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教案板书设计】陈奂生上城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预设目标:

一、理解辩证的人物形象与辩证的主题

二、欣赏巧妙的情节和耐人寻味的伏笔

三、欣赏文中出色的心理描写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学习本文应通过辩证的人物形象把握辩证的主题,同时以耐人寻味的伏笔和出色的 心理描写为艺术欣赏的重点。

教学过程 :

一、简介作者(略见于中国当代文学史P159)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三、通过人物形象把握文章辩证的主题。

1、人物形象

A、学生讨论发言

B、教师小结

有进取心,渴望过一种精神生活(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

勤劳俭朴:花了五元钱,等于“做七天还要倒帖一角”,“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陈奂生"想想又肉痛起来."

具有小农的自私狭隘:由于出了五元高价,对招待所的物品从十分爱惜变为任意作践,用提花枕巾擦脸,不脱衣服钻进被窝。

具有农民的封建等级和落后愚昧的心理: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

2、作品主题(通过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主题)

这篇小说描写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的喜悦与苦恼,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的农民终于前进的高兴,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

四、巧妙的情节设计和耐人寻味的伏笔

这篇小说质朴自然,但却有巧妙的情节设计与耐人寻味的伏笔。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感冒”这个细节深入领略作品趣味。看陈奂生怎么会得感冒,哪些是潜伏的因素,会发现处处都有伏笔。

文中除”感冒外,还有买帽子,车站的地点,书记巧遇陈奂生等许多处巧妙的设计,这些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中思考找出。

五、出色的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以出色的心理描写见长,同学们在欣赏时,应结合“项链”中的心理描写加以对比研究,从而了解中西方心理描写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陈奂生付过房钱再进房间,有一系列动作:不再脱鞋,大摇大摆地进去........每一个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做,都有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解剖了人物的灵魂。这跟“项链”中的心理描写有所区别。

“项链”中的心理描写,运用了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方法,“陈奂生上城”也注重心理描写,然而运用了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是结合人物的行动、肖像描写,结合景物、天气的描写展开的,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六、教师小结

七、课堂练习(具体见创新作业 本)

八、课后练习

创新作业 P48--P50

九、教后记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255.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