛。
师:好,那我就豁出去了。反正“贻笑大方”的一个积极启示就是可以请教大方之家的指点。前几天,我从网上找来一篇散文,题目叫《顺其自然》,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读,大家认真听,把握其情感内涵,然后你就可以对我改写的诗说三道四了。
师:请我们班级朗诵比较好的汪晓雨同学到讲台上朗读。
(投影呈现:《顺其自然》全文。音乐按钮:“高山流水”)
师(问汪晓雨):要不要配乐朗读?
汪晓雨:不要了。(开始朗读,读完学生鼓掌。)
师:读得跟以前一样好。下面,我来读读我写的诗吧。题目是《禅意》。
(教师朗读。投影呈现:《禅意》全文。)

禅 意

一定有座很高很高的山
才能接纳如此丰富的思想
纤尘不染,喧杂不闻
僧在山上,云在山上

一定有间很破很破的庙
才能成为出家之后永远的家
茅檐不扫,青苔自生
风在院中,声在钟中

一定有丛很绿很绿的草
才能标示出禅机的意义
随时随地,随性随喜
无即是有,实就是虚

还有什么呢
还有什么
一朵淡蓝的雏菊
总有一天出现在我的梦里

(读完,学生再次鼓掌。部分听课老师也鼓掌)
师:谢谢大家。你们觉得我写的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要求?或者你们还有那些想问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1:老师抓住了《顺其自然》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有你自己的感悟。语言很美,节奏感强。
生12:写得真有禅意。特别是结尾,惹人遐想。
生13:“僧在山上,云在山上”这句不太好。应该改为“庙在山上,僧在云上”。
生14:“风在院中,声在钟中”,那个“钟中”读起来不顺。
生15:不同意改“僧在山上,云在山上”这句。老师想说的禅,就是让和尚立足于现实,这样的超越才是更现实也是更伟大的境界。“钟中”是要改的。改“钟里”吧。
生16:改“钟里”也不好,第一段末尾,老师特意用了两个“上”进行关联,第二段末尾用两个“中”呼应这种结构,结构上更严密一些了。
师:但读起来确实比较拗口啊。
生16:那改为“声在心中”吧。
(不少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生17:我想问老师,结尾两句并不是原来文章里的情感,反而好象是你本人的情感,表明你对禅意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篡改了原作的感情呢?
师:问得好。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们要求基于原作的情感,但是决不只局限于这种凝固的情感,总是需要写出个人的认识的。文章中一旦没有了“我”的影子,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
师:好了,下面就看你们的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你们今天可以就课本中的任意一篇课文为原材料,把它改写成诗。给你们的写作时间是10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交流,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三、评诗
师:大家刚才都做了一回诗人,现在你们要转换一个角色:做一回诗评家。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交流的中心负责人,就本组的诗歌进行讨论,选出优秀的作品
(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负责人到实物投影仪边来,展示你们组的优秀作品,并精要的点评。
生18:我们组的许程媛写的《寒夜》,取材小说《祝福》。(朗读)

寒夜

破竹竿敲击着青石板
被新年的礼花淹没
路,已到尽头
倒下,期待还是幻灭

罪恶的黑手
总在午夜出现
并且 打扮成喜庆的模样

雪花落尽
明天已经开始
这首诗抓住了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实质进行构思,结尾的对比,表达出了作者的对幸福的珍视的感情。

生19:我们组的周达文写的《美丽的童话》很好,是根据《边城》来写的,不过是一首爱情诗哦。(读)

美丽的童话

青山孕育 绿水播种
一段缠绵的心事
在月光和歌声里发芽
淳朴的人性 动人的爱情
在湘西的河流旁
在封闭的社会里
越是纯洁越是美丽

是童话也是现实
醉人的对歌
醉人的夜
青春的心啊
随着的河水的旋律
悄然跳动

这首诗抓住了课文里景物特点,有了这样的细节,抒情也格外自然。

师:的确写得不错。刚才大家写诗的时候,我注意到还有一些格律诗写得不错。
(下课铃响)
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再一一让大家欣赏了,课后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整理,出一期小报。我想:通过这次练习,大家对诗歌想必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投影呈现:“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热爱诗歌就是热爱生命!”)
最后,我建议大家鼓掌一次,一是为了我们班级诞生了一批新兴诗人,二是为了感谢听课老师莅临指导。
(学生鼓掌)
谢谢!下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837.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