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易居_(粤教版)《“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教案 2014-10-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语文教案】


广东省和平县和平中学 苏林瑞

教学目标 :

1、掌握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凸显人物丰满个性的创作方法。

2、引导学生紧扣关键字眼,把握文章主要脉络。

3、通过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熏陶,升华学生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脉络;丰富学生人文体验。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

教学方法:

1、用多媒体展示孙中山生平资料及教学要点。

2、师生问答、讨论。

3、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

课前让同学们查找资料,你对孙中山了解多少?

出生地,原名,名字“中山”的来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辛亥革命。

二、展示孙中山生平资料。

问题一:看过孙中山生平资料,你认为孙中山为何让国人崇敬?

明确:推翻封建帝制,让一个习惯跪下去的民族站起来了。

问题二:孙中山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

明确:对“布衣总统”的理解有二:其一,指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指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德。

问题三:从何体现布衣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检查提问。

三、展示孙中山的布衣特色,主要由“衣食住行”四方面体现:

住——简朴(房间不大、摆设简单)

衣——朴素整洁(改学生装为中山装)

食——俭约(与唐绍仪、吴廷芳对比)

行——亲民淡泊(不扰民众)

四、小结:孙中山总统甘于淡泊,那种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更让我们崇敬。

问题四:孙中山总统甘于淡泊的精神在如今竞争的社会里对青少年还具有教育意义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问题五:对“布衣”、“剪辫”、“睡狮”如何理解?

明确:“布衣”是平民百姓的代称;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在这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睡狮”是引用拿破仑的话,代指尚未觉醒的中国。

问题六:孙中山见张之洞,表现怎样的品质?

明确:早怀大志、不卑不亢

五、探究活动:研究孙中山与张之洞的对句,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平仄相反。

(让学生列举几副熟知的对联。)

六、展示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定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简称为“传”

叙述人称:可用第一人称(自传)也可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切入角度:可写传主一生,也可从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写。

叙述方式:可单纯记叙,也可夹叙夹议(评传)。

问题七:根据上面的知识,大家是否知道本文是一篇怎样的传记?

明确:叙述上采用第三人称,着重写人物的某一侧面,并且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评传”,大家可在文中找出作者对孙中山先生评论的句子

七、课后作业 :

写一篇自传,可以从一侧面出发,也可以抓住某一重要阶段来写,要求真实,字数不少于800字,三天后交。

作者邮箱: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yuwenjiaoan/23581.html

  • 2021高考语文考纲必背篇目_2021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复习教案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2)散文阅读【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_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复习指导教学案

    第2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纲解读】“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因此,汉...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作文看不懂题意】高考作文专题复习:题意作文审题

    题意作文审题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考语文病句专题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

    (东山二中 陈贵武)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临场技法: 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①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②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③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①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②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7

    第七章 文学作品类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XX年联考题一、(0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素质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_2021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与评价精讲精练复习教案2

    3 (XX年北京卷)1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高三语文分科会|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2

    六、(XX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拿来主义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 教案 学习目标: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语文素材】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词语解释此题型是经翻新出现在XX年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其难点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词语的多义容易造成理解错误,②不同词语中相同词的近义造成解释困难。当然,新出现的题型本身就因其新而“难”。●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 流刑(流放的刑罚)...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 [古典诗歌的鉴赏]古典诗歌诗鉴赏专题

    高考要求: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语言 一. 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

    发布于:2014-12-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