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简介]梅洪建:《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教学实录 2015-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在浴火中涅槃
——解读李白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时间:7月21日  地点:私立无锡光华学校高三(13)班
授课:梅洪建
说明:在上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文本。我的授课思维是把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以求形成系统、加深理解。这是一节尝试课,帖出来供朋友们批评。
第一课时
实录:
师:我们刚刚学习过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还记得哲学研究最根本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的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师: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间的应该是什么 呢?
生:(七嘴八舌)是睡眠,是时间,是生活……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时间和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什么呢?
生:(出奇地一致)人生。
这是一个男生做老和尚状,口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心头一喜:这不就是我要等待的东西吗?于是就追问:
为什么说苦海无边呢?
生:嘿嘿一笑:我胡乱念的。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人说过类似的话?
学生相互交流了一会儿,学生甲站起来说:
雨果说过: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是被判了刑的。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于是我只有自己接着说:
好,今天我们来借助《蜀道难》和《将进酒》两篇文章来解读一下李白,看他这个潇洒飘逸的才子有没有愁和苦?
话刚落音,就有学生站了起来:有,你看《将进酒》的开头几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会,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孔子也说过:逝者如斯夫,说明李白意识到了人生的短促,时光容易流逝,也应该有人生苦短的感叹。
该生的发言引起了阵阵掌声,我也即使予以了鼓励:你能引经据典的回答问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希望其他同学也学习一下。
师:那这句话我们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生:应该是一种无奈和悲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感叹人生的苦短啊!
师:大家说的不错,我听过一些录音带,都把这几句读得非常的高昂,看来他们还不如我们。
于是我找了两个同学读这几句,然后找几个同学进行了点评。
师:李白还有苦吗?
生甲:有。
师:在哪里?
生甲:我也不确定,不过我们先前的语文老师曾经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觉得“蜀道难”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到四川的路比较难走”,而应该理解为“人生之路的艰辛”。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一致)有道理!
师:是啊,“蜀道难”我一直以为就是到西蜀去路比较难走的意思,现在听了甲的解说,我突然有了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生:那是,那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嘛!
很多学生露出骄傲状
师:呵呵,是啊,很多东西我还是需要大家来教我哟!
这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上来了,课堂气氛也格外的活跃起来了。
生乙:还有,还有!
师:(紧追问):你说说。
生乙:我觉得《将进酒》的第二段作者引用曹植的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失落。
师:为什么?
生乙:因为我听说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是说曹植的,曹植才华出众,却被曹丕忌妒,于是百般加害,以致曹植一生郁闷。
生丙:我们还学过《七步诗》,也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生丁:李白也是怀才不遇,所以引用曹植的典故也应该是李白的苦的体现。
师:大家找得非常的准确和全面,的确,,人生苦短。还记得伏尔泰那句话吗: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那么当我们真正面对人生苦痛和不幸的时候,我们除了做梦和幻想希望外,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减轻我们的苦痛吗?
学生七嘴八舌地乱说,什么自杀了,什么旅游了,当有人提到喝酒的时候。我及时接过话题:
师:是啊,李白不但有人称他为“诗仙”,还有人称他为“酒仙”呢!
这时候学生不由自主地朗诵起来“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师:呵呵,“人生得意需尽欢”,好啊!现在我们再看《将进酒》的第一段,看后三句我们应该怎样读?
学生各自都比较投入地吟诵起了课文,我这里用了“吟诵”一词,确无自夸之意,孩子们的确在摇头晃脑地读。
大约过了2分钟。我请学生A朗读。
生A:“人生……三百杯。”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A的朗读情况。
生B:缺少音调的变化
生C:不能体现出李白的那种快乐劲儿。
师:为什么要读出快乐劲儿呢?
生C:因为头两句是写悲凉的,而后三句是对前两句的转折,应该读出李白的豪放味。
同学们都表示同意,然后我们集体齐读一下这一段。
师:你们在这一段中最喜欢的是哪几句?
学生几乎同时读出了“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句。
师: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喜欢这两句?
生:感觉。
师:“人生得意需尽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句话呢?
生:是李白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
生:是李白解脱痛苦的一种方式……
师: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呢?应该是有一个积极入世的心态吧,二者不是矛盾吗?
师:你还能从《蜀道难》中找到体现李白积极入世的地方吗?
学生马上讨论了起来,这个问题难度可能大了一些,确实费了一会儿时间。
生1:有的!
师:(眼前一亮):哪里?
生1:最后一段的前两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我的理解是这么重要的关口,如果是敌人占据了,就会化为豺狼,危害自己。这里可以说可能会危害朝廷,我觉得是李白关心国家大事的表现。
生2:对,这就是积极入世的表现。
师:大家看小黑板:李白,字太白。“5岁诵六经,十岁观百家”,青年时期师从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读书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目标。而赵蕤思想中的到家意识,韵语了他崇高坦荡的性格,带有强烈的避世心态。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
生3:(哦!做恍然大悟状)是“进亦忧,退亦忧”啊!
学生3的话让我一惊,我忽然意识到他还没有明白“进亦忧,退亦忧”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出世”和“入世”的含义。于是就接着问道:
范仲淹“忧”的是什么呢?大家再背一下《岳阳楼记》中的相关句子
学生都大声地背诵着相关段落。
师:范仲淹忧什么呢?
生4:是“忧其民,忧其君”。
师:那么“忧其民,忧其君”是一种什么心态?
生3:是入世的心态。
师:明白了吧?李白的儒道矛盾并不等于范仲淹的“忧”。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李白尽管入世遭遇困难就想借酒出世,他真的能出世吗?就象我所写的课题,他能涅槃吗?
生5:不能。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5: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里有一句歌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说明了借酒根本不能消愁。
师:呵呵,那句可不是黄安的原创,那是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
师:记得我们在学习《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既是入世又是出世的”。这是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忍受煎熬的。大家还能举出一些人,并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学生在这里列举了陶渊明、苏轼、韩愈等人的故事。我没有去认真评价孩子们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与否,只要孩子们古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也就够了。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我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师生合作解决关键词语,鉴赏写法上的一些特征。
第二是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读出时代,读出作者。
本课时比较零散,没有记录,就此作罢!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462.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