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司名义买车的利弊】用GSP进行“波动”教学案例

高二物理教案 2014-06-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物理教案】

安徽省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赵世武

教学内容简析

一、需求分析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指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与他现在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波的形成条件及过程、波的种类、振动和波的关系;理解波的传播规律和波的图象。学生的实际是只学过振动和振动的图象,会使用《几何画板》软件。此差距很明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创设情景、提供脚手架来降低知识的梯度,真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

二、内容分析

波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运动形式。本节内容包括:波的形成条件及过程;波的种类;振动和波的关系;波的传播规律和波的图象等。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利用演示实验、gsp课件等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脚手架;学生主动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有效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使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

教师使用电脑和实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

--

一、复习振动知识

教师用电脑演示振动课件(界面图1所示),提问:什么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中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二、做好演示实验形成学习动机

【演示1】取一段中间拴有红绳的橡胶管,把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握在手中,并把它松松地放在较长的桌面上,手握住管子令其一端上下振动。

【演示2】用弹簧纵波演示器,演示纵波的形成和传播。使金属小球在钢片弹力作用下,沿螺旋弹簧方向左右振动。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

(1)波是怎样形成的?

(2)波有几种?

(3)波和振动一样吗?

三、引导学生猜测分析讨论

学生各自带着问题去观察,得出各自对结论的猜测,然后互相讨论得出公认的结论:

(1)波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波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纵波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波之分。

四、学生利用gsp课件进一步探索

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gsp课件,由学生自己来操作,并向学生提出要求:振动和探波有何关系?波的传播规律是什么?波的图象和振动的图象一样吗?学生通过对课件的操作、索得出各自的结论,并进行互相讨论得出公认的结论。

(1)波的特征

①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的运动特征是先振动的质点依次带动后振动的质点运动,振动质点相位依次落后。(由图2,3得出)

②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总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所传播的是质点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从波形图上看,波的形状保持不变,只是波形整体的匀速平移。(由图2,3得出)

③波源振动的周期性,导致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周期性,即当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为t的整数倍或传播距离为波长λ的整数倍时,波形和原来重复。则,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间t可以写成,传播距离,(n=1,2,3……)。(由图2界面课件可得出)

(2)波和振动的关系

质点每振动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质点振动的振幅与波幅相同。

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波动图象表示不同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置。

可见,gsp具有强大的函数计算功能、图形显示功能和动画功能,能方便地以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生动地反映物理图景。它既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又可作为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是教师和学生的帮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wulijiaoan/19498.html

  • 【电流电路教案】电流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 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3 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 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一节,剖面干电池1个,蓄电池一个,磁性黑板一块。(三)教学过程 1 复习 提问1:用毛皮摩...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2)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简单认识(3)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由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知识总结出能量守恒定律,最后通过能量守恒定律阐述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分子的热运动是指什么|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 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并能简单解释其原因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是先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两个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根据现象说明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分析二...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 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教师可以通...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电场线|电场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视,知道用可以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和强弱; 2、知道一个点电荷、两个等量点电荷、点电荷与带电平行板间的的分布; 3、知道什么视匀强电场,以及匀强电场的的分布; 4、知道两块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大小相等,互相正对,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他们之间的电场(除边缘附近外)是匀强...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电场中的导体]电场中的导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静电感应,知道感应起电的原理和感应电荷正、负的判定。 2、知道静电平衡状态;理解静电平衡的特点,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3、知道静电屏蔽现象及其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推...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毛细现象]毛细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2、知道什么是以及是怎样产生的. 3、知道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颗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来完成。一、课堂引入 我们研究了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交界面的性质——表面张力的作用,那么固体和液体之...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电场线】电场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视,知道用可以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和强弱; 2、知道一个点电荷、两个等量点电荷、点电荷与带电平行板间的的分布; 3、知道什么视匀强电场,以及匀强电场的的分布; 4、知道两块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大小相等,互相正对,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他们之间的电场(除边缘附近外)是匀强...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_第一节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二

    课时:l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测量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具:课本图8-1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引入...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 日光灯出现黑斑的物理原理|物理教案-日光灯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普通日光灯的组成和电路图,知道日光灯管在电亮和正常发光时对电压和电流的不同要求. 2、知道起动器和镇流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安装日光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两节的内容...

    发布于:2014-06-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