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失街亭》...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学科:  语 文
课题:  失街亭
教具:  网络
知识

     目标 初步了解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通过什么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诸葛亮、马谡)   
能力


目标     整体阅读,快速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并能复述文章中的主要情节。 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失街亭,谁之过”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全面掌握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及情感渗透 通过马谡这一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教条。
目标

设计

记事     《三国演义》构筑情节的特点是整体相连而又各自相对独立,自称格局,既便于展示战争全貌,又利于集中统一地刻画人物形象。本文着力展现了诸葛亮和马谡等人物形象,所以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作为知识目标。


教 材 内 容 分 析 及 处 理

一、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
二、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本篇的这种艺术特色。
三、《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向学生作些介绍,还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教 学
重 点 人物性格展示技巧
教 学
难 点 失街亭,谁之过?


导 学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训 练 方 法
课前部分
1.在多媒体中打开片头,播放古筝曲子。
2.以歌曲导入  。 

进入课文

1.请各小组展示搜集的有关街亭的资料。
 

2.下面开始关注街亭、关注马谡、关注一代名相诸葛亮。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的人物。 
 

3.分析故事情节

4.通过什么方法塑造人物性格的?

学生走入教室,预习课文,静听。


 

(1)介绍罗贯中
(2)介绍街亭遗址
(3)介绍三个主要人物


蜀国:诸葛亮、马谡、王平、魏延、
    赵云
魏国:司马懿、司马昭、申耽、申仪 
  


蜀国:街亭是咽喉之路。占、守、失。
   魏国:街亭是反攻要地。攻、围、占。


(1)通过人物的言行、情态来表现的。

   (2)通过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

由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中包含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引入课文。


 
通过网上搜集同学们对街亭有了初步了解。


    

有助于理解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此训练让学生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辩论:失街亭,谁之过?

    


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
    (3)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街亭失守大家论”,见仁见智,自由评说,各抒己见,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不是神人,也有常人的不明智和失误,正因如此才真实可靠。
   
马谡:是食书不化的悲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悲剧,是刚愎自用的悲剧。


突出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辨证的看问题。


业 1. 课后习题一
2. 课后习题二、三
板     

书          
             咽喉之路

街亭

            反攻要地 课后记事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808.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