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变形的金刚》读后感】《不会变形的金刚》教案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
2、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
3、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
3、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
2、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时候,大家或许都玩过变形金刚,一个变形金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那些有关童年,有关青春的回忆与梦想。在毕淑敏的笔下,会变形的金刚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毕淑敏的《会变形的金刚》。
二、作家作品介绍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山东文登人。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XX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4卷等。《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xx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已》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共发表作品200万字。国家一级作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并予以指导。
如:妈妈在看到儿子的懂事时的感动;儿子在回答父亲“故意”还是“成心”时的害怕和慌乱等处都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变化。
四、再读课文,内容分析
1、分析文章结构(同学分析)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激地冲他笑笑”),写“我”和儿子在商场买变形金刚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又一天晚上”到“从小到大,儿子没挨过打”),写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了,而儿子又把一个小女孩的变形金刚弄坏了。
第三部分(从“那是冬天里极冷的一日”到完),写“我”因儿子去向小胖要赔偿而打了他。
2、第一部分中妈妈内心有何种矛盾,她是怎么解决的?
明确:因为随着身体的衰老,近来“我”很感到寒冷,还有女人的爱美天性,因此想买毛线给自己织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而恰在此时,儿子看上了柜台里的变形金刚玩具。在反复权衡下,“我”忍痛割爱满足了儿子的渴望,给他买了一个最小号的变形金刚。
3、身处贫寒,“我”买毛线的钱是哪来的?
明确:是丈夫短期内戒了烟,“我”在饭菜里减少了肉量而省下来的。
4、这么艰难的节省却为给儿子买玩具而放弃买毛线,这个妈妈是否太溺爱孩子了?
明确:一种看法,因为儿子幼小的年纪就知道克制自己的物欲,这点很可爱,做妈妈的因感动而满足了儿子的愿望。这情有可原,不能算是溺爱。
5、第二部分中再次出现的一个情节上的矛盾是什么?矛盾是怎么化解的?
明确:儿子的同学小胖把变形金刚弄坏了,“我”把处理的权利留给儿子。儿子最终原谅了小胖。
6、当儿子把一个女孩子的大号变形金刚弄坏并且决定向这个同学去道歉时,为何“我”如此紧张?123
明确:因为“我”了解这个同学的母亲可能不够宽容,如果儿子去了,那位母亲不肯原谅他,担心儿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7、儿子为何就断定那家人会原谅自己而勇敢地去用道歉解决问题?
明确:因为儿子自己就是这样宽容地原谅了同学小胖的。
8、 “我想用母亲温馨的心捻成毛线,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可惜我不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我”想竭力保护儿子,不让儿子纯洁的心灵受到任何伤害,但是这是“我”力所不及的,因为“我”只能给予儿子宽以待人的教育,不能限定社会上其他人的心灵。
9、 “这世界上有许多像花布一样美丽的道理,却做不成衣服”是什么意思?
明确:当“我”阻止儿子去向小胖索赔时,面对儿子的“为什么”,“我”无言以对。因为道理通畅,但现实中并不一定人人都按照道理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造成了道理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因此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含蓄地阐明这个无奈的事实。
10、 “人有时飞快地迎着一个东西跑过去,其实是为了躲开它”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在极端恐惧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主动出击的行为,目的是尽快地摆脱这种恐惧心理。文中作者用这样的话语是为了烘托气氛,衬托出儿子面对爸爸的责备时的恐惧心理。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进一步分析内容(同桌交流)
1、讨论:文中几次写到“我”吻儿子,为什么要吻儿子?
明确:第一次是因为儿子的懂事,遏制自己对变形金刚的欲望。第二次是儿子宽容地原谅了把他的变形金刚弄坏的小胖。我因儿子的宽容而感动。
2、讨论:当丈夫要打儿子时,“我”为何阻拦?之后“我”为何又亲手打了儿子?
明确:因为“我”十分疼爱儿子,从没有打过他,当丈夫下狠手打儿子的时候,“我”出于做母亲的保护意识加以阻拦;但当“我”知道了儿子向小胖索赔时,“我”为儿子的不宽容而气愤,因为这证明了“我”以前对儿子进行的美好品德的教育付之东流了。
3、讨论:为什么打完儿子“我”会肯定这不是最后一次?
明确:因为随着儿子的年龄增长,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还会有许多不合乎道德标准的事情让他遇到。恐怕儿子还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到那时,“我”还是要对他进行教育,甚至惩罚。
二、人物形象分析(小组探讨)
你认为这一家三口身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1、儿子:是一个懂事、善良、而且有克制能力的好孩子。
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述、行动及“我”的衬托写出儿子身上的这些特点的。
如:在卖玩具的柜台前,儿子明明十分想要变形金刚,但却压制自己的欲望说不想要,可是身体却背叛了他的语言,转向变形金刚那一边。
当“我”担心儿子会因为玩具而影响成绩时,儿子的克制能力让“我”欣慰。
当小胖因为把儿子的变形金刚弄坏而道歉时,儿子宽容地原谅了他。
当儿子受到女同学母亲严厉的指责后,因怕“我”伤心而让寒风把泪吹干,看出儿子的懂事。
儿子送给“我”最喜欢的绿色毛线,看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一如母亲对孩子之爱的深刻和细腻。
2、“我”是一个善良、宽厚、坚韧,心疼儿子而又不溺爱孩子的母亲。
“我”可以为了懂事的儿子放弃筹划已久的买毛线的愿望,任凭寒风吹袭。
“我”鼓励儿子的宽容行为,为此而骄傲。123
当儿子在现实和美德面前游移不定时,“我”尽量教育他应该保守善良。
当儿子的行为违背了善良的准则时,“我”又严厉地惩罚了他。
3、丈夫是一个能吃苦,爱妻子,爱儿子,但又有些粗暴鲁莽的人。
他为给“我”买毛线而戒烟;为节省开支,满足儿子而尽量不吃肉;又为给“我”买棉靴而把戒烟的时间拉得更长。
三、写作特点
明确:情节生动,矛盾频生;
写人物善用语言描写和对比;
自然的叙述中融入了浓浓的亲情。
四、布置作业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当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相左的时候你将如何?就其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写一段300字的短文。123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详细阅读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详细阅读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详细阅读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详细阅读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详细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详细阅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详细阅读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