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常规重规范]抓常规,重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各们领导老师们,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广大教育同仁们探讨交流初三政治教学问题。
2004年中考已经结束,今年我又继续担任初三政治课教学任务。现就去年教学工作的反思和今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今年中考的新变化。一是从考查方式上实行闭巻考试,再就从提高分值。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闭卷考试绝不会恢复到以前的直来直去的问答式。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考查仍是今后命题的方向,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是考试题,在命题上表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1、试题立意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淡化了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要求。
2、简化题型,形式多样,逐步增大对主观性试题的比重,更多地采用表格、漫画、数据、文字材料等形式,试题灵活,寓意更深刻。
3、试题立意多元,答案开放。有些地方增设了“探究与实践”这一新的题型,答案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
4、从取材上来看,材料更加突出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和家乡的实际生活,具有时代性;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特点,强调实践性。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既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又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时政化、生活化和乡土化。试题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题源的时政化,生活化,乡土化,仍将是今后中考试卷的一大亮点。
中考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或文不对题。
2、答题不规范。表现在书写上马虎潦草;结构上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运用政治语言的能力差等。
3、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思维不开阔,知识面狭窄,组织能力差。
4、应试技巧欠缺。
如何适应中考趋势,提高答题能力,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实无论中考如何“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都摆脱不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为此,夯实基础,训练思维,优化过程,培养能力,方可“以不变应万变”。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一是优化过程,向过程要质量。二是科学复习,提高能力。
一、优化过程
1、认真抓好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教学常规。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抓好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前提和保障。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不精心上好每节课,学生不认真听讲,积极参起教学活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有人把教学活动作了如下比方:教师与学生就像数学中的两个因数,如果其中一个为零,结果必然为零。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初三政治组严格抓教学常规,密切合作,积极改进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及时反思,密切追踪政治科教学的动态,及时收集有关时政信息,充分备好每堂课。为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集体备课是我们一真坚持的原则,每周至少一次教科研活动,对上周的两节课及时反思,根据教学实效和学生的课堂反映,进一步研究对策,改进教法。同时精心讨论准备新一周的教学工作。从共同商定教学目标 ,确定重点难点,选择什么样的突破方法,到用什么样的题目,怎么去用,都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还有计划的听课,以取长补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集体备课使我们做到了优势互补,能力合作,资源共享,为上好课提供根本的保障。
其次是抓学习常规。学习活动与其它活动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单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师上好课只能是为优化学习过程提供积极的外因,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习惯等才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尝试解决――认真听讲弄清问题――及时巩固提高能力的学习流程。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密度,实现多维目标。
要达到中考时学生有熟练的基本知识、较高的政治思维、敏税的审题能力,灵活规范的答题技巧。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全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只有常抓不懈,方可水到渠成。
(1)运用多种方式,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应变能力。
无论考试如何改革,学习在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提高觉悟,首先就要记忆。没有对基础知识的一定程度的记忆就不可能有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政治课的基础内容,是基本和原理,对这些基本的东西,要达成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只要背就行了,那种机械记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是“懂”字当头,而不是“背”字当头。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发掘出概念的深刻内涵,以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基本原理的教学,不能停留于学生明白知道的程度,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经过多方论证得出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同时探究过程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比如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考查。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以表格的方式,介绍了美国国会的构成情况,并要求谈谈对此表格的认识。通过分析,很明显地看出资本主义议会是资产阶级的议会,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机构,从而证明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在这一联系时政的典型例题做完之后,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这一例题,你能否举一反三,出一个类似的题目,来考查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学生稍一迟疑后,经过回扣教材,马上就提出了新的考查方式。有人直接用上了教材上的“两党之争”的漫画,要求谈谈对漫画的认识。还有人结合美国大选的情况,以文字材料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谈谈对美国大选的看法。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美国的选举是金钱铺路,是不钱人的政治游戏,两党之争不论如何轰轰烈烈,不管是谁执政,都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另处换一种方式:求证: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学生在答案的组织上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了。同样的方式还可以用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等结论的学习上。
(2)关注社会热点,提高政治思维,调动课堂活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学习政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时政化、生活化是中考的一大亮点。仅凭教材上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总复时再集中补充也达不到充分消化的效果。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补充时政,省时高效,对提高政治课的兴趣和政治思维也有很大的帮助。国际形势风云变换,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而学生又对时政比较感兴趣,所以,每节课前的新闻播报,就成了学生交流讨论的舞台。比如:今年的奥运会,美国大选,台独分裂行为的再度挫败等都是学生关注的话题。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探究欲望,适当启发,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463.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