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5-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教案
    教学课题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思想政治  第 1 册,第 一 章 三 节 26-29    页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  能力方面: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  觉悟方面:使学生懂得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
    教学重点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机、电脑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课前提问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下面说法错误得是(c)
    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b、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c、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d、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2、对于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由于商品供不应求,以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由于法制不严,市场混乱,不法商贩哄抬物价
    c、由于银行信贷供不应求,居民购买需求旺盛
    d、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第三节 价值规律(板书)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板书)
    导入  新课
    好了,下面我们讲今天的新课。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必然的现象,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等等。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总结了许多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惯性定律,能量守衡定律等。这些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也有许多经济现象,例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机票火车票的价格普遍上扬,但在三四月份最低可以打到三四折;过年时节,超市的蔬菜水果价格要比平时高一至两成;还有就是为何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冒出得那么多冰箱彩电厂家,现在已经销声匿迹?通过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大家想一下,商品经济有没有规律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商品经济究竟要遵守一条怎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价值规律。123456
    讲授新课
    下面大家一起看一张图片。(毛巾图片)
    这条毛巾看起来很普通,跟大家平时用的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我把他拿出来讲就肯定不是一条普通的毛巾。你们知道他的售价是多少吗?他的价格是八万八,为何它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关键就在于上面的这朵花,这朵花是用水晶镶嵌起来的。大家都知道水晶石比较贵重的东西,他的生产比较复杂,要经过切割打磨才能完成,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生产这一条毛巾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的毛巾多得多。根据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这一条毛巾的价值就比普通的毛巾大。价值规律有两个要点,这就是第一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接着我们将价值规律的另一个要点。首先提个问题。
    (提问)古今中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想买卖双方都满意而归,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买卖公平。所谓买卖公平,就是商品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或者不可能进行,或者不可能持久。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那么,怎样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商品是等价的呢?我们说,只要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交换遂成互利的事。所以,千百年来,隐藏在商品经济背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应把握它的几层含义:(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的比例,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问)请回答第25页“想一想”所提问题:“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否是等价交换?为什么?
    货币出现以前,在物物交换的早期阶段,买卖双方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对方交换,此时不大在乎是否等价。后来的物物交换,则是等价交换。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只有它们都按照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交换才是公平合理而互利的,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无法长期进行下去。例如,2只羊=1把斧子,说明生产2只羊与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二者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举例:一支铅笔和学生的一支钢笔交换能否进行
    (提问)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原则又是怎样贯彻的呢?
    举例:冲马桶用海水 广东拟推行分管供水按质收费
    饮用水和洗浴水采用优质自来水,冲马桶的水则用海水或经处理的污水,几种用水分别由专管供应,并按质收费。我们现在的用水只有一种,就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经过几层过滤的“纯淡水”。但是用户在实际用水过程中却不一定非要用“纯淡水”,例如冲厕所、浇花的水大可用只经过基本过滤的水。123456
    优质自来水和海水、经处理的污水所经过的过滤程序不同,优质自来水要经过多层过滤,而且必须是来自天然的水。但是冲马桶用的海水无需过滤,经处理的污水过滤的次数也比较少。所以,优质自来水和用于冲马桶的水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那么它们的价值也就不同,当然收费的时候也不能用同一价格收费,而是应该按照他们的质量进行收费,如果两者的收费一样,都按照优质自来水的标准收费,居民肯定会不满意,收费是谁也不干。这是因为价格高了与价值不相符合,也就是说不是进行等价交换。只有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收费,优质水收费较高,劣质水收费较低,价格符合价值才是等价交换。
    (在黑板上画两条二维线,再环两条重合的直线,表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在物物交换阶段,买卖双方只要相互认为对方的商品与自己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满意而归(当然这种可是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形成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 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础,因而只要买卖双方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它们之间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所以,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只要价格合理(价格与价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价值 =价格)(板书)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现实生活中价格或高于或低于价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幻灯片)
    如:春节前夕,市场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鱼、肉、蛋等商品的价格一下子会比平时高两三成,甚至倍增;春节过后,这些商品的价格又有所回落。服装市场上,也常常看到季节性削价、甩卖。同是一件衣服,新上架时售价会比下架时高得多。这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问题a:价格为什么会涨跌?
    ①          供求影响价格
    举例:a.今年以来粮食市场价格上涨
    今年1至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4%,粮食价格、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市场价格上扬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粮食价格持续低迷,产量逐年下降,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粮食产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减产。而粮食需求量却逐年稳步上升,供求关系的变化促使粮食价格由降转升。 123456
    b.今年夏天的荔枝大丰收。暑假我回家时,我们家的荔枝最低可以卖到三毛钱,还可以自己到果园里采摘。去超市买东西超过五十元就可以赠送两斤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荔枝。这是因为供过于求,促使价格降低。
    供,就是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求,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数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少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供不应求时,买者竞相购买,自然会导致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于是,物价上涨;但市场上某种商品多了,供给超过了需求,即供过于求时,卖者竞相出卖,自然会出现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于是,物价下跌。“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问题b:价格为什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        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求
    举例:手机生产
    在八九十年代初拥有一把“大哥大”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在电影里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大老板西装革履,手持一八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大声地叫嚷着“喂喂……”。那时候一个“大哥大”是稀有物品,可以卖八千到一万元,利润相当高、有利可图,很多人就投身到手机生产之中来,手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生产手机的厂家已经遍布全国,竞争激烈,手机的供求量已经达到饱和,手机的价格也是一路下跌,现在普通的手机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了,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价格下跌,生产者会因无利可图而减产或转产。据预测,到今年年底彩色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明年国际市场的手机生产增产将会降低。
    所以,价格会反过来影响供求,价格的涨落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当价格上涨,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别的商品生产者看到这种商品有利可图,就会改行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扩大,这样,就使本来供不应求的商品因生产扩大又变得供过求。当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商品生产者的获利就减少,有些生产条件差的生产者会因亏损而破产;有能力的生产者(资金雄厚)则会减少生产或根据市场转产,什么商品有利可图就生产什么商品,这样,这种本来供过于求的商品就会因一些商品生产者破产、减产、转产而变得供不应求。由于供不应求,又会引起价格上涨,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曲线。
    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可见,价格的涨落和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正因为价格和供求这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123456
    (过渡)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又影响供求,使价格围绕价值下波动。那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根本原因是什么?
    举例: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小汽车的价格是30万,摩托车是3千,自行车是3百。
    我们用图来表示一下它们的价值与价格,重点以摩托车为主。
    (提问)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线作为轴心贯穿其中?
    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接作为轴心贯穿其中,这条直线代表的就是摩托车的价值,摩托车的价格随着价值上下波动,但我们可以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摩托车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高了,而是开始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是因为商品的价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只能起影响作用(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或下跌)。这种价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正是价格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能距离价值太远的客观强制力量。这辆摩托车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比生产一辆小汽车要少得多,小汽车的价值就是比摩托车大。摩托车的价格再高也达不到小汽车的价格,再低也不会低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所以,市场上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不是无止境的,价格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价格不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能无限制地下跌,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如同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地球永远围绕太阳转动,有时候远一点,有时候近一点,但是它永远也不可能脱离太阳这个中心。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客观强制力量”(板书)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矛盾吗?
    我们对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应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而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因为上涨的部分与下跌的部分是可以互相相抵销的。例如,一辆摩托车的价值是3000元。第一交交易它卖3000/辆,第二次卖4000元/辆,第三次3000元/辆,第四次XX元/辆,平均起来还是3000元。这辆,摩托车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所要求的价格与价值相符是在运动中实现的,即: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格相符。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的贯彻着。所以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问题四、价值规律能否改变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既然是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那么价值规律也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但是它可以认识和利用。 123456
    1、作为生产者,生产供不应求的产品,可以获利。
    2、作为消费者,避开消费高峰,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3、作为经营者,供过于求时购进,供不应求时卖出,可以获利。
    价值规律“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认识了价值规律,就可以利用价值规律为我们服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支配着商品经济变化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价值规律所要求价格与价值是在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应从动态中去理解和把握价值规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的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问题一、什么是价值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问题二、现实生活中价格或高于或低于价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问题三、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问题四、价值规律能否改变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229.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