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热点]2016高考文综地理热点:关注非洲

高三地理教案 2014-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地理教案】

【命题背景】  非洲是近三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地区。以全国卷为例,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尼罗河水文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流域内地形特征分析;xx年全国卷二8-9题考查了东非高原局部地区的气候分析。非洲在高考中占据特殊地位,其内在原因是非洲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相关时政链接】非洲联盟第14届首脑会议
   非洲联盟(非盟)第14届首脑会议 xx年1月31日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幕。非盟53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将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围绕“非洲信息和通信技术:挑战和发展前景”的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就非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气候变化、非洲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磋商。
   非盟是继欧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重要的地区国家联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非盟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非统)。xx年7月,非盟正式取代非统组织。                     上海世博场馆非盟馆主题:清洁能源对非洲城市管理的巨大影响
   非盟主要机构包括非盟首脑会议、执行理事会和非盟委员会。非盟首脑会议是非盟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会议。在成员国提出要求并经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后,非盟可召开特别首脑会议。
   非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促进非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推行改革和减贫战略,实现非洲的发展与复兴。作为非洲大陆的地区性组织,非盟自成立以来在消除地区贫困、促进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及合理安置难民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非盟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合作的非洲,力争各成员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该组织还积极落实xx年发起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推动各成员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争取外资及援助,以促进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
   近年来,非盟在维护地区安全、调解地区战乱和冲突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非盟参与调解了布隆迪、刚果(金)、利比里亚、索马里、科特迪瓦和苏丹等国的冲突,有效地避免了这些国家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国同非盟及其前身非统保持着友好往来和良好合作关系,并向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1998年起,中国每年派代表团出席非盟(非统)首脑会议。
    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平xx年1月29日日正式宣布启动xx“非洲和平安全年”,以推动非洲地区危机的早日解决。
   让•平强调,非盟正式启动“非洲和平安全年”并不是要保证非洲在xx年内实现绝对的和平和安全,但非盟将不遗余力地推进冲突和危机的解决,争取使非洲早日实现真正的和平和安全。
   非盟去年8月在利比亚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宣布将xx年确定为“非洲和平安全年”。
【考点分析】
1.非洲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
如非洲周边洋流(下图)和非洲主要地理事物和气候类型分布等(见非洲区域定位图)123456
 2.非洲地区的区域定位
 3.从地理角度看非洲联盟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
4.非洲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题精选】
非洲联盟(非盟)第14届首脑会议xx年1月31日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幕。非盟53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将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围绕“非洲信息和通信技术:挑战和发展前景”的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就非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气候变化、非洲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磋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不与非洲所在板块相邻的是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下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图,当非洲联盟第14届首脑会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下图中的 
a.da段           b.ab段          c.bc段          d.cd段
非洲联盟(非盟)第14届首脑会议xx年1月31日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幕。会议就非洲地区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磋商。下图中阴影表示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据此完成3—4题。  3.与牧民南迁时间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河水补给湖水        b.庐山风景区正值旅游旺季
c.北京地区进入取暖季节        d.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
4.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的技术手段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专题地图    d.地理信息系统
非洲联盟第14届首脑会议xx年1月31日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幕。会议围绕“非洲信息和通信技术:挑战和发展前景”的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就非洲地区一体化进程、气候变化、非洲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磋商。右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简图。据此回答5-7题
5.非洲沙漠地区面积广大,造成e处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延伸xx多千米的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
6.f气候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7.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与太平洋东南部的大渔场类似,是
a.气候条件好    b.涌升流影响    c.暖寒流交汇    d.河流的流入
(山东省青岛市xx届高三模拟练习(二模)综)  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港的年平均气温低于丙港    b.阴影区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c.地势大致是西高东低          d.亚热带硬叶林分布最广123456
9.若全球昼长分布如图2所示时,则该日(    )
  a.北京日出东南方                b.乙地比甲地日出时刻早
  c.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读下图,回答:10-13题
 
10.导致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环境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起伏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1.下列地区与丙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类似的是:
  a.呼伦贝尔草原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科尔沁沙地      d.撒哈拉沙漠
12.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图中乙处的气候特点为: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13.乙、丁所在国家共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游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综合消息,韩国大宇物流公司已获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政府授权,取得马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这是历来类似对外租用农地案中规模最大的一起,面积约为马国可耕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据悉,韩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船运回国。读韩国和马达加斯加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以下有关韩国在马达加斯加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
  a.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b.甲国经济发达,具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
  c.马达加斯加西部是面积广阔的平原,水热资源充足
  d.两国均位于世界主要航线上,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
15.下图为两国某地气候资料图,则最可能的是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湖南六校xx届高考模拟仿真联考文综)   下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b.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c.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d.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解析:该国为南非,其玉米生产分布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吹东南信风,加之位于德拉肯斯山脉西侧,降水较少,b选项错误。答案:16.b
17.该国甲省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收获玉米时期,甲省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123456
   a.小麦     b.棉花     c.甘蔗     d.葡萄
解析:  甲省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盛产葡萄,秋季收获。答案:17.d
18.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xx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来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xx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xx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xx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径流季节变化,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2分)
 
(3)非洲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2分)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很大影响,试说明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3分)

(5)非洲要解决以上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非洲局部地区的位置、气候、河流水文特征、工农业生产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等知识,综合性强。第(1)(2),根据经纬度、国家名称等信息即可判断出该地区的大致位置,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乍得湖的西部和南部水系支流集中,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乍得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第(3)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等和社会季节因素(劳动力、产品质量、市场等)两大方面分析之。第(4)题,为了满足人口迅速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当地人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沙漠化面积增加;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第(5)题,出口矿产等原料,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矿石价格低廉,使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参考答案:(1)撒哈拉;西南部;大(3分)
(2)水位变化较大。入湖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2分)
(3)森林和草原破坏;荒漠化和盐碱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等。(3分)
(4)矿产出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矿产品属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低廉,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分)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国土整治;加强国际合作。(4分)
19.下面左图是非洲大陆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1月和7月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非洲西海岸降水量分布图中,上半部分表示的是        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3分)123456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4分)
 (3)d、e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           ,从自然条件看,原因是
                                                           。(3分)
 (4)m地处在回归线附近,但植被类型却是热带雨林,简述其形成原因。(2分)        
                                                                                                                                                      。
 (5)从a~l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大陆自然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是               
                                        。(2分)123456
解析:第(1)题,根据植被可推断a---l各地的气候类型,然后根据热带草原气候或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判断月份。第(2)题,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气候成因和特征相似。第(3)题,图中显示,d地处于草原和荒漠的界限上(实质是两者的过渡地带),降水少,植被生产困难,且极易受到人为破坏。第(4)题,m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地形、洋流、信风的综合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类型。
参考答案:(14分)
 (1)7(1分)   a为地中海气候,7月(夏季)降水少(2分)
 (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2分)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2分)
 (3)d地(1分)  d地处在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降水少,生态更脆弱。(2分)
 (4)m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地带,又受暖流影响,降水充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分)
 (5)从赤道到两极(1分)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1分)
20.(34分)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以及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说出判断依据(6分)
 
 (2).结合甲图中r1河流流域范围的气候分布特点,分析该河流径流量较大的时期9月至10月左右的原因.(8分)
 
 (3).分析乙图中r2河流被所在国家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10分)
 
 (4).对比分析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解析:本题主要借助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河流图表资料,考查对地形判断、描述能力,并结合河流流域范围的气候分析河流相关水文特点。对河流水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充分提取资料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相关学科内知识,加强二者的联系。本题直接以等高线和河流为线索,涉及气候、地形、交通、农业发展等内容。要求必须熟悉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灵活分析、应用所该草料,熟悉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线的跨度较大,说明实际距离远;二是两图四周高、中间低;三是两盆地中部均有外流河流经(甲图r1为刚果河,r2为长江)。(2)r1河(刚果河)支流分布在赤道两侧,上游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较大的时期南北交错,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5-10月,南侧各支流流量较大的时期是9-次年4月,9-10月正是南北两侧支流流量较大的季节。(3)r2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大部分河段江阔水深,没有冰清,可四季通航;该河流与南北铁路线交织成网,沟通东西;沿江经济发达,腹地广大,人口城市稠密,运输量大,水运繁忙。(4)r1河流中下游发展水稻种植业、亚热带经济作物,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充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条件便利。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dilijiaoan/22159.html

  • 城市的区位因素_城市的区位因素

    [考纲要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知识讲解]1.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大气的热力状况思维导图|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 案1年 1—4 班时间xx年9月21日检印月 日课题2.2 大气的热力状况课型新 课教学目的或目标1、 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2、 学会阅读和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3、 树立辩证唯物主...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高考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_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地图和季节知识专题

    地图专题1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_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高考地理绘图专题复习

    高 三 地 理 绘 图 专 题 复 习◆ 考点扫描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重难点解析1、运用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和地球日...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热点]2016高考文综地理热点:关注非洲

    【命题背景】 非洲是近三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地区。以全国卷为例,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尼罗河水文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流域内地形特征分析;xx年全国卷二8-9题考查了东非高原局部地区的气候分析。非洲在高考中占据特殊地位,其内在原因是非洲地理...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大气的热力状况思维导图]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专题: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题解

    考纲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储备}: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②可以利用已知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_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等值距)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和延伸方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况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的急缓、递变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2016年北京高考地理_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