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教学设计]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并能运用本框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利用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看待市场经济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教学方法】
根据本框题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启发:通过两段内容具有对比性的录像资料片,引出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
(2)讨论分析:通过课堂讨论分析得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演示分析:课件演示,通过学生对该课件的分析归纳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4)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分析我国政府当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及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过程]
视频资料导入
播放两段录像资料片,一段是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处于困境,一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教师设问:一边是经济逐渐萧条,一边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家经济状况有如此大的差别,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的萧条与繁荣除了与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有关之外,还要看该国政府对该国经济的状况能否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泰国经济的萧条与政府决策有关,我国经济的繁荣同样离不开政府的调节和控制,经济学上把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讲授过程]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
教师过渡并设问:我们前面学过,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那么,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为什么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呢?
注释:学生提前预习了该框题的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略)
学生回答:有些领域和产品,比如:国防、治安、消防、枪支弹药等就不能让市场自身来调节,否则公民的健康、社会秩序就会受到损害。
教师归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市场调节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些领域和产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这说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那么,市场能调节的领域和产品,市场调节就是完美的吗?
学生回答:(一个业余“小画家”在预习时,花了三幅漫画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展示漫画并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归纳:第一幅漫画:鸡蛋价格较高,很多人看到有利可图,就自发地想去卖鸡蛋赚钱,这就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追逐利益导致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这样有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有可能引起社会各阶层收入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
第二幅漫画: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人都忙着去养鸡、卖鸡蛋,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单薄,分散经营,无法掌握整体的供求信息,因而,他们的经济行为是盲目的,这就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盲目性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三幅漫画: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必然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就是说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之后才做出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的决定的,这是一种事后调节,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1234
总之,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也说明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板书)
2、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板书)
教师设问:单纯的市场调节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完美的,这是否意味着市场调节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强调: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全面地分析,市场调节也不例外。市场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要想使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单纯靠市场调节的缺陷,谁能来弥补这些缺陷呢?国家的宏观调控。那么,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呢?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板书)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教师讲解: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这种调节是有目的的调节,如果我们把市场的调节想象为一只无形的手,那么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应该是一只有形的手,完善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调节,同样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无形的手拉着有形的手,经济才能快速而健康地向前走。
那么,国家一旦出手,他想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呢?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板书)
注释: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本课通过课件的演示,教师的引导、提示和补充,设置思维的台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深化,进而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教师设问: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注释:教师利用计算机出示这一课件,请学生讲解。
学生讲解:(略)
教师归纳: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进行总量调控,即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要的关系,使二者保持基本平衡,在基本平衡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这就是宏观调控的第一个主要任务,也是最主要的任务。
1、促进经济增长(板书)
学生讲解:(略)
教师归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往往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物价普遍下降,这将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样,如果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学生讲解:(略)
教师归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往往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普遍上涨,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行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混乱,社会经济秩序难以稳定。无论是物价普遍下降还是普遍上涨,都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和国家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共同作用下,抑制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保持物价的稳定,这就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第二个任务:稳定物价。
2、稳定物价(板书)
资料: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新的就业矛盾凸现;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
教师设问: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失业率过高会给社会带来以下几种影响:一是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上一部分人陷于饥谨、贫困。二是由于失业带来贫穷和犯罪,犯罪率会因为失业率提高而提高,对社会的稳定不利。三是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没有配置协调,一些劳动力的潜质很可能被埋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增加就业,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第三个任务:增加就业。1234
3、增加就业(板书)
看图表(见课件)
教师讲解: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在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出口大于进口,持续的贸易顺差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贸易顺差也不例外。持续的贸易顺差会使国家的外汇贮备增加,拉动经济的增长,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但是持续过高的贸易顺差也是一件危险的事。第一,较大的贸易顺差使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已成为遭到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的纺织品、鞋、自行车、家用电器及部分工业制品均先后遭到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对华贸易中产生较大逆差的一方,比如美国,希望通过促使中国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而使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有所提升,以提升本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抑制中国的出口。而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一向慎重,而且表示绝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持续的贸易顺差显然无益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过高的贸易顺差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促进因素,国内消费应该占主导地位。美国国内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8%,日本更高,达85%。而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与发达国家的状况正好相反。这就好像把自家发展的关键动力寄托在邻居身上,一旦中国商品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或者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所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板书)
教师总结: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在国际上被称为“神秘的四角”。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是把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样确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既重视了促进经济增长,又重视了保持经济稳定,从长远看,在经济稳定中实现经济增长,是最可取的也是最快速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不重视经济稳定,不是在稳定中求增长,就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而大起大落必然带来浪费和损失。那么,国家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呢?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板书)
资料:XX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教师设问:这是国家在运用什么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它是通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教师: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谁进入市场,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比如:《企业法》、《税法》、《破产法》等。国家通过经济法规来调控经济的手段,我们把它称为什么手段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使用的两种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这两种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辅之使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不能过多使用,使用时不能违背经济规律。总之,这三种手段,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需要使用哪种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34
[小结]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调什么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怎么调
[作业]
关注社会生活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政策,并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加以分析。
【板书设计】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不是万能的
2、市场不是完美无缺的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246.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