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贝多芬教案|走近贝多芬

高中音乐教案 2015-07-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中音乐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欢乐颂》和《致爱丽丝》,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净化心灵 2. 引导学生倾听旋律的重复变化,感受独唱、重唱、合唱和乐队的不用效果,以及造成的情绪变化

3.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2. 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旋律的重复和变化,感受重唱、合唱、乐队的不同效果,以及作品的气势和风格

3. 欣赏时,注意引导学生辨别旋律的变化,以及造成情绪的变化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音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作者

1. 出示电脑画面,认识贝多芬。贝多芬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外表,身材矮小而粗壮,蓬头瞪眼,平时级少说话,但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用心灵谱写了无数伟大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乐圣”

2. 通过传说伴随画面,引出《月光曲》,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审美动机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合唱《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最精华的部分

二、欣赏《欢乐颂》

(一)初步感受:

1. 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讨论自己的感受。

2. 听前三个乐章的主旋律,比较它们前后的变化,感受音乐家心理和感受的历程,更好地领会《欢乐颂》的主题

3. 分段欣赏:

(1)听第一乐章主题。音乐由低沉到高昂,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欧洲处在黑暗统治下的一种悲愤之情

(2)听第二乐章主题。和第一乐章比较,音乐活泼欢快。这是田园诗般的幻想,是对欢乐的追求

(3)听第三乐章主题。想象作曲家在干什么?这个乐章是沉思的。音乐家在沉思,进一步探索人生的道路(4)朗读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欢乐颂》。贝多芬十几岁的时候就想为《欢乐颂》谱曲

(5)带着对歌词的理解,再听《欢乐颂》的主题,联系前三个乐章体会作曲家的感情,音乐在这里推向了高潮,表现了贝多芬向往和平自由的美好理想,歌颂了和平。音乐庄严而圣洁

(二)分析领悟: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

2.引导学生边唱边分析,体会旋律的变化

3.再完整地唱一遍

4.点明各种演唱形式

(三)深化感受:

1.在交响乐队中加入合唱是贝多芬的创举,使音乐更富表现力

2.感受不同演唱形式和乐队的效果,以及作品的气势和欢乐的主题

3.点明当时这首交响乐首演盛况和贝多芬的伟大人格

(四)丰富拓展:

1.分别欣赏英国圣菲力普童声合唱团和世界著名歌星胡里奥的不同风格的《欢乐颂》

2.欣赏贝多芬《英雄》、《命运》,总结贝多芬音乐的主导风格

三、欣赏《致爱丽丝》

(一)导入:贝多芬有着丰富的情感

(二)初步欣赏:

1. 教师弹奏

2. 和《欢乐颂》作比较

3. 学生哼唱

四、运用音乐,设计美化生活

1.贝多芬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用它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我们的生活

2.学生思考设计不同的情境,分别应用《欢乐颂》和《致爱丽丝》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于感情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的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致。因此,音乐教学应当努力创设一系列具有浓郁审美色调的情境,使儿童既受到情感的陶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一、引入故事情境,介绍人物生平,激发审美动机二、感受音乐形象,体验主题变化,初步概括内涵三、领悟音乐形式,体验主题变化,发展理性直观四、运用所学音乐,美化现实生活,展示审美素质通过这堂欣赏课的教学,我试图以审美教育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技能等心理因素的自由和谐地运动,以实现审美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zhongyinlejiaoan/32031.html

  • 教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模板|爵士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三单元 第23节 爵士乐13单元23节爵士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 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征。 3、 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爵士乐节...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蓝色狂想曲属于现代音乐吗|现代音乐之《蓝色狂想曲》

    录音机、钢琴结合乐曲《蓝色狂想曲》,了解20世纪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蓝色狂想曲》所代表的美国音乐文化,结合爵士乐来让同学们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多种音乐风格相互融合产生的效果和风格。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如同众所周知的一样,美国虽然是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一说到历史文化,那就只能算...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教案】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高中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第13节 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作者单位: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 2、 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3、 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教学目标: 一、 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 基本知识。 三、 了解舒伯特的...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音乐与人生教案】音乐与人生,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要求: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PPT_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高山流水志家国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的音色、古琴的文雅深邃等风格特征。(二)通过自学探究,使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现代京剧红灯记_现代京剧,

    教学目标:1、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 实践活动积极性。 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 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 相关知识。...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 江西省横峰县二中 程立勇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本曲,使学生初步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么是圆舞曲等音乐常识。 2 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难点:...

    发布于:2015-08-01

    详细阅读
  • 【高中音乐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钢琴音乐的奇葩--高中音乐教案

    作者单位: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教学要求: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

    发布于:2015-07-3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