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之一.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一、领会本文笔锋中饱含强烈感情,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掌握本文中一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理解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学习革命烈士们为民主主义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

教学设想

一、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然后进行译成现代汉语的口头练习,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

二、本文的重点是着重赞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勉励国人继承先烈遗志和完成革命事业,难点是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关于黄花冈起义的经过和烈士的事迹,只宜简略介绍,目的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作者写这篇序时的时代背景的教学,可结合讲读第3段进行。

三、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看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将“思考和练习”题二做在练习本上。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点。

解题,介绍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口译第1段和第2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结合注释①解题,介绍课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记叙了烈士生平和死难的大略情况。孙中山为该书写的序,着重表达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引起的感想。

鉴于从1895年以来,起义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对黄花冈起义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会议,计划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决定4月13日(农历3月15日)首先在广州起义,然后向北进军。但是快到起义的日期了,海外捐款还未寄到,机械也未运齐,不得不延期于4月17日(农历3月29日)举行。因为起义领导方面多次变动命令,清军闻讯,先有准备,革命党人寡不敌众,终于失败。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奠定了武昌革命的胜利基础。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不久,清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参加起义的都是革命党人的优秀分子,林觉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由日本回国的途中曾说,这次起义如果失败,死伤一定很多,但是自己所以愿意牺牲一切,无非是希望感动国人,同心奋起。如果这个目的能够达到,那就虽死犹生了。起义时,他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他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中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充满了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党人的浩然正气。

(二)指定三位学生分别朗读3段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三)检查订正预习作业 。

让一位学生将答案抄在黑板上,要求书写清楚、整齐,评议、订正后明确:

词 本 义 引 申 义

艰难险巇xī 险阻崎岖 道路危险难行

(zhì)(bó)者屡 跌倒 革命遭受挫折

吾党菁华 草木之花 革命党中的中坚分子

之人心 虫子冬眠 受压抑、不奋发

贼氛方(chì) 火势旺盛 敌人势力强盛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就是本来义引申、发展出来的词义,意味着语言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四)补充注释:

末造、肇造:两个“造”,都是建立的意思,说一个朝代的末期为“末造”,含有衰乱的意思。

碧血横飞:革命者的血四处飞溅。传说周朝的苌弘是个忠义的人,无辜被杀害,后来他的血变成青色的美石,所以后人称忠义人的血叫“碧血”。

史载田横事:史书记载田横的事。秦朝末年,原齐国的贵族田横自立为齐王,参加反秦斗争。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带领500壮士逃到海岛上去。刘邦叫他入朝,他不敢不来,但是又不愿意做汉朝的官,快到洛阳时他自杀了。留在海岛上的500人听到这一消息,也都自杀了。

(五)口译第1段和第2段。

学生读、译,教师点拨、纠正。

死事之惨:牺牲的惨重。不宜译成“惨状”或“悲惨”。

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焉,助词。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材料缺少得)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查不出来。注意把语意补充完整。

滋可痛已:越发令人痛心了。已,同矣,语气词。这里主要是对材料缺少这件事,不宜译成“悲痛”或“哀痛”。

(六)布置作业 :

1 写出各段的大意。

2 思考:“思考和练习”题一。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口译第3段,讲析课文,朗读全文。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口译第3段:

指定学生读、译,教师点拨、纠正。

丐于余:请求我写篇序文。

“而余……也如故”;而我在30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为先烈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争取实现的这些主张,没有得到实行,还像从前一样。要明确“争”的是什么,注意落实。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并且用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

(二)讲析第1段:

提问段意,明确:第1段,赞扬黄花冈烈士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

要求学生根据感情变化划分层次。

提问。明确:“然是役也”之前为第1层,其余部分为第2层。

讲析:文章开始,作者以凝练的语言,追述中国革命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路程,笔锋自然地转入正题。“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凝聚着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无比沉痛、对革命党的损失无比痛惜。

问:第1段的两层,哪一层的感情更为强烈?为什么?

讲析:“然是役也”一句,急剧转入第2层,表示作者的感情并不停留在悲痛上。黄花冈起义,革命党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条件下,仍然不顾一切地奋勇苦战,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种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使人深深感动。所以作者抑制不住悲壮激昂的心情,热烈地赞颂他们:“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这组对偶句盛赞烈士的忠义壮烈。“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一组对偶句极写起义震动之大,影响之深。起义如惊蛰春雷,召唤国人同心奋起,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民主革命的洪流。作者对起义的评价极高,说是“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因为起义虽然失败,却为武昌起义奠定了胜利基础,理所当然地应当同武昌起义一起载入史册。作者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揭示了两次起义之间的必然联系,评价令人信服。

第2层,先赞烈士精神,后昭烈士功绩,或用对偶句铺陈,或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抒写,使赞颂的感情极为强烈。

(二)讲析第2段:

问:既然烈士们精神伟大,功绩卓然,为什么拖到10年之后才编纂他们的事略呢?

学生回答。讲析:

第2段,说明了《事略》迟编的原因。

先说由于时局混乱(变乱纷乘)。作者沉痛地指出,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华民国,建立虽然已经10年,以致“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连用两个“始有”,是作者对烈士的追怀和对时局的愤慨之情。

后说材料短缺。“或……或……甚者……”,说明材料短缺的三种情况;又以史载田横事作类比,说明《事略》不能详细记述烈士事迹,也同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不能为500人立传有同样的苦衷,这就使作者更加痛心了。

(三)讲析第3段:

指定学生朗读作者写《序》时的时代背景部分,再指定学生朗读作者对国人的希望和告诫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2层意思归纳段意。

提问。明确:第3段,反复说明写作目的,指出当前国内形势混乱,勉励国人继承先烈遗志完成革命事业。

问:第3段的2层,哪一层直接体现写作目的?

明确:第2层。

问:为什么要先写第1层的内容呢?

明确:作者指出当时的国内局势,“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这就是说,武昌起义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并未根本动摇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各地军阀在帝国主义的主使下互相倾轧,长期混战,局势之混乱,较清末更甚。在这种情况下,“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的,也就是作者“30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当然无法实现了。这就从形势严峻和革命主张没有实现两个方面,说明这次“讨贼督师”的革命任务,确实“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说明当前革命的任务尤重于30年前。

第1层对时局和任务的精辟分析,正是第2层对国人提出希望的有力根据。

问:第2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议论。明确:

作者先从正面提出希望,勉励国人学习先烈们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帮助他“完成此重大之责任”,接着从反面发出告诫,如仅对先烈遗事空发感慨,而无投身革命实践的实际行动,则有负于烈士,无益于革命。文章连用两个感叹号,前者显示希望之殷切,后者显示告诫之郑重。这一层与上文一样都是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只是赞颂之情显得更内蕴了,也更深沉了。

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说:“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从这里,可见作者写这篇序的真正目的,也可见作者当时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了。

(四)小结:作为一篇书序,当然应与《事略》一书有紧密联系。第1段赞颂烈士精神,与《事略》的主要内容有关,第2段说明迟编与《事略》的编纂经过和困难有关。第3段对国人的勉励,则与如何读《事略》有关。全文3段,贯穿赞颂之情,而又因势利导,归结于写作目的。该序可谓:忧国忧民,饱含激情;顺理成章,层次清晰;卒章见志,观点鲜明。

(五)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

学生集体朗读,要求读音、句读正确,并注意读好饱含强烈感情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

2 笔译第1段和第3段的第2层。

[附]板书设计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916.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