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就]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高三地理教案 2014-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
  2.了解探测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
  3.了解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保护宇宙环境的有关内容,认识保持太空清洁的重要性,增强保持宇宙环境的意识。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的教学建议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涉及到许多概念:如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空间站等等。这些概念不需要学生掌握,若学生感兴趣,或者问到某些相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予适当的补充。本期扩展资料有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关键应该说明这样几点:
  一、人类借助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增加了许多倍。尤其是各种探测器对一些天体的近距离观察甚至直接取样等,使人类对于宇宙环境中的很多天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人类不断增强的宇宙探测能力,不仅仅是满足认识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军事侦察、飞机导航、地球资源遥感等。
  三、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关于这点,教师可以参考“媒体素材”中的课件类素材。扩展资料也有相关内容。教师通过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人类执著地向宇宙进军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痛苦的灾难。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世界载人航天大事”,选择性地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历程是艰难的。

关于开发宇宙的教学建议

  关于开发宇宙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本资源库提供的媒体资料着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一些人类为开发宇宙做出的各种努力。比如如何建立太空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可以更长时间停留在太空。
  学生很容易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开发宇宙离我们很遥远,而事实上,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空间资源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很理想的资源。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很多飞行器和人造卫星都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供给。发电后送回地球在目前是科学家的设想。对于矿产资源,目前还处在采样分析阶段。但毫无疑问,人类开发宇宙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123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时间

探测器

探测方式

探测内容

探测意义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xx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

【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3

【多媒体课件演示】保护宇宙环境部分。

【提问】发展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这些空间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且体积越来越大,对航天器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举实例说明对航天器的破坏),太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将其清除掉?

【活动】学生讨论上述问题,提出清除太空垃圾的必要性和具体清除的办法(发散思维)。

【总结】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类别和逻辑关系组织材料、演示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类探测宇宙历程、探测成果的资料。
  (2)总结人类的各种宇宙探测活动取得的成果,制作成合适的讲演稿向其他人演示。
  (3)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分组搜集资料。教师可以将可能的领域罗列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比如可以 按照国家分别搜集或者按照开发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军事、空间通信等)进 行搜集,或者按照时间段(最好是能体现科技发展实现的跨越)来搜集等。
  (2)在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表达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巧妙的引导。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dilijiaoan/22125.html

  • 城市的区位因素_城市的区位因素

    [考纲要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知识讲解]1.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大气的热力状况思维导图|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 案1年 1—4 班时间xx年9月21日检印月 日课题2.2 大气的热力状况课型新 课教学目的或目标1、 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2、 学会阅读和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3、 树立辩证唯物主...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高考世界历史必背知识点_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地图和季节知识专题

    地图专题1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_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

    发布于:2014-09-05

    详细阅读
  •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高考地理绘图专题复习

    高 三 地 理 绘 图 专 题 复 习◆ 考点扫描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重难点解析1、运用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和地球日...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2021年高考文综地理热点]2016高考文综地理热点:关注非洲

    【命题背景】 非洲是近三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地区。以全国卷为例,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尼罗河水文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xx年全国文综卷一36题考查了刚果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流域内地形特征分析;xx年全国卷二8-9题考查了东非高原局部地区的气候分析。非洲在高考中占据特殊地位,其内在原因是非洲地理...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大气的热力状况思维导图]大气的热力状况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从各种资料中认定、提取、加工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专题: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题解

    考纲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储备}: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②可以利用已知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太阳辐射等值线图的判读_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内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数量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标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等值距)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和延伸方向、弯曲状况、闭合状况等,反映出该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的急缓、递变的...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 2016年北京高考地理_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地球》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

    发布于:2014-09-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