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课堂实录】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 2015-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
生:有“泡”,有“猜”。
师:是的。为什么要“泡”? 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
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师:怎么“泡”?
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
师:还有呢?
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
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师:又为什么要“猜“?
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
师:怎么“猜”呢?
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
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
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
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
1.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
师:对!大家真聪明。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
2.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
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
师:什么风?
生:好像——春风。
师:何以见得?
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
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
3.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
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
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
生:山里的月亮。
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
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
师:好。接着往下看——
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生(交头接耳):雪花?
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 生:光?
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
生(恍然大悟):影子!
师:什么影?
生:树影?
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
生:好像是花影。
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
生:啊——可不是嘛!
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
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
师:好。再来一首——
5.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生(议论,交流):云?
师:再想想——
生(兴奋):霞。
师:什么霞?
生:晚霞。
师:何以见得?
生:残晖嘛。
师:好。换首现代的。看——
6.梦的朋友 / 幻想的姐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 却老走在你的前面 像光一样无形 / 像风一样不安定 她和你之间 / 始终有距离 像窗外的飞鸟 / 像天上的流云
像河边的蝴蝶 / 既狡猾又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 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生:理想。
生:追求。
生:希望。
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
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
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 / 浮起一片小花 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她们相信 / 最后,石头也会发芽 / 也会粗糙的微笑 / 在阳光和树影间 / 露出善良的牙齿
——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
生(惊讶。小声重读)。
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
生2:小花以德抱怨。
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
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众大笑)
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
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
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
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
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
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
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
师:好在哪儿?
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
师:怎么贴切法?
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
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
生9:移用吧?
师:还有呢?
生9:拟人。
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
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 / 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 青草压倒的地方 / 遗落一枝映山红 桉树林旋转起来 / 繁星拼成了万花筒 / 生锈的铁锚上 / 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 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 / 手指轻轻衔在口中 / 在脆薄的寂静里 / 做半明半昧的梦
——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我来读。
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
(学生默读,体味)
师:谁来解读一下。
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
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
生2:“一只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
师:说下去。
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
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
师:接下来两句呢?
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
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
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
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
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
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
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
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
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
生6:对对对,堕落。
师:堕落?重了吧?
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
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
生7:醉酒事件。(众笑)
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
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
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
(众笑)
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
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
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 伊甸
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
 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
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
生1:青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
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
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
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
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
(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
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
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
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
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
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
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
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
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试——
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
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
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
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
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
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
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
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
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呢。
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
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
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
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
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
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
众:哇,很有气魄嘛。
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
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
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
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
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
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
——众掌声。
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 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
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 ——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aoxueshilu/35461.html

  • 方仁工|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上海/何俊萍整理辩证统一...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生命》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_李镇西《冬天》课堂实录

    2003年4月15日,我应邀到郑州铁路二中讲学,作完报告,校长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学校的老师上一堂语文课。这可把我难住了,因为我毫无准备,连教材都没有带。但校长的热情真让我不忍拒绝。于是,我对校长说:“这样吧,我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中选一篇课本外的文章来上,好吗?” 打开电脑,我选中了...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执教:洛城中学 赵磊 点评: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陋室铭》课堂实录观后感]《陋室铭》课堂实录

    泰兴市常周中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 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 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初,老师想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点击鼠标,flash显示画面,音乐响起。)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 生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师:这又是谁的诗...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_第一次真好教学实录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师生相互问好。按常规学生站着大声读今日名言(名言由学生自己写,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人的话,因为本班学生普遍说话声音很小,故学魏书生此法,发现还真有用)。然后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从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导入 新课,由于没有预习,学生先自读课文,解决三个字词:姊 低回 具体而微,...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活动]《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课堂实录

    成长的烦恼师激趣导入 :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就会明白,下节体育课我要兑现诺言,带大家去爬山。谁想去请举手。学生们纷纷举手师:不过我有一个条件:我只带我的知心朋友上山去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我的心事太多了,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生齐:有师:哦...

    发布于:2015-12-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