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句式教案_句式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句式

〖要点阐释〗

汉语的句式丰富,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复式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择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是人们运用语言的一种必需而有效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子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属于修辞的范畴。一般地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遵循原则〗

1.不改变原意;2.不能增删改变内容;3.可增删个别词语;4.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5.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试题类型〗

1.长短句互换型

长句的“长”主要在于句子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比较多,而短句的“短”主要是将长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加以分解,单独成句。根据这个特点,就能总结出长句变短句主要就是将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限制成分提取出来,把它们变成独立的单句,特别是把长句中的并列成分拆开,使之成为并列关系的分句,有时为了使句子连贯畅通还需添加连词、代词等成分。短句变长句的关键,就是找到题中所给的一组短句中最有条件做即将变成的长句的主干的那个短句,然后再将其它的短句作为主干句的修饰限制成分添加进去即可。

【例1】将下面的长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关于海湾四国联合提出的严禁在以色列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的报告的决议。

解析:题干要求将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分析时先从原句中辨识分解出三个表述对象:安理会、海湾四国、以色列,再将原句中的修饰成分归纳到这三个行为主体上来:建立新的居民点的是以色列,提出联合报告的是海湾四国;通过这一报告的是联合国安理会。最后通过对原句的意思的理解,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因此,答案可写成: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海湾四国提出禁止以色列这一行为的联合报告,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关于这一报告的决议。

【例2】将下面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能省略,但词语可作适当删减。

    辽大祖耶律阿保机掘兴于东北,他把东北许多少数民族都统一在辽政权之下。元世祖忽必烈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而统一了全中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举兵反抗辽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推翻了辽朝,建立了金朝。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都应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解析:题中所给的四句话中,前三句构成了并列关系,而第四句中的“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也是并列的关系,这样就可以考虑将前三句中的内容分别作“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的修饰限制成分。那么不难看出,第四句是所给的四个短句中的主干句,然后再对前三句加以改造重组,让原句中的成分分别作“耶律阿保机、忽必烈、完颜阿骨打”的定语,为了使语句更加连贯畅达,可以加上一个表复指的代词“他们”。这样,答案就可拟定为:倔兴于东北而又把东北许多少数民族都统一在辽政权之下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而统一了全中国的元世祖忽必烈,举兵反抗辽政权的民族压迫政策而推翻了辽朝建立金朝的完颜阿骨打,他们都应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行列之中。

2.散句变整句型

    整句是指语言形式匀整,结构大致相同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节奏,音韵和谐,表意强烈,极有气势。整句主要指的是以对偶、排比等形式出现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整,句式不同,长短参差的一组句子,其表达效果是富于变化,能够自如地表情达意。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主要考查的是把散句变为整句,这是因为从书面语这个角度看,整句的艺术表达效果要远远优于散句。散句变为整句,关键就是把散句变成对偶或排比的形式,而对偶或排比的要素又是重复词语和结构。因此在变换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两个环节,一是要构建相同的词语和结构,二是要增加或删除部分词语。

【例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整句。

    草鞋穿在八路军脚上,八路军把日本鬼子赶下了海;解放军战士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香风毒雾一定会被他们踩在脚下。

解析:由散句变为整句,就是将散句通过重新构建变成对偶句或排比句。分析此题,有三个分句,可以构成排比句。再分析这三句话,第二句是名词“解放军”做主语,该句的表达效果是最好的,可将此句作为“参照句”,把另外两句改造成与之句式相同的句子即可。答案可写为: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台;解放军战士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八连穿草鞋,香风毒雾一定会被他们踩在脚下。

3.重新组合型

重新组合型的试题,无论是高考题还是各地的高考模拟题,大都是属于“因果”或“果因”之间的重新排列。一般情况下,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也有的是“结果”在前,“原因”在后。题目的设置往往是将原句的“因果”或“果因”倒置,因此,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句中的“原因”与“结果”。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原因”往往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组成;而且句子之间有的还有先后、因果等关系,也应该理清。

【例4】用“海水含盐量的不断增加”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由于雨水长期冲刷,陆地上的无机盐被流入江河,成年累月地倾注入海,再加上海水不断蒸发,使海水的含盐量不断增加。

解析:这个句子中“海水的含盐量不断增加”是结果,“雨水长期冲刷”“陆地上天机盐流入江河”“成年累月地倾注入海”“海水不断蒸发”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四个原因,且有一定的先同顺序。以“海水含盐量的不断增加”作为开头重组,就是将因果倒置,同时,为了使句子通畅连贯,可在结尾处添加“的结果”。此题答案可拟定为:海水含盐量的不断增加是雨水长期冲刷,陆地上无机盐流入江河,江河成年累月地倾注入海,海水不断蒸发的结果。

4.局部强调型

局部强调型的试题,既有要求对单句中某个成分的强调,又有要求对复句中某个分句的强调。解这类题时,往往是改变原句中语句的位置,或提前,或置后,也有的需要重新排列组合,有些试题,要求非常明确。但更多的是要通过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找出该题中需要突出强调的部分。除此之外,语感在做这种类型的试题时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变换完毕以后,可对照题干的要求,通读一遍改写好的句子,再根据阅读时的语感来检验改写的句子是否符合要求。

【例5】将下面四个单句组成两个强调重点不同的复句。

太原的旅游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太原的旅游业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太原的旅游部门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

解析:此题并没有直接提出强调的重点是什么,但通过解读题干可知,是要将四个单句改写成两个强调重点不同的复句,因为平时的练习基本上都是改写成一个句子,所以应摒弃思维定势。分析所给的四句话,第一句“太原的旅游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是结果,而其余三句均为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何进行强调呢?很显然,结果是固定的,不能够再有强调的可能了。那么只能是对三个原因进行强调了。为了语句的通畅,可添加上“之所以”“固然”“但”“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词语。若强调“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可改写为:太原的旅游业之所以在全国享有盛誉,固然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但更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若强调这三个原因同等重要,可改写为:太原的旅游业之所以在全国享有盛誉,一方面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和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

【例6】请把“这次搜查将于今晚23点开始”和“这次搜查将决定今年全市缉毒行动的成败”这两句话的意思合在—起,按下列要求各组成一个单句。

解析:此题题干中所给定的两句话本身并无主次之分,但是若将它们合在—起,成为一句话,就必须按照要求,把强调的部分突出出来,而且这两句话中有重复的成分,必须加以简练,然后再根据题中强调的内容加以改写,最后用语感进行检验。若强调这次搜查的意义,就应突出“决定今年全市缉毒行动的成败”,那么这个单句可表达为:今晚23点开始的这次搜查,将决定今年全市缉毒行动的成败。若强调让人不要迟到,就应突出时间的重要性,这个单句可表达为:决定今年全市缉毒成败的行动,将于今晚23点开始。

5.调整语序型

调整语序型的试题是近几年最热的一种题型,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人手,也就是说应首先看题中所给的各个分句之间有无顺序不妥的问题,然后再看每个分句之间是否有顺序不当的问题。涉及到的顺序问题主要有:先后不当、轻重不当、逻辑不当、分类不当等。大部分试题还对句式、语意、字数等做出了严格要求,这些也是答此类试题时必须高度注意的。

【例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短语的顺序,做到短语句式协调、语意连贯。(不得删减词语)

在怡人岛,游客可以尽情感受神秘浪漫的热带雨林,憨态诙谐的人鲨共舞,斑斓神奇的海洋生物,惊心动魄的海兽献艺。

解析:这道题的画线部分均为偏正结构的短语,在总体结构上是一致的,但从各个分句看,“热带雨林”与“海洋生物”应并列在一起,“人鲨共舞”与“海兽献艺”应并列在一起,另外,修饰“人鲨共舞”的应是“惊心动魄”,修饰“海兽献艺”的应是“憨态恢谐”。故答案可拟写为:神秘浪漫的热带雨林,斑斓神奇的海洋生物,惊心动魄的人鲨共舞,憨态诙谐的海兽献艺。

6.情境变换型

此类题一般要求根据题干中提供的朋确的情境,或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或为了表情达意的细微变化,而对所给句子进行的一种变换,是一种情境规定性和目的性的变换。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考改革的实验田,一些创新试题也大多从情境变换型中改变而来。但是,每一种题型无论怎样变化,总有其稳定性的一面,只要本着“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再加上仔细认真审题以及对前面五种题型的熟练掌握,做这类题型同样也能游刃有余。

【例8】下面这个句子是写连续大雪所造成的影响和结果的。如果突出连续大雪那种气吞万里的猛烈气势,这句话应该如何写?

[1] [2] [3] 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4237.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