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三段】第六册《屈原列传》学案 ..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山东单县一中 初凤平
一、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 ,字 , 时期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天》等。汉代 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屈原列传》一文记叙、 、 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 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 的高尚情操和 的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 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二、生字练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泥( )而不滓( )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
憔( )悴( ) 哺( )育 啜( )泣 罹( )难( )
三、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 )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 8、亡走赵,赵不内( )
9、被发行吟泽畔( )
四、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
1、明年:古义: 今义: 2、颜色:古义: 今义:
3、形容:古义: 今义: 4、从容辞令:古义: 今义:
5、设诡辩于怀王:古义: 今义: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 今义:
五、解释加点的词:1
1、娴于辞令( )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可谓穷矣( )8、其文约( ),其辞微( )9、惠王患( )之10、大兴师( )伐秦
11、臣请往如楚( ) 12、奈何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 )14、人君无( )愚、智 15、王怒而迁之( )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 )皆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 ) 2、其后楚日以削( )
3、内惑于郑袖( ) 4、短屈原于顷襄王( )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七、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5、求人可使报秦者( ) 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7、是以见放( )
八、一词多义:
1、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 ) b、为陶谦所害( )
c、除国之大害( ) d、不能害人( )
2、疾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b、疾在腠理( )
c、疾风知劲草 ( )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
e、吾疾贫富不均( )
3、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 ) b、时人莫之许也( )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d、塞上长城空自许( )
4、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司命之所属( ) d、屈平属草稿未定( )
e、有宁越徐尚……之属( )
5、疏 a、王怒而疏屈原 ( ) b、梅以疏为美( )
c、其于计之疏也( ) d、十三经注疏( )
6、离 a、“离骚”这,犹离忧也( )b、约从离衡( )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 d、多情自古伤离别( )
7、迁 a、王怒而迁之( ) b、再迁为太史令( )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8、闻 a、博闻强识( ) b、闻道有先后( )
c、闻寡人之耳( )
9、审 a、审问之,慎思之( ) b、审矣,何足怪乎( )
c、审时度势( ) d、明日再审之( )
10、望 a、望桓侯而还走( ) b、欲望百姓亲附( )
c、自幼有公辅之望( )d、若望仆不相师( )
11、过 a、过宋将军而不见( ) b、求,无乃尔是过欤( )
c、过犹不及( ) d、人谁无过( )
12、与 a、与之斗卮酒( ) 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d、蹇叔使子与师( )
九、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欲少留此灵琐兮, 。吾令羲和弭节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
4、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
5、举世 , ,是以见放。
6、明道德之光崇, , 。 , ,
, 。 , 。其志洁, ; , 。自疏 , , , 。 , 。
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 。
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人又
, 。
作者邮箱:
[1]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详细阅读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详细阅读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详细阅读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详细阅读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详细阅读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详细阅读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详细阅读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