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探索

高三政治教案 2014-12-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探索

——观摩全省政治新教材优质课有感

 

 

 

摘要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在我省有序展开。本文着重从教学改革入手,阐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2005年4月12日至15日,在临沂市一中开展了为期4天的政治新教材优质课评比活动,来自全省各地市共30多名教教师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老师们的激情演绎给在座的各位同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现撷其一二,以做思考。

    来自菏泽的老师在《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框讲解关于“人大代表权利和义务”时采取了如下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小组(划分选区),然后按照选举程序选举各选区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走进各自代表的选民中间,听取选民的呼声并形成文字;在人代会上将自己的报告提交给大会。。。。会后接受记者采访,谈谈作为人大代表的感受。这堂课给同学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记忆。

    来自青岛的老师在讲解本框时采取了如下方式:以大家所熟悉的“开心词典”为载体将本课内容贯串其中,以问题为中心,使同学们亲身感受现场抢答的兴奋和乐趣,寓教于乐,回味悠长。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给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学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其主战场的作用。其任务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 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

    本文以教学第一线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浅谈几点看法。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尽管素质教育口号喊了多年),教师们的教育目标不是放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是放在对自己有利的阶段性成果上,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这样的一种教育观念指引下的教育教学,丢失了教育的主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堪称失败的教育,长此以往,我们国民的素质谈何提高?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教育的主导者始终是教师。作为教育先锋队的教师,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我们教育改革就失去了基本的指针。所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理应成为此次教育改革的首要议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这种教学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是一种典型的教条主义思想在作崇。这种理念不是关注学生而是从书本和老师出发,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宗旨。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这种做法是师道尊严思想的产物。它使得以教为主,教学脱节,既压抑了学生思想,又助长了教师教育的惰性。这其中残留着封建残余思想,与新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为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重视教学过程 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本本主义的怪胎。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浩如烟海的信息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来时,我们教育者如何应对?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在过程体验中学习知识,发现方法,提高能力,使自己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必须走出为教而教的怪圈,向着实践的需要迈进。

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教学改革必须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得到根本转变。

一、要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为寓教于乐、增加兴趣式的探讨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陈旧,不少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水平上;教学方法单调,往往是不加分析地使用讲授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或存储知识的口袋,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此影响下,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理应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方法,努力树立生本理念,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在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集直观、实用、高效于一身,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本文前面提到的以竞答方式教学、回答记者问等方式都不失为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这都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需要我们摒弃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

二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我在讲授经济生活时就经常以事实来引入课堂的学习。譬如在学习价格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会以同学们家长贩卖蔬菜为例来讲解:今天蔬菜是2元一斤,这里的2元是指什么?可不可以是1元?可不可以是10元?为什么?家长怎样才能盈利?如果今年蔬菜比较便宜,你们家长是怎么办的?如此,我就把学生带入课堂内容的学习,使他们明白,原来经济生活离我们很近,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我就会将同学们自由组成合作小组,让他们将自己家长经营蔬菜或其他商品遇到盈利或亏损时的应对措施集中起来,然后我再加以总结,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在具体的体验中尝试了过程的艰辛,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情商,做到了三维一体教学的有机统一。前面提到的几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些都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在新课程改革有序进行的过程中,作为主战场的教学改革,理应成为我们各位一线教育工作者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也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此次课改的重任,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彭钢,蔡守龙  《教学现场于教学细节》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李伯黍,吴福元  《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邵宗杰,卢真金   《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445.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