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岳麓版|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一历史17课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二、教法采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xx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123
  二、讲授新课(38分钟)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
  时间:1919年6月28日
  地点:民国电视台
  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
  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
  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
  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教师总结:这次运动能够取得初步的成功,我们同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为我们同学的表现感到自豪、骄傲,也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有我们这样的学生在,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希望今后的同学,能以这次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为榜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谢谢!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
  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本目讲授完后,再通过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附:新旧民主义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xx《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123
  ——陈独秀《敬告青年》
  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三、总结(2分钟)
  采用概述法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四、布置课后练习
  作业分层布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延伸知识,并布置小组合作探究题:新时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五、板书设计: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
  2.口号:
  3.经过:
  4.结果: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名称 性质 任务 主力 领导阶级 结果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人民
群众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共和国 资本
主义 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人民民主
专政国家 社会
主义 马克思
主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17.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